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自从1921年在非洲肯尼亚被发现后,一直严重危害各国养猪业,到目前为止尚无有效防控该疫病的疫苗。1957年,ASF跨出非洲传入欧盟的葡萄牙,随后象一个幽灵般在欧洲大陆上游荡。欧盟各国在与ASF斗争的过程中,一段时间内净化了该疫病。因此可以讲,欧盟对于ASF的防控,具有较为丰富和成熟的经验。
自从去年8月份中国首起非洲猪瘟ASF报道以来,“非瘟”这个词就越来越多被养猪人、动保从业人员、饲料行业等从业者提起,诸多从业人员每天的所见所闻无不与”非瘟“有关,可以讲“非瘟”已经彻底改变了中国养猪人的心态,颓废心态者有之,沮丧失落者有之,声称从此退出江湖者有之,慷慨激昴者也有之,但真正经历过“非瘟”的养殖业主无不是从绝望中慢慢走出来,重新开始振作精神,思考下一步如何改进自己的生物安全措施,做好查缺补漏工作。那复养工作究竟应该如何做,听听有经验的人士的忠告不失为一条路径。
记者采访了全球非洲猪瘟联盟主任、德国非洲猪瘟及经典猪瘟国家参考实验室首席专家Sandra Blome教授,就非洲猪瘟防控常见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现将主要内容进行整理,供广大养猪朋友们学习。
1、非洲猪瘟防控的关键点有哪些?
ASF的总体原则:只能依靠严格的卫生条件、生物安全和及时的诊断。在欧洲,如果猪场暴发非洲猪瘟,政府会及时组织扑杀和清场,并给予合适的补偿。由于欧洲野猪带毒情况较多,政府还就打猎行为进行了控制,猎户也准备专门狩猎的衣物,及时清洗与更换。
中国的散养户较多,养殖设备也较简陋,防控难度更高。但生物安全是预防ASF的唯一方法,只能尽可能做好;尽量保证饲料安全;泔水喂猪是很危险的行为,如果实在想用泔水,那必须保证加热完毕后再饲喂(85度10分钟);
散户一般未配备运输车辆,只能使用猪贩的,这样导致交叉感染的几率较高。因此,应建立远离猪场的卖猪台,做好消毒工作,避免病毒通过生猪交易过程进入场内;补栏和引种的时候,一定要进行隔离检疫,42天安全后才能混群;散户可能经常从固定公猪站购买精液,一定要选取可信度高的来源,保证精液的安全性;在散户较多的情况下,不仅要做好自身猪场的防控,还要做好周边猪场的生物安全工作。如果周围是散户聚集地,不妨把整个村子作为流行病学单元落实生物安全措施,作为一个整体去做,效果会更好(很有现实意义)。
2、感染非洲猪瘟的猪排毒多久?
一般来说,欧洲的野猪感染非洲猪瘟后,如果这头猪没有立刻死亡,那么它能带毒和排毒50~60天。PCR检测阳性可以持续到100天,但不再具有感染性。因为欧洲的家猪发病后都扑杀完毕了,因此不能提供猪场相关数据。
3、现在采取的“拔牙式”扑杀可取吗?
不可取。一旦猪场中某头猪出现非洲猪瘟感染,其他更多的猪可能已经处于潜伏期,病原已经在猪群中传播开来。人们期待用“拔牙式”来清除,但其实是除不掉的,通常结果只会把“满口牙”都拔光。比如俄罗斯的某个较大规模猪场,其中一栏猪出现问题,想用“拔牙式”,结果还是控制不住。
并且,如果猪场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不上报政府是违法的。我们不能使用这种方法。另外,在清洗消毒做得极好的实验室中,我们也尝试只攻毒一栏猪,但另外一栏未攻毒的猪,10天后也被感染死亡了。所以,“拔牙式”清除的控制方法不仅无效,费钱,某种程度上更是违法的,不建议使用。
4、PCR检测呈阳性的猪场,如何应对非洲猪瘟?
PCR检测核酸阳性猪场,不一定发病(可能是失去活性的核酸),需要进一步确认。首先回访跟踪,是否出现临床症状(如发烧等)。如果有临床症状,再选择不同阶段的猪只随机采样来进行实验室检测。总之,不能仅仅因为核酸阳性就判断猪群发生非洲猪瘟疫情。
5、灾后重建的猪场怎样应对非洲猪瘟?
灾后重建方面:第一步,做好生物安全工作,特别注意控制软蜱、老鼠、飞鸟等,防止它们携带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猪群。第二步,在猪场投放哨兵猪。如果哨兵猪两个月存活良好,无任何异常,那就可以大规模复产。
6、非洲猪瘟防控到底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是非洲猪瘟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但它更容易通过载体传播(有时候真的一滴血液足矣);非洲猪瘟病毒通过空气传播的距离很短(荷兰文献称其气溶胶传播距离仅2米),通过节肢动物机械传播途径尚有待讨论;粪便、垫料、水源是传播非洲猪瘟病毒的重要途径之一;人类携带病原是非洲猪瘟病毒远距离传播的主要方式;血液制品未充分高温灭活,也可以使整群猪发病;泔水饲喂和被污染的肉制品传播不常见,但很重要,它们经常导致非洲猪瘟的复发。
7、多少温度多久时间可以保证杀死饲料中的非洲猪瘟病毒?
一般来说,85℃加热10分钟,确实可以灭活非洲猪瘟病毒,但需要保证使非洲猪瘟病毒处于这种环境中,而不是饲料处于这种环境中。其实,我们确实在做这方面的研究,但具体数据和结果还需要半年时间,我们希望找到合适的温度和时间,从而保证使用最便捷的方式达到最好的杀灭效果。
8、气溶胶和灰尘能传播非洲猪瘟吗?
可以,但几率非常小。气溶胶也好,灰尘也罢,它们都不是非洲猪瘟病毒传播的主要方式。我曾经查阅荷兰的一些文献发现:气溶胶最远传播距离为2米。而灰尘只有碰巧粘到病猪的血液,又刚好来一阵风把它吹起来,病毒才能随着灰尘传播,几率太小。
9、甲醛熏蒸消毒能100%杀灭空间中的非洲猪瘟病毒吗?
不能。甲醛确实可以杀灭非洲猪瘟病毒,但想要达到100%较难。一方面,我们难以评估猪舍中消毒效果是否为100%(湿度、缝隙、角落、通风等都会影响消毒效果)。另一方面,熏蒸消毒的渗透性较差,可能灭活效果有限。不过,我们可以在常规消毒后搭配熏蒸消毒,可以增强消毒效果。
10、消毒区的消毒分几步?冲洗的水会传播病原菌吗?
一般来说,消毒的第一步是清水+洗涤液进行清洗,可以清洗掉大部分的污染物和杂质。第二步是清水+消毒剂,来杀灭那些有囊膜的病原微生物,可以使用过氧乙酸、季胺盐类、碘制剂等。同时,我们消毒的时候尽量使用温水,水的温度越高越好,冷水效果差。
冲洗的水不会传播病原菌。如果执行严格的洗消流程,那么消毒区内的水会含有很多消毒剂,理论上是可以完全灭活病原菌的,不会污染其他地方。
11、真的没有非洲猪瘟疫苗吗?
不是。其实早在1970年,欧盟就已经研发出了非洲猪瘟弱毒活疫苗,其保护率在80%以上。但在葡萄牙和西班牙猪场实际应用时,人们发现这种疫苗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使得猪群慢性带毒、猪只出现局部皮肤坏死(可在坏死部位分离到ASFV)、没有临床症状但持续性缓慢排毒等情况。由于这些现象与他们净化疫病的原则相背离,他们最终停止了减毒活疫苗的使用。也就是说,非洲猪瘟疫苗很早就已经出现,但100%保护率的完美疫苗还需要继续研发。
12、国外非洲猪瘟疫苗研发进展如何?
已经研发出来了可用的非洲猪瘟疫苗,但疫苗研发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同源间保护力好,但异源之间的交叉保护能力差。又比如,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大量抗体,但产生不了中和抗体。少量抗体与抗原结合的时候,更容易帮助抗原进入巨噬细胞,增加感染速度。
现在比较认同的研制方法是:在活疫苗基础上,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敲除某些毒力基因,提高免疫原性,降低毒力。目前已经有实验室研制出这些疫苗了,但还不能进行商业化生产。
此外,中国国内研究机构已经和欧洲合作(比如2020计划),对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发也有了进展。对于中国来说,研制出控制非洲猪瘟在家猪中暴发的疫苗,可能性非常大,相信不久就会有产品问世。但大家要注意一点:疫苗只是防控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最重要的还是做好生物安全工作,防控猪场所有有害疫病。
13、防控非洲猪瘟真的特别难吗?
不。非洲猪瘟从1957年正式进入欧盟(葡萄牙和西班牙),随后感染其他欧盟成员国。通过一系列严格的控制措施,西班牙(1995)和葡萄牙(1997)最终净化了非洲猪瘟。20世纪90年代后期,非洲猪瘟除了地方性流行于意大利撒丁岛,欧盟其他国家均完成了净化。所以说,只要你认真做,非洲猪瘟是可以控制并净化的!
14、欧盟和中国防控非洲猪瘟的重点有什么不同?
欧盟主要针对野猪进行非洲猪瘟防控。在欧盟,家猪很少感染非洲猪瘟,即便发病,政府也会迅速地采取应对策略,及时给予合理的补贴,快速扑灭感染源。相反,野猪作为不可控的主要带毒动物,时刻威胁着其他家猪的安全。因此,欧盟各国希望研制出完美的非洲猪瘟口服疫苗(类似经典猪瘟的C株疫苗)来投喂野猪,降低野猪群的带毒量,完成非洲猪瘟的净化。
目前中国暂时无法严格控制非洲猪瘟在家猪中的暴发和传播,急需研制有效控制家猪群感染的非洲猪瘟疫苗,达到控制疫病暴发的目的。
15、非洲猪瘟会改变某个地区的肉类结构和饮食习惯吗?
不会。由于防控得当,非洲猪瘟在欧洲的影响其实是有限的(仅对贸易和运输有影响),对欧洲人的饮食影响不大。客观地讲,某个较大疫病(比如禽流感、非洲猪瘟)出现的初期,民众可能不理解,就选择暂时不吃禽肉或猪肉。但过段时间后,大家对于这个疫病的了解多了,认清它不感染人的特性,就会恢复正常的饮食习惯。并且,一个地区或者国家的饮食习惯是根植于文化中的,不会因为某一个疫病就轻易发生改变。
16、非洲猪瘟真的是“人驱动”的疫病吗?
是,也不是。诚然,人的活动在非洲猪瘟病毒传播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养猪也是人类的活动之一,不能片面地看待这个问题。要想控制非洲猪瘟,关键在于控制能进场的东西,与人类活动的相关性较强(车辆是人驾驶的,人购买设备、饲料等物资)。只有提高与养猪相关所有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才能做好疫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