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猪价格的一路高涨和国家各项养猪优惠政策的出台,各地正在进行非洲猪瘟背景下的复产启动工作。但在目前没有商业化的非洲猪瘟疫苗上市的前提之下,很多暴发过非洲猪瘟并清场的猪场依然不敢涉足,害怕血本无归;对于成功拔牙和没有暴发过非瘟的猪场,对于复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不清楚。
针对这些问题,PSY应用研究院经过系统梳理,找到非瘟容易暴发的六大窗口期,分析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提出系统解决思路,形成了非瘟窗口期风险管理技术。
一、什么是非洲猪瘟六大窗口期
PSY应用研究院经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发现,非洲猪瘟暴发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某些特定的阶段,非洲猪瘟更容易暴发,它们包括:发情、配种、分娩、断奶、转群以及免疫等六个关键阶段,我们把这些阶段统称为:非洲猪瘟暴发窗口期。
二、非洲猪瘟在窗口期容易发生的原因分析
非洲猪瘟之所以在这些时期容易发生,其背后存在诸多原因,PSY应用研究院认为猪只不同的阶段原因各不相同。
(1)母猪在发情、配种、分娩等阶段容易暴发非洲猪瘟,其原因以下四点:
第一、人与猪的直接接触频率很高。
非洲猪瘟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与接触频率存在非常直接的关系,接触越频繁,非洲猪瘟就越容易发生。在这三个阶段,无一例外都频繁发生人与猪的直接接触,比如在母猪发情的时候,需要对母猪进行查情和发情鉴定;在母猪配种的时候,需要2次人工授精操作;母猪分娩的时候,需要进行人工接产,遇到产程过长还需要进行助产;在人与猪频繁直接接触过程中,只要人、工具、环境有非洲猪瘟病毒,很容易诱发该病的发生。
第二、子宫颈长期处于开张状态。
母猪在发情、配种、分娩等阶段由于子宫颈处于开张,且生殖道黏膜免疫屏障功能处于下降的状态,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能力下降,尤其是非洲猪瘟病毒其主要感染途径是通过各种黏膜,另外在这些阶段也极易发生炎症,体内产生大量炎性因子(IL-1、IL-6和TNF-α),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从而有利于非洲猪瘟病毒进入巨噬细胞,加速病毒在体内的复制和扩散。
第三、其他疾病活跃促进非洲猪瘟的发生。
我们发现:存在蓝耳病不稳定、伪狂犬野毒感染以及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的猪场更加容易发生非洲猪瘟,它们是非洲猪瘟重要帮凶,这些病毒之所以可以成为非洲猪瘟的帮凶,根本原因在于这几种病毒会损伤呼吸道黏膜、消化道黏膜,导致黏膜免疫屏障功能大幅下降,有利于非洲猪瘟的入侵,刚好这些疾病在这三个阶段容易发生。
第四、部分非瘟耐过猪处在散毒排毒期。
这种情况尤其在非瘟拔牙成功猪场发生较多,由于存在少部分非瘟耐过猪,这类猪持续散毒排毒时间长达90天,会持续导致阴性猪只感染。由于它们和阴性猪类似,没有任何外观症状,在不借助仪器检测的情况之下很难精确剔除,且仪器检测具有相对滞后性,对于中小型猪场很难及时发现并剔除,因此导致猪群出现疫情波动。
(2)猪只在断奶、转群等阶段容易发生非洲猪瘟,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在猪群移动过程中,猪只在通过赶猪通道、人、工具、栏舍时,由于洗消不彻底,导致环境中有病毒残留,因此猪只容易通过这些途径出现二次感染,尤其是非瘟暴发后清场的猪场对于这类情况更加容易发生。
第二、转群过程中对猪只形成强烈的应激。应激发生后,机体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不仅会导致猪的肠道菌群紊乱,破坏黏膜表面的肠道菌群屏障,为病原微生物在黏膜表面占位创造条件;而且导致机体内氧自由基增多,氧自由基会改变体内生物膜(含各种组织黏膜)通透性,有利于非瘟病毒的入侵。
第三、在转猪在过程中容易出现继发感染,猪只容易出现咳嗽、喘气、腹泻等表现,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导致非洲猪瘟的发生;另外猪只在50kg前后,由于在其胸腺逐渐萎缩,细胞免疫开始下降,尤其是对T细胞介导产生的内源性干扰素能力下降,这些因素叠加在加速非洲猪瘟的发生。
(3)猪只在进行疫苗免疫接种时,容易发生非洲猪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无论进行何种疫苗免疫,都会对免疫系统形成刺激,激发巨噬细胞吞噬活性,而巨噬细胞吞噬能力越强,越有利于非瘟病毒的扩散;另外,免疫也会对猪形成应激,尤其是刺激性较大的油苗,进行注射更容易诱导非洲猪瘟的发生。
第二、在进行疫苗时,会造成人、工具的移动,特别是人不断的跨栏,一旦有猪只在排毒,通过人的移动会大大加快非洲猪瘟的传播;另外一个就是注射针头,尤其是很多猪场对不同栏的猪不更换针头,极易通过针头快速进行传播病毒。
将以上不同阶段的猪只非瘟窗口期发病原因进行归纳总结,主要有五点原因:
(a)环境带毒(人、通道、工具、栏舍);
(c)各种生产应激导致猪体内黏膜免疫防护能力下降;
(d)非瘟帮凶作祟(蓝耳病、伪狂犬、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
(e)免疫激活增强巨噬细胞吞噬活性
三、降低非洲猪瘟窗口期风险的思路和方法
根据对非瘟暴发窗口期的五大原因,我们采用五大针对性的技术管理措施,主要包括:
(1)立体消杀技术:
全面降低人、猪、工具、通道、栏舍、水中的病毒载量,对人而言,不仅要求人员定岗,而且还需要在进入猪舍之前严格执行:踩踏消毒、洗手消毒、更换工作服,换鞋;
对猪而言,在赶猪过程中需要体表消毒(1:200的灭毒威甲),赶猪之前对赶猪通道再次进行消毒;
对工具使用5%烧碱进行浸泡消毒(12小时);
对猪舍内通道使用5%烧碱进行消毒,每天2次;
对栏舍需要严格按照先消毒,后清理、再清洗、泡洗、消毒、干燥、检测的流程,彻底杀灭栏舍环境中的病毒;
对水中添加复合有机酸化剂:净水3.9(1:1000-2000),彻底消除非瘟病毒通过水传播的风险。
(2)减毒转阴技术:
主要针对拔牙稳定猪场,可通过诱导内源性干扰素(I型干扰素+II型干扰素),有效降低猪体内的非瘟病毒载量,实现减毒和加快转阴,在饲料中添加中药康之源(2kg/T),连续使用50天,大幅降低其散毒量和排毒时间,实现减毒和加快转阴的目标。
(3)应激管理技术:
在猪群需要移动时:
尽量选择在天气晴好、温度高时进行;
避免不同窝猪群混群,减少打斗应激;
保持栏舍干燥、减少冲栏、降低饲养密度;
降低猪舍内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减少对猪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和破坏,可使用益生菌类产品(如:肠生源);
在应激容易发生的时期添加优质抗应激产品(如:奥茵美)。
(4)非瘟帮凶清除技术和免疫调节技术:
对于经产母猪,在母猪怀孕85天-断奶阶段,全程添加中药康之源(2kg/T),可以有效压制蓝耳、伪狂犬野毒感染和流行性腹泻等非洲猪瘟帮凶;
对于母猪采食量较低的特殊时期,如母猪产前1周和产后1周,母猪断奶前1周和断奶后1周,额外补充康之源(20g/头)+奥茵美(5g/头);
对于后备母猪:从6月龄-配种阶段,全程添加康之源(2kg/T);
对保育猪:从仔猪断奶-断奶后3周,连续添加康之源(2-3)kg/T。
四、小结
非洲猪瘟是未来很长一段时期猪场进行复产绕不开的一个问题,复产毫无疑问是有风险,但最可怕的是风险不可控,通过对非洲猪瘟暴发窗口期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真正实现风险可控,我们希望通过这五大风险管理技术帮助更多实现成功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