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伪狂犬病是猪场生产管理中最重要的疾病之一,该病由猪伪狂犬病毒感染引发,感染猪只终身携带病毒是其主要的特点之一。其次,病毒可以引起所有阶段的猪只发病:怀孕母猪可以出现流产、产死胎、产木乃伊胎等问题;公猪感染后其精液质量会受到影响,并且病毒可以通过精液感染母猪。其他阶段猪群感染后以神经症状和呼吸道症状为主,具体而言,日龄越小,发生神经症状的可能性越大;反之,出现呼吸道问题则更为常见。出生到保育阶段的猪只多表现为神经症状,发病后致死率接近100%,育肥猪很少出现神经症状,而表现严重的呼吸道问题(猪呼吸道综合征PRDC主要病原之一),发病猪只生长迟缓,推迟出栏7 d以上,严重时也可引起死亡。
本文将2022年海博莱(中国)实验室对来自全国规模化猪场的猪伪狂犬病毒gE血清抗体的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以期能为了解猪伪狂犬病的最新流行情况提供更多有用信息。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送检血清
2022年,海博莱(中国)实验室收集了来自全国16个省/地区的124个规模化猪场(单场母猪存栏都超过500头)共8 483份血清样本。
1.1.2 检测试剂
猪伪狂犬病毒gE血清抗体诊断试剂盒(西班牙海博莱公司提供,可以区分野毒感染与疫苗免疫),其他试剂、耗材采购自国内正规销售渠道。
1.1.3 仪器设备
酶标检测仪。
1.2 试验方法
海博莱(中国)实验室(北京、广州)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要求进行。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猪伪狂犬病毒gE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2.1.1 全国各区域猪场猪伪狂犬病毒gE抗体检测结果
全国各区域猪场猪伪狂犬病毒gE抗体检测结果见表1。
2022年, 共送检124个猪场,其中阳性猪场56个,猪场阳性率为45.16%。与2021年检测结果比较差异不大,但从连续数年的结果看,国内猪伪狂犬病毒阳性场的比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见图1)。检测的8 483份样本中,阳性样本为1 744份,样本阳性率为20.56%,个体阳性率明显低于场阳性率。一方面,说明大部分感染场的猪群只是部分猪只被感染,另外一方面,说明很多感染场可以将感染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图1 2017-2021年猪伪狂犬病毒gE血清抗体阳性情况
2.1.2 全国各区域种猪猪伪狂犬病毒gE血清抗体检测情况
全国各区域种猪猪伪狂犬病毒gE血清抗体检测情况见表2。
如表2所示,华东区种猪猪伪狂犬病毒阳性率最高,达到35.42%,其他区域种猪阳性率都低于30%。同时需要注意,阳性猪场种猪阳性率普遍较高,平均值为43.32%,远高于样本阳性率20.56%。说明已感染猪场疾病感染压力非常大,除了依靠良好的生物安全和疫苗进行控制以外,还要考虑其他管理措施,比如加大阳性猪只淘汰率、补充阴性后备猪等。
2.1.3 全国各阶段猪只猪伪狂犬病毒gE血清抗体情况
全国各阶段猪只猪伪狂犬病毒gE血清抗体情况见图2。
图2 不同群体猪伪狂犬病毒gE血清抗体情况
从图2可以看到,母猪胎次与猪伪狂犬野毒感染比例呈正相关,特别是6胎以上的高胎龄母猪感染比例非常高。猪伪狂犬野毒感染随胎龄逐步增加,除了与病毒感染后猪只会终身带毒有关以外,可能仍存在以下原因:1)野毒感染公猪通过精液感染母猪,因此随着胎龄(配种次数)增加,阳性率升高;2)分娩等应激因素会使病毒从潜伏感染状态激活,病毒大量扩散使感染风险升高。
不同周龄肥猪猪伪狂犬病毒gE血清抗体情况见图3。
图3 不同群体猪伪狂犬病毒gE血清抗体情况
从图3可以看出,肥猪9~11周龄时猪伪狂犬病毒阳性率较高,随后下降,到15周龄以后逐渐升高。通常猪伪狂犬病毒母源抗体可以维持8周以上,从抗体走势可知9~14周龄阳性推测为母源抗体,因此随着日龄的增加,阳性率逐步下降。但从15周龄往后,猪伪狂犬病毒gE抗体阳性率不降反升,表示该阶段发生了野毒感染,所以随着日龄的增加阳性率逐步升高。综合分析,多数猪场是在15周龄左右出现野毒感染。如果野毒感染前完成疫苗免疫,一方面可以减少感染发生,另一方面,即使出现感染,猪只的临床症状包括排毒情况都会相对减弱,因此,当不清楚母源抗体具体情况时可以推荐15周龄前完成两次疫苗免疫,这样会有利于该病的防控,减少发病风险和因此引起的疾病损失。
2.1.4 猪场伪狂犬疫苗免疫与野毒感染情况分析
猪场伪狂犬疫苗免疫与野毒感染情况分析见表3和表4。
依据送检猪场免疫程序的不同对数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此次送检的124个猪场,使用伪狂犬Bartha K61毒株疫苗的有115个,占比为92.74%。在所有阴性场中使用Bartha K61毒株疫苗的场有66个,占比97.06%(66/68)。其中,使用喜可净®的阴性场为34个,占所有阴性场的51.52%。
国内大多数猪场种猪伪狂犬疫苗的免疫程序为普免,但是免疫次数会有所不同。在本次检测中,56个猪场种猪普免4次/年,占比为45.16%。而猪伪狂犬病毒gE抗体阴性场中,普免4次/年的猪场较多,为31个,占所有阴性猪场的65.96%。说明阴性场也更加重视猪伪狂犬疫苗的免疫。
所有接种猪伪狂犬疫苗的猪场中,有77个猪场进行了仔猪喷鼻免疫接种,占调查猪场的62.10%。仔猪喷鼻免疫接种猪伪狂犬疫苗可以有效地减少野毒在三叉神经节的定植,从调查结果来看,多数猪场包括阴性场仍然选择了喷鼻免疫接种进行免疫防控。
本次调查中有21个猪场采取猪伪狂犬“活疫苗+灭活疫苗”组合免疫的方式。从调查来看,选择“活+灭”的猪场绝大多数为野毒阳性场,而且这些猪场种猪阳性率多数在30%以上,但是临床上并未发生疑似猪伪狂犬病毒引起的母猪繁殖障碍或仔猪神经症状等,说明“活+灭”组合免疫方式可以有效阻止已感染猪场猪伪狂犬病的发生。一些报道也指出,“活+灭”免疫方式可以产生更高的中和抗体水平,阳性场甚至可以通过这种免疫方式缩短猪伪狂犬病的净化时间。综合所知,对于生物安全条件不足、感染压力大、或者野毒感染率高的猪场可以通过“活+灭”的免疫方式进行猪伪狂犬病的防控。
2.1.5 小结
通过对本实验室猪伪狂犬病毒gE血清抗体检测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发现,在我国猪伪狂犬野毒感染猪场在逐年减少,可以预见通过现有的手段,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越来越多的阴性场产生,甚至实现某些区域的疾病净化。但是,也需要注意,阳性猪场种猪阳性率仍然较高,防控难度大,从本文以及之前的报道可以看到,通过增加免疫次数,和/或结合灭活疫苗免疫方式可以进一步提升疫苗的免疫效果。最后,需要强调,引进阴性后备猪在猪伪狂犬病的防控中至关重要,猪场应该做好后备猪引种前的检测与免疫,同时,后备猪入群前进行再次检测还可以减少引入潜伏感染猪只的风险。公猪猪伪狂犬野毒阴性一方面可以改善繁殖性能,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通过精液传播疾病的风险,因此,所有猪场都应该注意只使用猪伪狂犬病毒阴性公猪或精液进行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