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家猪和野猪的出血性烈性传染病。ASF是养猪业的“头号杀手”,一旦暴发和流行,将产生重大社会和经济影响,严重冲击生猪供应和国际贸易。到目前为止,由于尚无针对 ASF 安全、有效的疫苗和特异性治疗药物,猪场针对该病仍以生物安全防控为主。在发生 ASF的国家和地区,主要以检测、消毒、扑杀为主要措施。早期发现依赖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检测方法,以及时发现传染源进而采取必要的控制和根除措施。但是,传统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只能检测病毒的核酸,无法确定病毒是否具有感染性(即无法鉴别活病毒和灭活的病毒)。
消毒作为ASF生物安全防治关键一环,主要是运用物理、化学的方法达到杀灭病原微生物的目的。由于物理消毒法受成本和场地的限制,猪场中主流的消毒方法仍为化学消毒法,但许多养殖场(户)并不能做到规范地使用消毒剂,因此存在病原微生物不能彻底被消杀的风险,而目前的分子检测方法不能评价消毒结果,所以鉴别活病毒的技术是当前亟需的检测方法。现对光敏核酸染料叠氮溴化丙锭(propidium monoazide,PMA)和单叠氮乙锭(ethidium monoazide,EMA)等联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PMA/EMA-qPCR)进行ASFV活病毒鉴别检测的可能性进行分析,总结不同染料的优缺点,展望了该方法的应用前景,并探讨了其他鉴别技术方法运用到活病毒检测的可能性。
1 ASFV常用的灭活方法
常见灭活ASFV的方式分为化学试剂法、物理消毒法,但物理消毒法往往受到场地和成本的限制在猪场对 ASFV灭活中的应用具有局限性(表1)。HOLL等观察到直径约150nm且含有脂质的病毒往往对洗涤剂、化学消毒剂和脱水剂非常敏感。据报道,具有包膜的病毒也对化学消毒剂非常敏感。ASFV直径约200nm,其外层包裹一层囊膜,为脂质双层结构,衣壳下还有一层内膜结构。根据上述ASFV的结构特点可知该病毒对化学消毒剂非常敏感。
1.1 化学试剂
对ASFV有效的消毒剂可分为8类:酸、碱、醛、氧化剂、碘化合物、氯和氯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和季铵化合物,除此之外还有研究者测试了植物提取物对ASFV的杀灭作用。
1.1.1 酸类
酸类化合物分为无机酸化合物与有机酸类化合物,这2类化合物都可以通过降低PH来灭活病毒,其中有机酸类化合物可以通过亲脂性结构与包膜病毒膜的相互作用来灭活病毒,无机酸具有很强的腐蚀作用,所以在猪场消毒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猪场消毒中无机酸中的柠檬酸经常用于受污染的服装和鞋类的消毒。
据报道,用94%柠檬酸配制成1.00%、0.5%、0.25%的溶液,处理ASFV HLJ/18-RDP148-del株10、20、30min均能完全灭活 ASFV。KRUG 等测试了柠檬酸在无孔表面(钢和塑料)和有孔表面(桦木)对ASFV BA71/V株的灭活效果,发现在无孔表面1.00%、2.00% 的柠檬酸与病毒接触10min可使病毒的滴度下降到原来的1/万(即99.99%的病毒被灭活);在有孔表面(桦木),2.00% 的柠檬酸能够在20min内将病毒滴度下降到原来的1/万,但与无孔表面不同的是,柠檬酸在有孔表面5~10min内可迅速降低病毒的滴度,超过10min病毒滴度下降趋势逐渐减小,在处理30min后病毒的滴度低于检测限。
JUSZKIEWICZ等在2020年使用欧洲标准体外悬液试验(PN-EN14675:2015)测试了1.00%、2.00%、3.00%等3种不同浓度的乙酸在不同干扰物质存在下对 ASFV BA71/V 株的灭活效果,结果显示只有3.00% 乙 酸在低污染或高污染条件下都能够将病毒滴度下降到原来的1/万(即99.99%的病毒被灭活),而2.00%乙酸在高污染条件下、1.00%乙酸在不同污染条件下则不能。
上述结果表明,2.00% 柠檬酸溶液和乙酸溶液可以应对绝大部分的消毒场景,但2.00% 乙酸溶液无法应对高污染的场景。需要注意的是,当使用酸性消毒剂消毒时应达到规定的消毒时间,防止因消毒时间不足导致消毒不彻底的情况发生。
1.1.2 碱类
常用的碱性消毒剂代表物有火碱 (即氢氧化钠)、纯碱(即碳酸氢钠),这2类物质在有机物的干扰下仍能保持消毒性能,而且他们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的优点,深受养殖场的青睐。然而他们也有着不可忽视的缺点:接触高浓度的火碱时会对眼睛、皮肤、消化系统或肺部造成严重影响,导致永久性损伤,在使用时具有较高的危险性。以火碱为原料的消毒剂常用在猪场的进出口道路、栏舍栏杆、过道、各种墙面、围挡等场景。
JUSZKIEWTCZ等在2020年使用欧洲标准体外悬液试验(PN-EN14675:2015)同样测试了1.00%、2.00%、3.00%等3种不同浓度的火碱在不同干扰物质存在下对 ASFV BA71/V株的灭活效果,结果显示除了最低浓度的火碱在高污染条件下无法使病毒滴度下降到原来的1/万 ,其余浓度在低污染和 高 污 染 条 件 下 均 可 彻底灭活 ASFV。
TURNER等测试了火碱颗粒和粉状氢氧化钙对马拉维ASFV Lilongwe20/1株的灭活效果,发现在4℃和22℃时,在粉状氢氧化钙浓度为1.00%和0.50%的处理条件下,ASFV在30min内被完全灭活;1.00%、0.50%、0.20%火碱在22℃均能够彻底灭活病毒,但在4 ℃时仅1.00%、0.50%火碱可有效灭活病毒,0.20% 火碱对病毒灭活无效。
KRUG 等在2011年测试了暴露在无孔表面(钢和塑料)干燥后的 ASFV BA71/V株在22℃下用4%碳酸钠消毒10min的灭活效果,结果显示病毒滴度未下降1万倍即未完全使病毒灭活。
总之,用1%火碱处理病毒30min能使病毒完全灭活,但关于其他碱类物质如氢氧化钙或碳酸钙研究的文献数量不足,所以不建议使用这2种物质为原料来制备消毒剂。
1.1.3 醛类
醛类消毒剂的消毒机理是通过蛋白质的氨基和疏基以及漂吟碱基的烷基化作用即改变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从而导致病毒失活。以戊二醛为原料制备的消毒剂因其被证实对ASFV 具有良好的杀灭作用,所以在猪场中被广泛使用。但受制于其有较大的毒性作用,吸入后会导致肺水肿还可引起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的损害,在ASF防控中多用于空舍、库房和料房的熏蒸消毒。
1979年,CUNLIFFE 等首次探究了戊二醛对ASFV的杀灭效果,试验将受 ASFV 感染猪的主动脉瓣浸泡在0.20%戊二醛缓冲溶液中,室温作用24h 后更换新鲜的戊二醛溶液再暴露10 d;随后使用瓣膜悬液对猪进行肌肉注射,结果显示在接种后14d 均未出现ASF 特征性的临床体征和 ASFV抗体。JUSZKIEWICZ等通过研究发现,1.00%、2.00%、3.00%戊二醛(CAS:111-30-8)在低污染和高污染环境中均能使病毒滴度下降到原来的1/万即能够使病毒完全灭活。
1.1.4 氧化剂
氧化剂的消毒机理是通过氧化病毒的脂质和核酸的游离羟基,通过产生具有破坏性的自由基来发挥消毒作用。但氧化剂极易受到有机物质的干扰所以在现地使用氧化剂消毒时应该先对圈舍进行冲洗。
HECKERT 等测试了气相过氧化氢(VPHP)对 ASFV Lisbon 61 株的灭活效果,气化的VPHP 和预先在室温无孔表面干燥16h的ASFV共同暴露在玻璃小瓶和不锈钢样品上,结果显示可以将ASFV滴度降低到<10 TCID50/ml。KALMAR 等证明了过氧化物作为辅助剂显著增加ASFV Lisbon 60 株对碱处理(pH10.2) 和热处理(48℃)的敏感性。
1.1.5 碘化合物
碘化合物的灭活机理是破坏病毒膜和与病毒蛋白质、多肽、脂类、酶和疏基化合物的相互作用。其中,碘化合物有着安全性高、刺激性小、无异味、对人、动物和环境十分友好的优点,所以碘类化合物制成的消毒剂应用十分普遍。在猪场中常用于猪的伤口消毒及工作人员日常洗手和消毒,聚络合碘盐还常用于对圈舍空栏、车辆、用具等的消毒。
SHIRAI等和 PAN 等先后对碘类化合物对ASFV的灭活效果进行研究。SHIRAI 等测试了一款原料为四甘氨酸三碘化钾的商用消毒剂(Poliup3),以 1:100、1:200、1:400、1:800、1:1600和 1:3200为稀释度,在室温下对 ASFV Lisbon 株进行30min 的灭活病毒活性测定,确定了稀释倍数为 1:200、1:400 为灭活病毒有效稀释浓度。PAN 等测试了一种聚络合碘盐(HPCI) 对ASFV Pig/HLJ/18 株的灭活效果,结果显示5%HPCI可在5min内完全灭活105~107TCID50/ml的ASFV。
1.1.6 氯和氯化合物
氯和氯化合物的消毒机理是在酸性条件下产生次氯酸(HCIO)氧化、变性蛋白。氯衍生的化合物使用广泛,有液体形式(次氯酸钠)和固体形式(次氯酸钙)。氯类化合物具有成本低廉、效果良好等优点,但其缺点是具有腐蚀性,并受有机物的抑制,而且极易受到pH因素影响,在猪场中应避免用于金属器具的消毒。
KRUG、SHIRAI等和JUSZKIEWICZ等证明,NaClO在高污染或低污染环境或在无孔表面与有孔表面均对ASFV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1.1.7 酚类化合物
高浓度的酚类化合物能够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与沉淀。酚类化合物能够有效抵抗有机物质的干扰.而且成本较低,安全性也较高。在猪场中主要用于有机物质(如排泄物与污染食物)的消毒。
STONE等通过测试以苯酚(Phenol)为原料的市售消毒剂对ASFV的灭活效果,结果显示当消毒剂浓度为0.50%时,接触时间至少为60min时能够完全杀灭ASFV。JUSZKIEWICZ等测试了0.50%、1.00%、2.00%苯酚,在接触时间为30min后对ASFV的灭活效果,发现1.00%的苯酚在低高污染条件下均能使ASFV滴度下降到原来的1/万即均能完全灭活 ASFV。
1.1.8 季铵化合物
季铵盐类化合物作为表面活性剂通过作用于病毒的包膜来杀灭病毒,所以它只能用于灭活包膜类病毒。因为其性温和,且对金属、橡胶等制品无腐蚀性,在猪场中常用于人员洗手、带猪消毒。
SOVIJIT等证明了一种季盐类化合物为原料的市售消毒剂在4℃时与病毒接触1min即可彻底灭活病毒,在1:200稀释、20℃条件下接触30 min能够彻底灭活病毒。
1.1.9 植物提取物
为了寻找一种对人和动物均无害的消剂,JUSZKIEWICZ等发现了1.05%薄荷提取物显示出对 ASFV 高效的杀灭效果,病毒滴度下隆到原来的 1/万,证明天然化合物用于消毒程序的港力,为新型消毒剂的开发开辟了思路。
1.2 物理消毒法
物理消毒法通常包括高温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射线消毒法,但射线消毒法往往受到场地和成本的限制,所以针对ASFV的现地消毒方法通常为高温消毒法和紫外线消毒法。
1.2.1 高温消毒法
ASFV 具有耐低温不耐高温的特性,猪组织中的 ASFV 在低温下非常稳定,在-20℃时能够保持感染性353~713 d,在 4℃条件下能够保持感染性35~136d,在23℃下能够保持感染性9~17d。2022年,NUANUALSUWAN 等针对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建议的将泔水在不低于 90℃的温度下热处理至少60 min并持续搅拌和世界粮食和农业组织(FAO)建议的将沿水在 70℃热处理30 min的2种建议展开试验研究,评估ASFV 在3种沿水配方中的热灭活情况,并建立一个在恒定的失活温度下,失活率的线性曲线拟合为剩余 ASFV滴度作为失活时间的函数(D- 模型)来预测其他失活温度下的失活时间,结果显示在70℃和90℃下ASFV 失活时间分别为 119 min 和4min。
1.2.2 紫外线消毒法
紫外线 C(ultraviolet C,UVC)是一种波长为200~280nm的紫外光,当病原体吸收紫外线时,其DNA链、核酸和蛋白质交联断裂。XU等发现,在紫外线强度为110~120uw/cm的UVC环境中,ASFV暴露30min 后失去活性。该研究进一步发现,通过增加水管中UVC灯的数量,使紫外线强度达到3600 uw/cm时,水中的ASFV在 3s 内失活。
2 消毒效果评价方法及局限性
目前,针对 ASF的检测靶标有4 种 : 病原体、抗体、抗原与核酸。针对病原体的检测包括病毒分离培养(virus isolation,VI)与红细胞吸附(hemadsorption,HAD)试验;针对抗体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技术;针对抗原的主要检测方法为双抗体夹心 ELISAC 和免疫层析试纸条技术;针对ASFV核酸的检测方法主要是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 reaction,PCR) 技术。为基础衍生出的新型技术如环介导温扩增试验(loop-mediated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聚合酶交联螺旋反应( polymerase cross-linking spiral reaction.PCILSR)交叉引物扩增(crossing priming amplification,CPA)、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 RPA)实时荧光定量 PCR ( quantitative rea-time PCR qPCR)、液滴数字PCR( droplet digital PCR ddPCR)、以及 CRISPR/Cas12a 介导的检测方法。尽管 qPCR 为代表的核酸检测技术因其敏感性高而成为ASF检测的首选方法,然而这些检测方法并不能区分活病毒和失活的病毒,这对 ASF 的防治是不利的。病原分离作为疫病诊断的“金标准”,但 ASFV 作为一类病原微生物,病毒分离需要在生物安全3级(BSL-3)实验室开展。另外,ASFV 在猪肺泡巨噬细胞(PAMD或单核细胞等猪原代细胞中才可有效增殖,而原代细胞制备过程复杂、容易污染成本高、费时、费力。因此,病毒分离在现地难以推行,开发一种病毒灭活效果的评价方法迫在眉睫。
3 PMA/EMA-qPCR 鉴别活病毒的原理
2003年,NOGVA等引入了EMA-PCR的概念,提出了一种通过光敏核酸染料 EMA结合PCR检测活细胞的方法。2006年,NOCKER 等在NOGVA 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替代分子PMA结合PCR技术检测活细胞的方法。随后EMA与PMA作为常用的活细胞检测染料运用于各种活细胞检测中。
EMA或PMA的作用机制:当这2种核酸染料被添加到完整细胞和膜损伤细胞的混合物中时,染料溶液只选择性地进入受损细胞。染料一旦进入细胞,就会嵌入至细胞核酸当中,而染料在强可见光照射后会与DNA发生交 联从而强烈抑制后续PCR中DNA序列扩增(图1)。当染料与DNA发生交联后,未结合的染料会与水分子发生反应产生羟胺而不再具有活性。
4 PMA/EMA-qPCR检测ASFV活病毒的可行性分析
从基因角度来看,ASFV是一种大型双链DNA病毒,在核酸检测时不需要逆转录,使得PMA、EMA结合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更容易发挥功能。从结构角度来看,ASFV与革兰阴性菌的生物屏障成分有高度的相似性,主要由蛋白质和脂类组成。由于基于PMA、EMA的分子检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革兰阴性菌,推测该技术对于检测ASFV活病毒是可行的。
5 染料PMA与EMA的比较
据报道,完整细菌对EMA的摄取程度取决于细菌种类、EMA浓度以及细菌密度。对于那些细胞膜通透性高的细菌,染料易进入到活菌内部,所以可能无法区分活的与灭活的细菌。PMA被认为是一种更合适的替代方法,因为PMA的高电荷(EMA有1个正电荷,而PMA有2个)相较于EMA更不容易进入活细菌中,能够有效减少染料在渗透入灭活细菌受损的细胞膜时一部分染料同时渗透入活菌的情况发生。
EMA往往比PMA造成更大的qPCR荧光信号减弱,当用EMA或 PMA处理灭活的军团杆菌(95℃下加热2min)时,与EMA相比,PMA 需要高出4倍的染料浓度才能获得相同水平的qPCR荧光信号减弱值,在相同染料浓度下,EMA对灭活细菌的最大qPCR荧光信号减弱值比PMA 高3~10倍。但在活细菌区分方面,PMA比EMA更有效,NOCKER等在2006年将2种染料以50mg/L的质量浓度应用于9种不同的细菌,经过相同条件下的预处理后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染料渗透情况,结果显示在研究的所有细菌中,PMA能被有效地排除在所有被研究细菌的完整细胞膜之外,而EMA 在5min内进入了9种细菌中的6种完整的活菌(大肠杆菌 O157:H7、李斯特菌、藤黄微球菌禽结核分枝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远缘链球菌)导致强烈的红色染色,从而证明了PMA的特异性强于EMA。
6 PMA/EMA-qPCR检测在病毒上的研究成果
6.1 SARS-COV-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大流行造成了一场全球性的卫生危机,金标准 RT qPCR 方法对新冠病毒(SARS-COV-2)的检测敏感、快速,但不能确定阳性样本是否含有感染性病毒粒子。为解决RT-qPCR 不能鉴别活病毒的问题,CANH等对与SARS-COV-2 同属的小鼠肝炎病毒(mouse hepatitis virus,MHV) A59 株进行测试,将含MHV的环境废水经超滤和聚乙二醇(PEG)纯化后用0.1~100.0 umol/L EMA与PMA处理,经RT-qPCR检测发现 MHV RNA 分别为原来的1/3和 1/21。HONG等用50umol/L PMA 黑暗育与光照激活不同时间后发现 Ct(Ct(+PMA)—Ct(-PMA))值小于0.5,当在PMA处理组中添加 0.005%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 101~25740 PFU/mL热处理的SARS CoV-2经过黑暗孵育与光照激活后,与对照组相比RT qPCR 检测的Ct 值可达9左右。该结果表明,在PMA/EMA-qPCR检测中可以添加相应表面活性剂来优化实验结果。
6.2 甲型肝炎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是一种没有包膜的单链RNA病毒,受污染的食物或水是该病毒的主要感染源,食品中HAV的检测主要采用RT-qPCR 方法,但区分感染性病毒和灭活病毒仍然是一个难题。
SONG等用电屏障放电等离子体(dielectricbarrier discharge plasma,DBDP)处理牡蛎(HAV重要载体),10~60min后,非PMA 处理和PMA处理的HAV悬浮液的滴度分别为原滴度的 1/(1.5~11.2)和1/(2.2~30.9)。
MORENO等用PMA和EMA对生菜洗水中感染性HAV进行检测和定量评价,他们使用20 mol/L EMA 或 50 umol/L PMA 处理后分别使灭活 HAV的RTqPCR荧光信号为原强度的1/380 和1/912,随后他们将活性染料与表面活性剂曲拉通X-100(Triton X-100)或司盘 20(Span 20)联用,结果显示使用PMA和0.5% Triton X-100 的组合使热灭活HAV的RT-gPCR荧光信号1/2511,使用PMA与0.5% Span 20的组合效果与单独使用活性染料的相比HAV的RT-qPCR荧光信号为原强度的1/407。为进一步验证PMA联合0.5%Triton X-100 检 测活HAV的效果,MORENO等对接种不同滴度HAV的生菜、芹菜和菠菜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MA 预处理能够降低HAV RT-qPCR 荧光信号为原强度的1/(3~100)。使用PMA-0.5%Triton 的组合能够使接种6×102 TCID50 HAV的欧芹RT-qPCR 荧光信号完全消除。2项研究表明PMA/EMA 联合表面活性剂的 RT-qPCR检测方法不能完全消除食物样品中热灭活HAV的PCR扩增。从PMA处理接种HAV的蔬菜和贝类上的结果来看,灭活HAV的 RT-qPCR 荧光信号减弱受到食物基质和病毒浓度的影响。
6.3 人诺如病毒
人类肠道病毒,特别是人诺如病毒(human norovirus,HuNoV),被认为是全球食源性疾病爆发的重要原因。由食物引起的HuNoV感染的比例为12%~47%,导致每年经济损失约42亿美元RT-qPCR检测方法已广泛应用于HuNoV的检测中,但其并不能鉴别病毒是否具有感染性。
HuNoV传播主要通过人与人或粪一口途径发生,双壳软体动物(牡蛎或贻贝等)因为可在消化组织中富集污水中的HuNoV,所以被认为是相对高风险的食物。SARMENTO等与JEON等使用PMA 联合RT-qPCR方法检测了贝类或贝类制成的食品中的HuNoV载量。SARMENTO等收集巴西沿海城市海滩上的贝类样本,一部分用100umol/L PMAXX(PMA 升级产品)和 0.5%Triton X-100处理,另一部分仅用0.5% Triton X-100处理,结果显示使用16个HuNo阳性样品(6个牡蛎和10个贻贝)来评价用PMAXx处理以区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颗粒,PMAxx处理组和未处理组相比,处理组的HuNoV滴度为原来的1/1 000.JEON 等研究了浮动电极—介电阻挡放电(floating electrode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FE-DBD)等离子体处理对 Jogaejeotgal(韩国传统的贝类发酵食品)中的HuNoV的抗病毒作用,使用PMA 和月桂酷肌氨酸钠(sarkosyl)处理样品后,结果显示,当用FE-DBD处理贝类血浆5~30min 时与非PMA处理组相比,PMA+Sarkosyl处理组HuNoV的平均滴度为原来的1/2。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2篇研究中都提到一个问题,将 PMA 方法应用于病毒悬液时病毒的拷贝数有明显的降低,但当该方法应用到存在复杂的样品基质时(高污染环境),PMA 进入受损病毒的过程可能受到某种阻碍,这对 PMA/EMA-qPCR 技术应用于环境样品的检测存在一定的挑战。
7 小结与展望
ASF作为WOAH规定的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对猪的健康和猪肉行业有很大影响。考虑到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自2018年ASF传入中国以来,世界养猪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在缺乏安全有效的疫苗和药物的情况下,消毒监测是预防和控制ASF的主要措施。目前,针对ASFV 消毒剂的研究涉及的消毒剂可大致分为8大类:酸、碱、醛、氧化剂、碘化合物、氯和氯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和季铵化合物。针对ASFV测试最多的产品是氯化合物,WOAH推荐的消毒剂主要为氧化剂,由于这2类消毒剂都极易受到有机物质的干扰,因此在选择这 2 种消毒剂时养殖户应在消毒前对猪舍进行彻底的清洗。
现有文献数据表明,酸类、碱类消毒剂的缺点为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限制了其在衣物、人员消毒等的应用。氧化剂在使用过程中会腐蚀金属,在消毒时应考虑到这一点。戊二醛被广泛应用于兽医领域,然而关于其对ASFV有效性的研究报道较少,需要在不同试验环境中检测其有效性。酚类化合物在有机物质存在时仍然有效,有着广泛的应用植物提取物作为新兴的消毒剂具有对人和动物无害的优点,未来有望成为消毒市场的主流,但关于植物提取物的研究较少,其有效性有待进一步证明。
消毒固然重要,但完善的消毒效果评价体系是选择消毒剂的前提,目前常用的以核酸扩增为基础的PCR、qPCR等检测方法无法区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病毒,不能准确反映感染性ASFV在生物样品或环境中的状态,因为一般情况下,灭活的病毒也会保留完整的核酸。养殖户在执行完消毒程序后使用以核酸扩增为基础的检测方法往往得到的结果始终为阳性,工作人员会反复采取消毒措施,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增加环境污染使复养工作难以开展,形成恶性循环。传统的病毒分离培养无疑能给出最有说服力的结论,但其检测周期长,工作量大,而且最主要的是需要在BSL-3及以上实验室中开展,对于现地常规化消毒检测来说不现实。
基于光敏核酸染料PMA、EMA预处理的感染性病毒检测(PMA/EMA-qPCR)方法在人类疾病相关病毒上的试验数据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 PMA、EMA 的预处理方案会随着病毒种类的变化而改变。根据不同的病毒,甚至目标片段的长度或结构,研究人员需要优化染料浓度、曝光强度、光照时间、暗处理时间,得到最佳的预处理条件。最重要的是光敏核酸染料对菌类相关试验数据提示我们,PMA、EMA 可能会对不同的病毒具有一定选择性,值得注意的是,前已报道的 PMA/EMAqPCR 技术的检测目标多为病毒悬液,未涉及临床样本、环境样本等多类型样本,未来需要更多的试验和优化,评估该技术应用于现地的可行性。
综上,了解不同消毒方式的优缺点及针对ASFV的有效使用条件能规避消毒剂的缺陷。针对不同场所及不同使用场景应及时调整消毒剂的浓度和作用时间。此外,具有感染性的活病毒的快速检测方法对ASF的监测、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具有感染性的ASFV的最佳检方案目前尚未见报道感染性病毒的快速检测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