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洲猪瘟自2018年8月3日在辽宁确诊,在此后长达近一年的时间里,直接造成中国养猪大县变成“无猪县”,作为外来侵入型猪病,它与猪瘟有着云泥之别,为了更好帮助养猪户弄清楚猪瘟与非洲猪瘟之间的区别,我们将从猪瘟和非洲猪瘟的症状表现讲起!
猪瘟的症状表现
猪瘟一般分为温和型、慢性型、急性型和最急性型四种类型,每种类型的症状表现都不一样。
温和型猪瘟症状:猪腹部、尾巴、耳朵等处会出现坏死、淤血的现象,但没有出血点,体温在40~41度,一般多发于仔猪。
慢性型猪瘟症状:病猪食欲不振、精神萎缩,走路时走不稳,体温时高时低,全身出现很多紫斑;若是幼龄猪,会出现便秘、腹泻的情况,待几周后,体温会再次升高,直至死亡;若不死亡,会出现慢性出血、盲肠或结肠坏死等僵猪现象,多发于仔猪。
急性型猪瘟症状:病猪表情呆滞,不喜欢饮水、进食,怕冷,行动时几乎无力,喜欢趴着,待温度上升到40~42度时,会停止进食,并便秘腹泻;同时身体四肢、耳朵、腹下等部位会出血,若是母猪的话,很容易流产,且70%概率会病亡;若是哺乳期幼猪,会出现抽搐、转圈等现象。
非洲猪瘟的症状表现
非洲猪瘟临床表现差异大,不易识别,非洲猪瘟分为慢性型、亚急性型、急性型和超急性型四种方式。非洲猪瘟症状通常表现为高热、呕吐、腹泻或便秘,有的便血,虚弱、难以站立,体表耳、鼻、腹部、臀部等部位皮肤呈红色或紫色,有的咳嗽、呼吸困难,母猪流产、产死胎或弱胎。
慢性型非洲猪瘟症状:呼吸困难,消瘦或出现体弱、发育迟缓;关节出现肿胀,局部皮肤溃疡、坏死;通常可以存活数月,但是很难康复。
亚急性型非洲猪瘟症状:症状较轻,病死率较低,持续时间较长;体温波动无规律, 常大于40.5℃;呼吸窘迫, 湿咳;关节疼痛、肿胀;病程持续数周至数月,偶有病例康复或转为慢性型。
急性型非洲猪瘟症状:体温升高至42℃,沉郁厌食,耳、四肢、腹部皮肤有出血点、发绀;眼、鼻有黏液脓性分泌物,呕吐,便秘,粪便表面有血液和黏液覆盖,或腹泻,粪便带血;步态僵直,呼吸困难,病程延长则出现神经症状;妊娠母猪在妊娠的任何阶段均可出现流产。
超急性型非洲猪瘟症状:猪无症状突然性死亡。
猪瘟与非洲猪瘟的区别
区别一:传播方式不同。猪瘟只有接触到并在一定条件下才会感染,一般在我国小型养殖场才会发生,最主要是在自然条件下,只会传染给猪;非洲猪瘟除了在接触后会传染,还会通过害虫、昆虫等进行传播,最常见的就是软蜱传播,不仅感染力强,还会将病毒传染给其他猪或其他家禽,使家禽成为带毒传播媒介,共同点是都只作用于猪。
区别二:发病症状不同。猪瘟病发时,症状不一,有的食欲不振、精神萎靡、体温升高,有的无法行走、呼吸加快,粪便干结恶臭等现象;非洲猪瘟病发时会出现温度骤升情况,可高达42度左右,直至死亡前一周,体温才会逐渐下降,还会出现停食、呼吸急促、行走不稳、孕猪早产等现象,死亡率接近100%。
区别三:防治方法不同。猪瘟可用防治药剂和饲料搅拌均匀后饲喂防治,一般两周左右猪瘟就会得到有效防治,亦可用注射液进行防治;非洲猪瘟目前还未有药物和疫苗防治,只能对病猪进行扑杀深埋,同时发生猪瘟后,要及时去有关部门上报,进行无害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