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咱们养猪人都记得在2018年8月3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疫情信息,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发生一起非洲猪瘟疫情,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发生非洲猪瘟的疫情。然而沈阳非洲猪瘟疫情的发生,宣告了我国非洲猪瘟零疫情历史的结束。
非洲猪瘟(简称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是危害养猪业的头号杀手,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由于ASF 在全世界范围内尚无有效的疫苗预防,加之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低,生猪调运频次高、数量多,价格波动大,如若非洲猪瘟在国内扩散蔓延,将会严重威胁全国生猪养殖业健康发展和居民消费选择,将给我国的生猪养殖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据了解,健康猪与病猪或带毒的野猪或污染物(泔水、饲料、垫草、车辆等)直接接触是非洲猪瘟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非洲猪瘟的潜伏期为5—19天,严重病例一般在感染后2—10 天死亡。因毒株、宿主和感染途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强毒力毒株可导致猪在4—10天内100%死亡,中等毒力毒株造成的病死率一般为30%—50%。低毒力毒株仅引起少量猪死亡。
依据临床症状程度不同,可分为超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
超急性型:无症状突然死亡,死亡率100%。
急性型:体温升高至42℃,沉郁、厌食,耳、四肢、腹部皮肤有出血点,可视黏膜潮红、发绀。眼、鼻有黏液脓性分泌物,呕吐,便秘,粪便表面有血液和黏液覆盖,或腹泻,粪便带血。步态僵直,呼吸困难,病程延长则出现神经症状。妊娠母猪在妊娠的任何阶段均可出现流产。病死率高达95%以上。
亚急性型症状与急性相同,病情较轻,病死率较低,持续时间长。体温波动无规律,常大于40.5℃。关节疼痛、肿胀。仔猪病死率较高,病程5—30天,死亡率30%—70%。
慢性型:体温波状热,呼吸困难,消瘦或发育迟缓,体弱,毛色暗淡。关节肿胀,局部皮肤溃疡、坏死。通常可存活数月,死亡率低,但很难康复。
首先是外观变化,在病猪耳、鼻、腋下、腹部、会阴、尾、脚无毛部分呈界线明显的紫色斑,耳朵紫斑、肿胀、中心深暗色分散性出血,边缘褪色,尤其在腿及腹壁皮肤明显。
剖检变化更明显,病猪脾脏极度肿大(为正常的5——10倍)、质脆易碎、严重梗死、暗红色至黑色;下颌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出血,切面呈大理石样变;肺出血、质硬;胃浆膜面弥漫性出血;肾肿胀、色淡、出血点。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一下如何和其他猪病的鉴别诊断。
要注意与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圆环病毒感染等疫病鉴别诊断。如果免疫过猪瘟疫苗的猪无症状突然死亡,或出现步态僵直,呼吸困难,腹泻或便秘,粪便带血,关节肿胀,局部皮肤溃疡、坏死等症状,可怀疑为非洲猪瘟。对可疑病例应采集抗凝血、脾脏、扁桃体、肾脏、淋巴结和血清等样品,低温运送至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进行确诊。
那么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控措施有哪些呢?
针对非洲猪瘟防控存在的诸多特殊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必须突出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机制,转变工作方式,全面提升动物疫病综合防治能力。
一是严格控制人员、车辆和易感动物进入养殖场;进出养殖场及其生产区的人员、车辆、物品要严格落实消毒等措施。
二是尽可能封闭饲养生猪,采取隔离防护措施,尽量避免与野猪、钝缘软蜱接触,以及做好蜱虫的驱杀工作。
三是依法严格禁止使用未经高温处理的泔水或餐厨垃圾饲喂生猪。我国《畜牧法》第43 条明确规定,不得使用未经高温处理的餐馆、食堂的泔水养猪。俄罗斯养猪业的噩梦不能再在我国重演,切断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停止未经高温处理的泔水喂猪,有效降低非洲猪瘟发生和传播风险,减少养猪业损失,刻不容缓。
四是加强古典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疫病的基础免疫,提升猪群动物疫病抵抗能力。
五是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跨省调运畜禽的规定,尽量不跨省引进种猪,必须引种的,要在引种地疫情监测和产地检疫的基础上,严格执行落地报告和隔离观察制度。六是积极配合当地兽医管理部门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排查和疫病监测,特别是发生猪不明原因死亡等现象时,应及时上报当地兽医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