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执行力没保障的非洲猪瘟防控,其防控梦想永远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综述
今年冬季,华北、华中、华东地区非洲猪瘟疫情的再次肆虐,让大家看清了非洲猪瘟防控的现实,那就是我们防控措施在非洲猪瘟的面前犹如纸糊老虎一样不堪一击 !
同非洲猪瘟的交往,我们已经进入第4个年头,在与非洲猪瘟反复博弈的过程,技术层面我们从最初的懵懵懂懂,已经走到了现在的娓娓道来。无论大中型还是中小规模猪场,防控知识和技术相较于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初期已经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整体提升,只是系统性不足、误操作频现和执行力孱弱阻碍了提升的步伐!
非洲猪瘟防控的系统性和误操作剔除需要良好的顶层设计,而执行力保障则需要遵循防控思维的底层逻辑。无论顶层设计多么完美,哪怕系统性无懈可击和误操作零出现,最终防控结果还是由遵循底层逻辑的执行力来决定,因为强大的执行力是防控方案严格、规范执行的基础,否者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样,随着时间推移和环境变化只会干枯和衰竭!
本轮疫情中枪者,无论规模大小,即使几十头母猪的小散户对于非洲猪瘟防控常识也能讲出个一二三,更不要讲深谙非洲猪瘟防控精髓的中大型规模猪场,他们的悉数感染中枪,最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执行力孱弱的问题!
非洲猪瘟防控的执行力,从何处获得呢?
分析
一、非洲猪瘟防控的认知
1、领导层
领导层的决断直接决定了防控走向,而影响领导层决断的核心因素就是对于非洲猪瘟防控的认知。
兴许,很多读者会讲,领导层的认知还存在什么问题?领导不是什么都懂的神,只是善于匹配各种资源的组织者。在社会资源基本相同和大家起步差别不大情况下,若对于非洲猪瘟防控的认知不存在什么问题,那就不会出现“几家欢乐几家愁”的防控局面!
从求真农民掌握的第一手资料来看,无论规模大小都存在对于非洲猪瘟防控认知不足的情况,甚至有些荒唐的离谱,部分中大型猪场负责人也不能免俗,我们认为这是防控成绩参差不齐的原因。正因如此,求真农牧为申请对接非洲猪瘟防控的猪场上的第一堂课,并不是沟通防控方案,而是统一防控认知,这是防控成功和对接合作的基础!
关于防控认知范畴,最重要的就是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而每一项与猪场发生交换的因素都有可能存在成为传播途径的风险,比如入场的空气、水源、饲料、人员、精液、公猪、后备母猪、耗材、设备、昆虫、老鼠、鸟、野生动物等等因素。那么,如果猪场领导层希望把这些所有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或传播途径降到最低或全部切断,现实操作中需要投入多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有多少猪场符合条件?保障彻底执行的比例又有多高?真正又有多少猪场能够做到?
每个猪场可投入防控的环境、资金、人员、精力都是相对有限的,而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又是分为主要和次要的。此时,我们若不能分清防控的主次问题,胡子眉毛一把抓,只会分散我们有限的防控资源,让本该重点防控的风险被其他风险摊薄了防控投入,而该重点风险却是非洲猪瘟重点攻击和入场的途径,防控结果又怎么会随了你的意?
举例:空气、蚊蝇、昆虫、鸟、老鼠、猫等难以控制或无法控制的因素,若是同样当作主要风险防控,我们该怎么做呢?空气方面,要么选择在荒无人烟的地区建场;要没选择安装空气过滤系统,这两条普通猪场哪个能做到呢?蚊蝇、昆虫、鸟、老鼠、猫等野生动物,哪个场能够做到不与场外交叉或不出现此类动物,又或者能够做到猪场各区、各栋、各单元不交叉。我们不怀疑部分场可以做到,但又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呢?为此,求真农牧特意写了一篇文章进行论述蚊蝇类的传播风险。(范卫彬‖苍蝇传播是猪场莫名感染非洲猪瘟的主要原因吗?)
在申请对接的猪场中,不乏高投入的立体防控猪场,洗消站、烘干房、防鼠防蚊网、封闭帘廊等海陆空立体防控设施是标配,可是结局同样是感染中枪。在对接后,通过复盘分析,主要原因还是对于人员和车辆风险的防控失误,防控人员整日忙的焦头烂额的在做“做了”的事情,而不知何为“做到”。
从现实防控案例总结,位于蚊蝇多发的华南地区对接猪场,规模大至3000头母猪,小至100头母猪,大部分猪场对接时间已经1.5-2年时间,至始至终未要求猪场也未做防蚊网,但是他们至今安全生产,我们分析长时间安全原因是他们将80%以上的防控精力放在了“车辆”和“人员”等主要风险,只有不到20%的精力用于防控次要风险!
认清主要风险与次要风险的辩证关系,直接决定了防控精力和资源的分配,反映到终端就是执行力的体现,而这由领导层对于非洲猪瘟的认知所决定!
2、员工层
非洲猪瘟防控不仅仅是生产人员和外围防控人员的事情,而是猪场编制内每一位员工的事情,包括内勤、厨师、门卫等等!
非洲猪瘟防控需要“系统性”的特点,决定了该工程是需要全员参与,而全员对于非洲猪瘟防控的基本认知,又决定了非洲猪瘟防控的执行力!试想一下,某环节的防控操作,明白原理和被动教条执行,哪个可以确保执行力?不明原理的被动教条执行,又何谈员工之间的相互监督,又哪来的自律氛围,因为大家都是“被动教条”执行的员工,没有或很少有“明白原理”的老师,这与没有老师的自习课有何区别?如此,只有冰冷的防控考核制度和为钱而工作的不可靠动力,没有培育“优良且可传承的防控文化”的土壤,防控非洲猪瘟不可能获得长久的成功!
不要认为没有专业知识或者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厨师、门卫、内勤、维修工、粉料工等普工无法或没必要学习防控知识,认为“无法”是我们低估了普工的学习能力和高估了非洲猪瘟防控,“没必要”是领导层对于系统防控缺乏认知!
首先,非洲猪瘟防控不是什么神乎其神高大上的防控,相较于猪瘟、伪狂犬、圆环、蓝耳、口蹄疫等传统五大传染病更易防控(小小非洲猪瘟,为何竟让养猪业如此狼狈?),而且不需要较高的文化水平才能理解和执行,需要的就是严格、规范、一丝不苟的“做到”每一个防控环节。至于理解层面,求真农牧在为对接场例行全员培训时,我们要求是全员参与,参与的厨师、门卫、内勤、维修工、粉料工等普工,在谈理解、感受和提问环节,他们都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独到见解,我们能感受到非洲猪瘟防控的原理他们真的懂了,而且不亚于生产等管理人员。当然需要讲解人员具备“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专业的问题通俗化”讲解的能力,若是都同老夫子般的教授一样,问题越讲越复杂,恐怕科班出身的专业人员也会蒙圈!
非洲猪瘟防控原理不难理解,操作不难执行,普工完全可以理解并执行到位。各岗位的每一位员工都能够理解防控原理,如此不仅可以修正自己的防控操作,最大程度的提出误操作,还可以提醒其他存在误操作的员工,大家无形中在相互监督,为优良的防控文化形成和传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全体员工防控认知水平的整体提升,是保证防控执行力最好的方式!
二、防控方案的适用性
虽然每个猪场的环境不同、资源不同,但他们需要的结果是相同的,那就是成功防控非洲猪瘟!
成功防控的前提是根据非洲猪瘟病原特点,依据猪场实际情况并借鉴其他场的成功防控经验,因地制宜制定而成的防控方案,而大部分猪场防控方案是原有防控普通疾病的升级、网络碎片化信息的东拼西凑加上自己的理解而成,何谈科学性和系统性?(范卫彬‖非瘟防控或复养之方案产生机制)适用性,各猪场之间的差异更是云泥之别,执行力常常沦为口号!(范卫彬‖非洲猪瘟防控误操作之方案复制(十二))
防控措施没有量化,导致执行没有标准,验证缺少方法,执行人员在凭感觉做事;洗消站设计不规范,注定成为病原聚集点,车辆脱毒的执行力就会丧失;没有能力建设和运营烘干房,完全有其他方法解决,强建的结果就是最后成为摆设;没有考虑保暖降温措施的人员消毒通道,三区操作多会失去阻断作用;不考虑人员感受的人员脱毒操作,有抵触情绪的员工会让他成为形式;人猪同住的极端防控,往往会得到相反的防控结果(范卫彬‖非洲猪瘟防控误操作之人猪同住!(十一));稳定期的例行带猪消毒操作,想杀的病原未必会死,但猪群的耐受性却因此降低,为病原感染猪群起到了助作用,归根结底这些都是方案适用性低和不落地造成的,最终造成执行力丧失!
三、运行机制
健康、完善的运行机制是确保方案规范、严格执行的基础!
以求真农牧对接场为例,运行机制由求真农牧、老板或猪场负责人、执行场长三方组成。场长负责执行方案和反馈问题;老板负责决断、督查和调配资源;求真农牧负责制定方案和解决问题,包括定期培训和例行沟通,三方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利用自己的所擅长做好分内工作!
此运行机制相对于原有的上下级运行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发挥了执行端的自主能动性!(范卫彬‖非洲猪瘟防控误操作之方案机制(十三))
上下级是硬连接,在意见出现分歧时,下级多数时间无法与上级平等交流自己意见,长期处于一线的下级对于防控有着最直观的感受,意见不能正常表达难免出现纰漏,比如制定好的方案,因为资金缺乏或心理波动出现懈怠时,方案往往不能按照原有计划进行。
合作是软连接,在出现方案执行困难且场长同老板沟通障碍时,求真农牧会同老板直接沟通事宜,确保方案按原计划规范、严格执行!
虽然求真农牧的协管式运行机制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健康、完善的运行机制是防控方案严格、规范执行的保障,执行力皆从中来!(范卫彬‖非洲猪瘟时代,猪场托管与协管那种方式更适合非洲猪瘟防控?)
总结
执行力直接决定了防控成败,我们需要从增强防控认知、提升方案适用性和建立健康、完善、稳定的运行机制三方面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