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吉动物营养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技术 > 非洲猪瘟 > 内容

“数”看复产:超过20%的养殖户退出!警惕开春以后,非洲猪瘟发生的风险更高

新浪财经 2020-03-30

阅读()

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能繁母猪存栏连续5个月回升,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新生仔猪数量自去年9月以来首次环比增长,生猪生产继续保持恢复向好态势。
  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能繁母猪存栏连续5个月回升,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新生仔猪数量自去年9月以来首次环比增长,生猪生产继续保持恢复向好态势。
  
  生猪生产能恢复到“接近常年水准”这一目标吗?近日,记者采访多家养殖企业、养殖户及相关专家,发现不少大企业生产恢复速度在加快,甚至在不断扩大规模。但同时,许多小养殖户仍然信心不足,有些已经退出生猪生产,诸多困扰生猪生产的瓶颈,并未完全克服。
  
  这一年多 有猪的人都赚钱了
  
  养猪风险大,每一个养殖者心里都很清楚,尤其是养了多年的老养殖户,这些年经历了太多的风雨,但没有一次像非洲猪瘟这样。
  
  “我们养猪这些年,也遇到过许多风险,以前总能想到办法,但非洲猪瘟真的没办法,一旦染病,就束手无策”,位于黑龙江长春市的养殖户刘莉莉对记者说。
  
  刘莉莉是当地的养殖大户,长期保持存栏4000头左右,过去一年半的疫情中,她的养殖场躲过一劫,一直都平安无事。这使她成为这场疫情中的“赢家”,在猪肉价格峰顶上,手里有猪,自然赚到了钱,“把以前赔的赚出来了,而且还有富裕,假如说现在我的猪场不幸遇到了非洲猪瘟,我也只能白白承受损失了”,她说。
  
  在整个非洲猪瘟暴发的一年半中,只要是手里有猪的、没有停止生产的,基本都赚了钱。
  
  位于湖北的某高楼养猪企业,一直没有停止生产,而且一直在扩大规模。
  
  刘莉莉也有扩大生产的计划,且已经进入实施阶段,只是因为东北回暖时间晚,所以目前还在打地基的阶段,“我们原有的养殖场,设备已经算是比较先进了,比如自己能加工饲料,还有自己的试验田消化肥料,养殖场的各种设备也都比较好,但新的养殖场,计划是全智能化的,几乎不需要人工了”。
  
  越大的养殖者越容易复产
  
  非洲猪瘟发生之后,国家及各地方都曾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和推动生猪生产的恢复,帮助养殖户早日复养。
  
  但要真正复养,并不只是有钱、有猪就可以,同一个养殖场内,第二次发生非洲猪瘟的几率,要比第一次更大。
  
  2019年2月,长春的养殖户于成的猪场发生非洲猪瘟,他的养殖场里,有两栋猪舍出现了死亡,随后,一部分大猪被迫提前出栏,还有一部分就地扑杀,扑杀数量为1100头左右。
  
  于成没有生猪保险,不是因为他不愿投保,而是无处投保,“其他县区有,主要是政府帮忙,组织养殖户,找保险公司。我们在城区,本来就不鼓励养猪,所以也没人帮我们,我们自己找,保险公司根本不受理”,他说。
  
  于成从1998年开始养猪,最早只有10头母猪,自繁自育,到2019年,已经发展到母猪存栏数量700头,总存栏数5000头的大养殖户。扑杀之后,偌大的养殖场只剩150头母猪,400头小猪。
  
  收拾好猪舍,于成随即就复养了,“养了20多年的猪,经历过无数的风波,赔过也赚过,2015年到2016年价格好的时候,我两年赚了600万,我们农村人,干什么能赚这么多钱呢?当然,这一次赔得也够惨”,他说。
  
  到2019年10月,复养之后的于成,存栏量接近1000头。然而,疫情又一次发生了,这一次更麻烦,“只剩了几十头母猪”。
  
  被疫情“劝退”的中小散户们
  
  大企业和中小散户,面对非洲猪瘟的风险是同等的,但遭遇非洲猪瘟之后,复产的难度却天差地别。
  
  中小散户的复产,要比大企业难得多。2018年非洲猪瘟暴发时,河南的养殖户徐国强刚刚把猪场里的猪卖完,躲过一劫。但一直到今天,他都没有补栏。
  
  “不敢复养,也复养不起了”,徐国强说。
  
  一方面,疫情尚未结束,疫苗尚未投入使用,另一方面,猪价涨的厉害,一头猪仔一两千元,投资太大了。非洲猪瘟发生前,徐国强的猪场存栏量为500头,全部都是育肥猪,要补齐500头仔猪,花费将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在市场上,一头40公斤的仔猪,价格差不多在2000元左右,20公斤的,也超过1500元。如果想自繁自养,要引入种猪的话,价格更高,普通的种猪价格在6000元左右,品种更好的,超过1万,即便如此,种猪仍供不应求。
  
  “风险太大了”,徐国强说,花这么多的钱,一旦再次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对于他这样的小户来说,后果不堪设想。
  
  “假如我手里只有10万块钱,那么我肯定不会复养”,刘莉莉说。小散户们缺乏抵抗风险的能力,同样也难以承担庞大的复养成本。
  
  刘莉莉算了一笔账,假如要养500头育肥猪,买仔猪差不多要100万,每天每头猪的食物成本,大概在5元左右,成长期6个月,500头猪从买回来到出栏,又要40多万,还有人工、防疫、清洁等各种成本。在非洲猪瘟尚未结束之前,小散户很难下定决心全面复养。
  
  事实也是如此,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在2020年2月进行的一场在线问卷调查显示,超过20%的养殖户表示,2020年将退出养殖,其中大部分是养殖规模在500头以下的散户。
  
中国农科院农经所在线问卷调研数据分析。受访者供图
  中国农科院农经所在线问卷调研数据分析。受访者供图
  
  “存栏量500头以下的小养殖户,占所有生猪养殖主体的90%以上,他们所提供的产量,大约占全部产量的一半,所以一定要注意小养殖户的变化,给他们更多的帮助”,中国农科院农经所副研究员王祖力说。
  
  逐渐恢复的信心
  
  在连续两个月没有暴发非洲猪瘟的消息之后,2020年3月,全国范围内连续暴发了4起,其中1起是在野猪身上发现的,3起是在运输途中排查发现的。
  
  相比去年同期发生的19起非洲猪瘟,今年的情况显然已经好转,但对于那些在非洲猪瘟暴发期间清栏的小养殖户们来说,想要恢复信心并不简单。包括3月26日曝出的非洲猪瘟疫苗已经投入临床实验的消息,也没有给他们太多的鼓励。
  
中国农科院农经所在线问卷调研数据分析。受访者供图
  中国农科院农经所在线问卷调研数据分析。受访者供图
  
  清栏1年半之后,身在河南焦作的王岳川,已经在附近城市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养猪近10年,最多的时候存栏近400头,但最终,他选择了退出。3月27日,他在电话里告诉记者,租来的养殖场已经退了,“不养了,也不想养了”。
  
  王岳川是2011年开始养猪的,从30头母猪开始,到2019年6月份清栏之前,平常存栏近400头猪。去年的非洲猪瘟中,他损失惨重,大猪被迫提前出栏,无法出栏的小猪基本上都死了,没有保险,也就没有赔偿,那一次,他赔了20多万。
  
  对于王岳川这样的中小散户来说,复养的决心并不那么容易下,疫情还没结束,他怕再一次感染,那样的局面一旦出现,对他来说就是难以承受的。王岳川确实想过复养,但最终放弃了。他找了一份工作,从老板变成了打工者,如今已经干了一年多,“收入和养猪差不多,但风险要小的多,所以也就不想着再养了”。
  
  在更高的层面,新的政策在不断出台。如3月18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促进生猪稳产保供的通知》,要求推动生猪生产加快恢复,带动中小养殖场户发展。完善临时贷款贴息补助政策,将享受临时贷款贴息补助政策的规模猪场条件由年出栏5000头以上调整为年出栏500头以上。
  
  按照休栏前的规模,徐国强刚刚够标准。徐国强自己也很想继续养,但最终还是选择等待,等待非洲猪瘟疫情过去,或者等待疫苗,“有疫苗以后,我肯定会继续养”,他说。
  
  总体向好但仍有困难
  
  从非洲猪瘟暴发以来,国家及各个地方,已经出台了多项鼓励、推动生猪生产恢复的政策,甚至湖北、广东等多个省份,还制定了明确的生猪恢复任务。
  
  农业农村部的监测数据显示,我国能繁母猪已经连续5个月环比上涨,同时,2020年2月,新生仔猪首次环比上涨,这意味着,在6个月的生长期之后,市场供应量将会相应增加。
  
  王祖力告诉记者,当前生猪产能,大约在正常水平的70%左右,而且全国大部分省份已经出现了环比上涨的现象,生猪产能恢复的趋势总体向好,假如一切顺利,今年年底前,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准,问题不大。
  
  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一切顺利”,一切真会顺利吗?
  
  其实,到今天为止,生猪产能恢复,仍面临着很多困难,其中,非洲猪瘟的威胁,无疑是最重要的困难之一。
  
  王祖力说,“非洲猪瘟疫情仍有复发的可能,尤其是开春以后,气温上升,降水增多,非洲猪瘟发生的风险会变得比冬天更高”。相应地,非洲猪瘟疫苗虽然已经进入临床实验,但真正应用,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疫苗创制机构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相关专家曾公开表示,从临床实验到实际应用,可能还需要“半年、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事实上,在记者采访的多位复养者或尚未复养的养殖户中,非洲猪瘟同样是影响复养的首要因素。
  
  国家政策需要更切实落地
  
  从非洲猪瘟发生以来,我国先后出台多项鼓励、推动生猪复产的政策,王祖力表示,“这些政策发挥作用,仍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也需要注意,仍有一些地方存在落实政策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比如前不久曝出江西某镇拆除了许多散户的猪场。国家鼓励养猪,在土地、环保等方面创造有利条件,但在个别地方,建个养猪场还是很难”。
  
  以环境为名拆除散户猪场,但另一方面,散户的环境评估问题却仍待解决。于成告诉记者,在过去,养猪场即便环境合格,也做过了环境评估,但仍拿不到环评证,而环评证影响着养殖场的诸多利益,比如申请贷款。不过,这一状况也正在改善,于成听说以后可以办环评证了,只是还不知道具体的时间。
  
  不仅养猪场难建,国家的各种补贴、补助,有些地方也存在发放困难的问题。于成告诉记者,他去年2月被扑杀的1100头生猪,至今没有领到补贴,“当初跟我说是300元一头,很少,但对我们来说,多少能减少点儿损失。问题是,一直都未拿到”。
  
  于成本打算春节前去要这笔钱,但遇上新冠肺炎暴发,所以到现在还没拿到。徐国强也告诉记者,他们听说过很多养猪的补贴,但真正拿到的极少,尤其是小规模养殖的散户,大部分拿不到这些补贴。
  
中国农科院农经所在线问卷调研数据分析。受访者供图
  中国农科院农经所在线问卷调研数据分析。受访者供图
  
  “过去制约生猪产业的很多因素,现在也还存在”,王祖力说,“除了环保、土地等,还有金融问题,也是一个瓶颈,现在一些地方已经开始试点改革,后期可能会慢慢推开,未来还是值得期待的”。
  
  除了传统的瓶颈之外,非洲猪瘟暴发之后,还出现了新的影响因素,王祖力说,“比如商品猪留种的问题,过去普遍作为种猪的二元猪不足,原本用作育肥猪的三元猪被留作种猪,这可能影响种猪的繁育数量。再如,要注意进口的问题,进口对缓解国内供给短缺有很大的作用,但同时,如果进口量很大,就有可能影响国内的产业”。
  
  这是新手入行的良机吗
  
  进口猪肉数量是否能够影响国内产业的发展,目前尚无迹象。尽管国家实施了多种平抑价格的措施,比如释放库存的冷冻猪肉,但生猪价格仍在高位,目前为18~19元每斤,而正常年份的价格只有7~8元。
  
中国农科院农经所在线问卷调研数据分析。受访者供图
  中国农科院农经所在线问卷调研数据分析。受访者供图
  
  高额的利润,不只有坏处,从某种角度讲,正是高额的利润,带动着生猪产能的恢复。不过,这样的带动有需要警惕的地方。
  
  当前,除了原本的养殖企业、养殖户在复产之外,受到高额利润的诱惑,大量的“行外人”也正在进入养殖业,其中有金融、房地产企业,也有互联网企业等。据记者了解,仅在东北某地,就有两家房企已经开始建设猪场、布局养猪产业。
  
  养殖户主刘莉莉对记者说,“养猪的风险确实很大,我们这些养了十多年二十年的人,也一直都担着心,尤其碰到非洲猪瘟这样的风险,我们自己几乎没办法应对”。王祖力也并不支持从未涉足养猪业的企业,在当下的背景下贸然涉入,不过他认为,行业外的企业和个人进入养猪业,并非普遍现象,“从我们的调查看,生猪复产的主力,还是原本的养殖企业和养殖户”。
  
  猪肉不仅是一种食物
  
  中国是猪肉消费大国,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猪肉消费总量为11058.8万吨,其中中国就占了一半,为5493.5万吨,国人每人每年平均猪肉消费量超过40公斤。
  
  早有专家提醒,我国人均肉类脂肪摄入量过高,超过了《居民膳食指南》建议的标准,需调整饮食结构。也因此,有人认为,非洲猪瘟造成生猪产量下降,其实也是一个调整饮食结构的机会。
  
中国农科院农经所在线问卷调研数据分析。受访者供图
  中国农科院农经所在线问卷调研数据分析。受访者供图
  
  如果真的这样,那么是否有必要让生猪产量恢复到非洲猪瘟暴发前的水准呢?
  
  其实,仅从食物的角度,远不能衡量猪肉的意义。王祖力解释说,“从科学饮食的角度讲,确实超出标准。而且类似的情况不仅我们有,很多发达国家也存在肉类脂肪摄入过多的问题。但从另外的角度看,还有经济问题,消费习惯问题。”
  
  猪肉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重要的指标之一,所以,猪肉价格的每一次波动,其实都影响着居民的消费水平,同时,生猪养殖还是国内养殖业的支柱产业,王祖力说,“过去很多年中,猪肉在所有肉类供应中占比超过60%,这使得我们不得不重视生猪养殖产业的每一次变化”。
  
  国人的消费习惯,同样使得生猪养殖的重要性,远超养殖其他动物。王祖力说,“要考虑到大部分国人的习惯,他们的猪肉消费,远超牛羊肉、禽肉、水产等。这种习惯在短期内很难发生变化,老话说‘猪粮安天下’,也正是这个道理”。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名为化名)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