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非洲猪瘟研究方面处于领先位置,不仅美国的几款疫苗在越南获得商用,美国猪健康信息中心(SHIC)还在越南开展了10个实地研究项目,目前这些项目都已结束,SHIC最近通报了这些项目的研究结果。
1.在越南两个不同生物安全水平的商业猪场中开展的啮齿动物传播非瘟病毒可能性的研究。这两个项目没有提供足够证据证明啮齿动物是非洲猪瘟病毒在动物或农场之间传播的重要因素。
2.对比标准实验室PCR检测和可用的现场检测技术,以及定点清除实践的效果。结果显示,拔牙并不能清除母猪场的非瘟病毒,并且在没有临床症状的母猪血液中检测出了非瘟病毒,此外现场诊断手段普遍性能很差。
3.和4.使用血清及口腔液进行ELISA非瘟检测。这项史无前例的研究表明,非瘟病毒监测并不存在单一的最佳诊断方法,并证明联合使用 Tetracore qPCR 和间接 ELISA 测试以及血清/口腔液采样可提高非瘟检测的效率。
5.确定非瘟病毒传入公猪站的途径,以及非瘟爆发期间通过精液流动造成传播的风险。该项目利用越南的非瘟经验来估算非瘟传入美国种公猪场的风险。结果包括:因水(只要没有地表水进入设施)引起的 "可忽略不计 ",因人、寄生虫和其他进入物(只要严格执行当前的生物安全措施)引起的风险 "低 "。
6.非洲猪瘟病毒完全失活所需的时间和温度。在 54 摄氏度和 63 摄氏度下进行热处理后,PCR 检测结果呈阳性,但病毒分离结果呈阴性。然而,将猪暴露于受经过54℃10分钟处理过的非洲猪瘟病毒污染的粪便中,进行生物测定后,猪在接种后 5 天的血液中仍能检测到病毒基因组 DNA,这表明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染性仍然存在。
7.评估猪栏现场诊断非瘟方法的诊断性能。与病毒抗原侧流试验相比,病毒 DNA PCR 猪栏现场试验的性能更好,因为它能更早地检测到感染猪,而且在感染后的更长时间内也能检测到。
8.实地评估口腔液作为早期检测非洲猪瘟的方便、综合样本的效果。根据总体现场数据,在圈舍内首次检测到病毒血症后 0-3 天内,可从口腔液中检测到非洲猪瘟病毒 DNA。如果圈舍中的病毒量较低,则可能需要长达 3 天的时间才能在口腔液中检测到病毒。这与之前在实验条件下对实验接种动物进行的研究结果一致,进一步验证了口腔液是筛查猪群早期检测非瘟病毒的可靠综合样本。
9.确定猪瘟病毒进入猪场的途径。在越南,传播非瘟的十大常见风险包括水、饲料车、后备种猪、精液、访客、工具(后备种猪和淘汰种猪)、牲畜拖车(断奶猪和后备种猪)以及进入猪场的猪肉和其他食物。
10.在明尼苏达大学 ProgRESSVet 计划的协调下,越南的非洲猪瘟应对能力建设包括一系列以电子书形式提供的非洲猪瘟相关课程,其中包括:
非洲猪瘟流行病学和风险评估
养猪场生物安全和非洲猪瘟病毒风险管理
中央一级控制计划的组织
空间分析入门
流行病学建模简介
ASF 疫苗评估和接种后监测
还与越南动物卫生部的动物卫生官员举办了四次在线和现场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