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吉动物营养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技术 > 猪病防治 > 内容

猪圆环病毒病临床症状及防控方法

飞猪说 2019-03-11

阅读()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Ⅱ型引起的一种多系统功能障碍性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新生仔猪先天性震颤、母猪繁殖障碍等。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Ⅱ型引起的一种多系统功能障碍性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新生仔猪先天性震颤、母猪繁殖障碍等,并出现严重的免疫抑制,从而导致继发或并发其他传染病,是养猪业很重要的猪传染病之一。
 
  该病于1991年在加拿大首现,随后在许多国家爆发。我国2002年证实猪群中存在该病。
 
猪好多
 
  流行病学
 
  病原:猪圆环病毒分为2个基因型,即猪圆环病毒Ⅰ型和猪圆环病毒Ⅱ型。猪圆环病毒Ⅰ型对猪无致病性,但能产生血清抗体,在猪群中较普遍存在。猪圆环病毒Ⅱ型对猪有致病性,可引起猪发病。该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对氯仿不敏感,在pH3的酸性环境中很长时间不被灭活,70℃时可存活15min。
 
  易感动物:猪圆环病毒的天然宿主是猪,各种年龄、不同性别的猪均可感染,但不一定都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哺乳仔猪和育成猪易感且临床症状明显。
 
  传染源:病猪和带毒猪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存在于病猪的呼吸道、肺脏、脾和淋巴结中,从鼻液和粪便中排出。
 
  传播途径:该病毒可经口腔、呼吸道进行水平传播,也可经胎盘垂直传播。
 
  流行特点:该病发生无季节性。圆环病毒可破坏猪的免疫系统,使猪免疫力下降,产生免疫抑制,因此感染圆环病毒的猪易继发或并发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链球菌病、猪附红细胞体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等。本病的发生及危害程度与猪群的饲养管理及环境卫生等密切相关,各种环境因素如拥挤、空气污浊、气候变化、饲料更换等应激因素会削弱机体的抗病能力,继发其他传染病而加重病情,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临床症状
 
  猪圆环病毒病主要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和仔猪先天性震颤。
 
  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病猪表现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发热,被毛粗乱,进行性消瘦、生长迟缓、呼吸困难、咳嗽、喘气,贫血、皮肤苍白,体表淋巴结肿大。有的表现皮肤与可视黏膜发黄、腹泻、嗜睡。临床上约有20%病猪呈现贫血与黄疸症状。
 
  仔猪先天性震颤:又名抖抖病,其临床症状的变化性很大,震颤程度不等,同窝仔猪的发病数量也不定,通常表现为双侧性震颤,当仔猪休息或睡眠时可得到缓和,但受到寒冷或噪声等外界刺激时,震颤可重新激发或加重。1周龄内出现严重震颤的仔猪往往因不能得到哺乳而死亡,1周龄以上的仔猪常常能耐过,也有震颤症状延至到生长期或育肥期。
 
 猪好多
 
  病理变化
 
  仔猪先天性震颤尚未见剖检病变,组织学变化主要是脊索神经的髓鞘形成不全。
 
  发生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时,剖检可见间质性肺炎和黏液性支气管炎变化。肺脏肿胀,间质增宽,质地坚硬似橡皮样,上面散发有大小不等的褐色实变区(间质性肺炎)。肝变硬、发暗。肾脏水肿、呈灰白色,皮质部有白色病灶。脾脏轻度肿胀。胃黏膜水肿,有大片溃疡形成。盲肠和结肠黏膜出血。全身淋巴结肿大4-5倍,切面呈灰黄色。特别是腹股沟、肺门和肠系膜与颌下淋巴结病变明显。如有继发感染则可见胸膜炎、腹膜炎,心包积水、心肌出血、心脏变形,质地柔软。
 
  诊断
 
  根据该病的流行特点,结合其临床症状、剖解变化和病理变化能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有免疫荧光技术、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
 
  检测抗体的方法主要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综合防控
 
  养猪人要选择市场口碑好的知名企业猪圆环病毒疫苗预防猪圆环病毒感染,价格不是重点,性价比才是核心。
 
  购入种猪要严格检疫,隔离观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购入种猪进行检疫,隔离饲养1个月,健康者方可进入猪场生产区。
 
  猪场要严格实行“全进全出”制度,落实生物安全措施。猪舍要清洁卫生保温,通风良好,降低氨气及有害气体的浓度;饲养密度要适中,不同日龄的猪应分群饲养,不要混养,减少和降低猪群之间互相接触感染的机会;应激是万病之源,努力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创造一个良好的饲养环境十分重要。避免饲喂发霉变质或含有真菌毒素的饲料。
 
 猪好多
 
  提高猪群的营养水平面。提高猪群营养水平,增强猪只体质,可降低发病及继发感染。
 
  定期消毒,杀死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将消毒工作贯穿于养猪生产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降低猪场内污染的病原微生物,减少和杜绝猪群感染的机率,猪圆环病毒对一般的消毒剂抵抗力强,应选用广谱的消毒剂。生产中应用0.5%聚维酮碘(金维康)、3%氢氧化钠溶液及0.3%过氧乙酸溶液消毒效果较好。
 
  建立完善的药物预防方案。适当使用药物控制细菌的继发感染。蓝耳病与猪Ⅱ型圆环病毒病感染的危害更多是体现在感染猪群的继发感染,因此建议在妊娠母猪产前和产后阶段、哺乳仔猪断奶前和断奶后、转群阶段按预防量适当在饲料中添加一些抗菌药物(如泰妙菌素、土霉素、强力菌素、金霉素、阿莫西林等),以防治细菌(如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沙、巴氏杆菌、门氏菌放线杆菌、附红体等)性继发感染。适当选用抗病毒中药和提高主动免疫力的功能性产品。
 
  治疗措施
 
  方案一:麦迪科(黄连解毒散)100g+扶正解毒散100g+雅博(六味地黄散)100g+聚能星100g/拌料100kg。断奶猪连用10日,母猪连用15日。个别严重者针剂治疗经典组合:芪肽疫灭(黄芪多糖)+好客林(林可霉素),同时肌注VB12、VC及肌肝和静注葡萄糖注射液等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方案二:黄芪150g、黄芩100g、板蓝根20g、党参50g、茵陈20g、金银花50g、连翘50g、甘草25g,每次煎水1000ml,煎熬1小时共煎3次,每千克体重口服1ml,每天1次连用7天。
 
  总之,猪圆环病毒病防治的关键在于预防,重中之重是用对疫苗。猪场可选择适合自身的防控措施,从而降低该病对猪场的危害。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