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已过,寒意渐浓,又是一年将尽之时。
今年猪价在8月初攀升至年内高峰后,近三个月来呈现出持续下滑的态势。然而,随着2024年渐入尾声,南方即将迎来传统的腌腊季节,加之降温后消费需求的增加,预计将带动猪价出现一波小幅上涨。在此背景下,广大养猪朋友在密切关注市场行情的同时,也需警惕疫病带来的挑战。
冬季是猪只疫病的高发期,对仔猪而言尤为严峻。即便是简单的腹泻,也可能危及它们的生命。而冬季恰恰又是仔猪腹泻的高发时段,令众多养猪人倍感头疼。
1 仔猪腹泻病类型及病症辨别
近年来,仔猪腹泻在养猪业中已成为普遍现象,是影响仔猪成活率的最主要因素。仔猪腹泻的成因复杂多样,主要由病毒和细菌引发,同时又分为传染性腹泻和非传染性腹泻。
一、传染性腹泻
01 细菌性腹泻
主要由大肠杆菌、沙门氏菌、C型魏氏梭菌等常见病原菌感染导致。大肠杆菌性腹泻会导致仔猪患黄痢和白痢,黄痢常发于1-3日龄仔猪,粪便呈乳黄色水样,患病仔猪食欲减退、身体虚弱;白痢则多在10-30日龄仔猪中出现,粪便为灰白色且有腥臭味,后期可能出现失禁;
而由沙门氏菌感染的仔猪,除腹泻外,仔猪体温升高、皮肤发紫、患肠炎、粪便有有异味,生长发育缓慢;异C型魏氏梭菌感染可以引发仔猪红痢,多发于3日龄以内的仔猪,病猪排血色稀便。
02 病毒性腹泻
由轮状病毒、肠炎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等感染引发。轮状病毒导致急性肠道传染病,低日龄仔猪高发,黄色或灰黄色水样便,伴厌食、呕吐;肠炎病毒感染猪只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脱水、精神不振、呕吐等;流行性腹泻病毒则与轮状病毒症状相似。
03 寄虫性腹泻
常见的可以引发仔猪腹泻的寄生虫主要为球虫、蛔虫、线虫、鞭虫等。寄生虫感染可造成仔猪腹泻、腹痛、消瘦、便血等症状,特别是线虫病和球虫病,多发于7-21日龄仔猪,导致水样腹泻和发育受阻。
二、非传染性腹泻
非传染性腹泻产生原因较为多样,主要涉及仔猪自身因素,如胃液等消化液分泌量较低、乳糖摄入量下降等阻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导致仔猪营养不良,进而引发腹泻;日粮因素,如低质量日粮、妊娠期内母猪日粮缺乏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素;饲养管理因素,如温度过低导致应激反应。
养猪人可参照上述病症,切实做好母猪群体的免疫预防工作,或及时进行药物干预治疗。
2 仔猪腹泻病的防和治
为防止腹泻夺去仔猪的“小命”,“防”和“治”两手都要抓。
一、预防是第一步
改善仔猪生长环境
在养殖过程中,应定期对猪舍进行彻底清洁与消毒,确保猪舍通风顺畅、光照充足,避免环境湿冷,同时做好保暖措施。
强化妊娠期母猪饲养管理
确保母猪在妊娠期间获得充足且均衡的营养,饲料应全面、营养丰富,同时保证饮水的清洁卫生。
定期实施驱虫措施
母猪应在分娩前一个月及产后三个月各进行一次驱虫;仔猪在1至2.5月龄期间,可进行1次驱虫。此外,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应堆积发酵,以有效杀灭其中的寄生虫及虫卵。
免疫接种
应根据疫病流行情况,为母猪做好预防接种工作,提升其母源抗体水平,增强保护力。在周边疫情压力较大时,可考虑对全群进行免疫加强。
二、及时治疗
对于由致病性细菌性腹泻,可选用抗生素如喹诺酮类药物、庆大霉素或阿莫西林进行治疗;
针对病毒性腹泻,预防关键在于疫苗接种。应依据养殖场的具体情况,科学制定免疫计划。若发现病例,需立刻隔离病源并阻断传播路径,以避免疫情蔓延;
对于寄生虫性腹泻,应采用抗寄生虫药物进行驱虫治疗,并确保每年对猪群进行2至3次的定期驱虫。
因饲养环境突变而导致的应激性腹泻,需不断完善饲养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同时,可辅以抗应激药物进行保健,以增强仔猪的免疫力。
养猪百日,守猪亦不可大意。在岁末之际,望各位养猪人都能养好猪、卖好猪,让每只猪都能过一个平安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