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吉动物营养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技术 > 非洲猪瘟 > 内容

中国古代疫情对消灭非洲猪瘟疫情的启示

中国动物保健 2019-11-28

阅读()

中国古代发生过多次疫情,本文通过对古代疫情发生、疫情影响、采取举措、疫情贡献进行了研究,提出防控非洲猪瘟稳定生猪生产发展无疫区试点,加快消灭非洲猪瘟步伐。
  中国古代发生过多次疫情,祖先们通过实践经验和办法,防控并消灭疫情。本文通过对古代疫情发生、疫情影响、采取举措、疫情贡献进行了研究,获得集成物候学应用、抑制疫情负面影响、优化防控措施、鼓励疫情的启示,提出防控非洲猪瘟稳定生猪生产发展,划定非洲猪瘟无疫区试点选址, 建设过程中保护环境、古今结合、学科共享的建议,这将对遏制我国非洲猪瘟疫情的扩散,防范未来动物疫情的传播,加快消灭非洲猪瘟步伐起到积极作用。
 
  据记载,中国古代疫情多以人类的瘟疫为主,关于动物疫情的记载很少,但很多人类疫病是由动物传播来的,如鼠疫、疟疾、登革热、狂犬病等。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动物疫病的管理,体悟并总结古人对疫情知识的认识,结合现代的科学技术方法进行研究,对当前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消灭非洲猪瘟
 
  中国古代疫情的介绍
 
  1.1 认识疫情的过程
 
  中国祖先认识到瘟疫的出现与时间、气候、环境有着密切的关 系。认为鸟类(家燕、杜鹃等)、鱼类(鳗鱼、大马哈鱼等)、哺乳动物 (驯鹿)、昆虫(美洲彩蝶王)的迁徙活动最容易传播疾病。认为物候变迁是瘟疫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一理论在《黄帝内经》《周礼天官》《公羊传》等多部古典医学著作中都有记载,并且观察到瘟疫一般是在大旱灾、水灾、虫灾之后发生,或在季节失调时发生,同期的自然灾害、社会动荡、防疫方式的不当加快了瘟疫的传播与扩散。
 
  1.2 疫情造成的影响
 
  《说文》提出“疫,民皆疾也”,把凡能传染的病统称为“疫”。“瘟”则是烈性传染病,可以在禽畜动物与人之间相互感染。特别烈性的瘟病可以朝发夕死。所以中国古代把传染病、流行病通称为 “瘟疫”。瘟疫的发生会给社会造成极大的摧残,如我国宋代因为战争与鼠疫的流行造成了人口大批死亡,而且宋辽金元社会变革 也与鼠疫流行有着密切的关系。
 
  1.3 防控疫情采取的举措
 
  古代的许多帝王在大疫流行时,会及时发出诏书承担责任,鼓励众官吏和平民百姓的士气,下令各级政府共同抗疫。
 
  1)官方组织防控瘟疫活动并免费发放防疫物资,《周礼·夏官·方相氏》记载:“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乾隆年间,钱塘县监 生陆曾禹编写的《康济录》史籍中提到“贞观十年(公元 636 年),关内、河东大疫,遣医赍药疗之”。
 
  2)建立完善的国家疫情报告制度,如湖北出土文物《封诊式》 竹简中就记载了在战国时期就有逐级报告传染病和对可疑病例调查的制度。
 
  3)做好边境检疫制度,宋太祖时期就有规定,所有被派往到边塞的将官,都要带随行医官负责防疫和健康。还有清朝刊行的《海录》中记载“凡有海艘回国,及各国船到本国,必先遣人查看有无出痘疮者,若有则不许入口,须待痘疮平愈,方得进港内”。
 
  4)积极研发疫苗、迅速隔离具有传染性的病人,发布告示。天花是一种可怕的瘟疫,中国医学家在公元 980—1567 年间就发明了人痘接种术,其用于接种的痘痂等同于我们现在的疫苗,这种非常有效的预防瘟疫的方法后来被引入到世界各地,挽救了数以万计的感染者。隔离措施是减少感染瘟疫人群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公元 2 年青周大疫时,汉平帝诏曰:“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由官府安排专门场所作为隔离地点,对患瘟疫的人群进行集中诊疗。官府告示明确指出百姓要重视个人清洁和饮食卫生,如秦汉时期的《汉律》规定“吏五日得以下沐,善休息以洗沐也”,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在他的著作《本草纲目》中专门叙述了水部,记载:“凡井水有远从地脉来者为上,有从近处江湖渗来者次之,其城市近沟渠污水杂入者成碱,用须煮滚”。进而表明“好水 是百药之王,坏水是百病之源”观点。
 
  1.4 应对疫情而推进医学进步
 
  历史上的每一次瘟疫都推动了医学机构的建设,如南齐(479—502 年)时,有专门隔离收治患病病人的机构,称为“六疾馆”,还有宋代的“病坊”和“安乐坊”、明清时期的“养济院”的出现, 都为消灭疫病做出了贡献。东汉末年(184—220 年),发生了黄巾军起义、赤壁之战等大小频繁战役,百姓民不聊生,多地连续暴发瘟疫,医学家张仲景看见染疫者痛不欲生的场景,发奋研究医学,写 下了医经《伤寒杂病论》(唐宋以后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据统计两部书实收方剂 269 个,这些方剂在瘟疫的预防和治疗上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华佗发现用青嫩茵陈蒿草治疗流 行性“黄胆病”的疗法,后来民间流传“三月青蒿能治病,五月六月 当柴烧”。以上这些医学机构的建设和医学研究充分证明了人类的智慧拥有战胜各种疾病的能力。
 
  防控非洲猪瘟疫情的启示
 
  2.1 继承物候学应用
 
  1)物候学作为大自然的语言,在时间上看非洲猪瘟疫情。《黄 帝内经》把一年之中分为四季、十二旬、七十二候,《吕氏春秋》中 讲:“孟春行秋令,季春行夏令,仲夏行秋令,则民疾疫”。西汉时期的著作《淮南子》也明确指出:“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提出如果仲秋实施夏季的政令,国家就会发生旱灾,本应蛰伏的蛇虫反倒不伏藏,五谷又长出新苗;如果仲冬实施春季的政令,螟虫就会危害农作物,水源将枯竭,百姓有瘟疫。
 
  上述著作都表述了政府在发布施政命令时要有季节性的选 择,否则会出现寒暑失调、瘟疫等反常物候,这些物候现象对选择消灭非洲猪瘟的时间同样适用,结合非洲猪瘟病毒不怕冷、怕高热的特点,我国地处太平洋和欧亚大陆交接处,冬夏气温冷暖不均, 气候变化很大,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在秋季步入它们生命的终结期, 会慢慢枯萎至死,对于消灭有害虫媒也是好时机。同时秋季又是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高发季节,结合秋季防疫工作,选择秋季进 行非洲猪瘟扑灭工作应为最佳时节。
 
  2)物候学作为大自然的语言,在气候上看非洲猪瘟疫情。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数据表明,气候变化对全球所有国家的威胁与日俱 增,努力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危机迫在眉睫。结合非洲猪瘟病毒怕干燥的特点,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 宁夏、新疆等省和内蒙古最西部的气候比较干燥,冬冷夏热,春秋温度升降较快,四季明显。可首先在这些地区开展非洲猪瘟净化工作,过程前后搜集学习中国古代物候书籍,结合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相关预警信息,变不利为有利,引用“诸葛亮草船借箭”范例,相信消灭非洲猪瘟工作会更加顺利。
 
  3)物候学作为大自然的语言,在环境上看非洲猪瘟疫情。近年来一些外来生物的入侵,如草地葫芦、小龙虾、巴西龟等,都给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尤其最近发生的非洲猪瘟、草地贪吃蛾 (秋粘虫)严重危害了我国的农业,结合非洲猪瘟病毒不怕脏、怕强酸、怕强碱的特点,应选择生态环境好并且具有天然屏障的地区进 行净化工作,我国西北地区夏季的降雨量较大,大部分地区历经雨 水冲刷后地表环境更干净。以陕西省为例,地处我国内陆腹地,区域辐射面积广,历史悠久,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优良,地貌总的特点是南北高,中间低,西北高,东南低,以北山、秦岭为界,形成陕北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和陕南秦巴山地三个各具特点的自然区,这种特殊的环境条件,良好的天然屏障及其酸性土壤、酸雨的分布特 点,可作为消除非洲猪瘟的外部因素加以考虑。
 
  2.2 抑制疫情负面影响
 
  1)维护产业秩序树立养殖信心,从“稳”、“活”、“人”三个方面入手。
 
  ①积极稳妥通过政策扶持手段开展工作,如 2019 年 3 月农 业农村部出台的《农业农村部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给的 意见》公告。
 
  ②努力盘活非洲猪瘟疫情造成的各地区空栏现象,对养殖户进行心理疏导、政策讲解,积极推进无非洲猪瘟疫区试点建设,恢复养殖户的生产信心,促进区域间产销平衡。
 
  ③强化为养殖户服务的宗旨,推进升级改造的同时,充分尊重养殖户意愿,切实保障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维护生猪产业秩序 的正常发展。
 
  2)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加快生猪产业的结构调整步伐、减少中小规模养猪场是降低养殖风险、发展生产力的手段之一。同时通过动物育种来提高生产效率,也有利于环境的改善,为提升生 猪存栏量打好基础,恢复非洲猪瘟疫情造成的下降趋势。兼顾发挥 智能技术和智能手段的应用,提高生猪养殖的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是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的途径,是未来畜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2.3 优化防控措施
 
  1)保护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在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保持单位不能撤、队伍不能散、人员不能乱,更有利于疫情报告的及时性,疫情处置的控制力。
 
  2)完善动物隔离场建设是防止外埠传播疾病风险的有效保障, 目前我国的动物隔离场所建设整体水平偏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很多地区没有充分认识到动物隔离场的重要性,这就需要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积极协调,争取把动物隔离场建起来,管理好,做到疫病不外流、疫情不蔓延,充分保障本地区的动物卫生安全。
 
  3)强化生物安全意识,特别是养殖场地水源的安全,水井加护栏和井盖是中国古人保护水源方法,也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举措。在瘟疫发生后,还会在井水中投药,用以预防治疗。面对非洲猪瘟疫情,养殖户应做好污水无害化处理,可在安全水体中投入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增加机体抗病能力,降低疫病感染风险,同时农业农村执法部门严厉打击病死猪弃于江河湖水中的行为。
 
  2.4 鼓励疫情研究
 
  1)收集社会研究信息,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创建微信公众号,供关注非洲猪瘟疫情人士留言,变堵为疏,由专人整理留言并回复信息,对收集内容进行整理评价逐级上报,最后由专家组评议,把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装订成册下发给相关人员学习。这样既保证信息来自基层,又节省调研时间,消除恐慌,为消灭非洲猪瘟工 作顺利开展提高效率。
 
  2)建立动物传染病医院,彻底改变“重人病轻兽疾”的思想观念,建立动物传染病医院不仅是动物福利的一种表现,更是避免疫情扩散的有力措施,目前我国的政策非洲猪瘟不许可治疗,一旦许可治疗,可以充分发挥我国千年中兽药“治未病”的理论精髓,考虑 中兽药具有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无兽药残留、降低养殖风险、不会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等优点,通过“增免排毒”提高机体特异性 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特性进行试验治疗。
 
  结论
 
  根据我国非洲猪瘟发生情况,进行可扑灭性筛选,在实施步骤上,采取先易后难、先局部后全局的原则。综合我国的物候特点、非洲猪瘟防控五大区的划分,可选择秋季在其养殖密度低、地势高燥、自然屏障好等优势的西北区如陕西省,进行非洲猪瘟无疫区试点试验建设。在消除非洲猪瘟推进过程中开展恢复生态系统、清洁水源、抵制随意抛弃病死猪等一系列活动,充分考虑维护生猪产业秩序、增强养猪户信心、提高育种水平、保护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完善动物隔离场建设、鼓励疫情研究的策略。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以及我们祖先的智慧,进一步挖掘我国古代面对疫情的方法,把物候学、考古学作为现代动物疫病学的共享学科进行补充,也是今后的研究方向之一。这些工作的开展对于加快我国消灭非洲猪瘟疫情,保护人类健康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