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丹毒近年旧病复发,当夏季暴雨、洪涝、泥石流等灾害时,大量畜禽因灾死亡,尸体腐烂,病原容易感染扩散,加上天气酷热,高温高湿,更易滋生各种病原;当畜禽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疫病侵袭,造成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以及猪丹毒、血吸虫病、炭疽、猪链球菌病、钩端螺旋体等多种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和流行。
2017年一季度猪丹毒再杀“回马枪”,华中、华东、东北位居前三甲,规模猪场表现依然突出,洪涝暴雨更需多加防范!
猪丹毒疫情快讯
数据来源: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在第五届中国兽用疫苗行业峰会的报告
数据显示:2014年开始猪丹毒在第一季度开始出现,其群发病率为5.95%,2015年群发病率上升至6.09%;引起猪场对猪丹毒的高度重视。和14-15年相比,16年猪丹毒流行有所缓和,一季度流行率下降到2.08%。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猪丹毒群流行率为2.99%,反弹趋势明显。
从各个区域来看,猪丹毒在各个区域流行率有所不同,整体流行率在1.75%-5.12%之间,华中、华东、东北分别排在前三位。猪丹毒的流行与温湿度和猪场环境密切相关。
不同养殖规模的猪丹毒流行率也有所不同,并非规模越大,猪丹毒防控就越好。相比而言,501头 - 1000头存栏母猪的流行率最高,流行率达4.62%,其次是101头 - 200头母猪的猪场。
2017年第二季度走势
数据尚未公布,奉上2015年全年数据供参考。
大家知道,猪丹毒一年四季均流行,但具有较为明显的季节性,高温高湿季节,洪涝暴雨季节则更多。
当前正值夏季,全国多地酷热,加上洪涝、暴雨、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加重猪丹毒的感染压力,二季度呈上升趋势毋庸置疑。
猪丹毒分类与症状
猪丹毒根据发病轻重缓急分为三种类型,即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不同类型表现有所不同,人们最为熟悉的俗称“打火印”的疹块猪丹毒,对引起败血症、心内膜炎、关节炎的猪丹毒常常易和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相混淆。
猪丹毒的诊断
目前,猪丹毒共发现25个血清型及1a、1b、2a、2b亚型。
疹块样猪丹毒一眼能够辨别诊断,然而,若猪丹毒引起败血症、心内膜炎、关节炎这些临床症状,通过肉眼临床诊断却难以确诊。
实验室诊断的优势自然体现出来了。
实验室诊断方法与结果
对组织样品(脾脏、肺脏、心脏、扁桃体、肝脏、肾脏)而言,PCR和增殖培养敏感性更高;对唾液样品而言,RT-PCR敏感度最高;血清样品检出率相对较低。
猪丹毒的治疗
细菌性病的治疗,令猪场头疼的是耐药性问题,敏感药物筛选显得尤为重要。哪些药物最为敏感呢?
参考阅读:郭龙 猪丹毒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药敏试验显示:猪丹毒杆菌对头孢拉定、头孢曲松、阿莫西林、克林霉素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特别是对头孢拉定、头孢曲松最为敏感。
猪场发生猪丹毒常用大剂量青霉素或阿莫西林进行治疗。
猪丹毒的预防
俗话说:养重于防、防重于治。
某种程度讲,猪场中发生猪丹毒也是对猪场的一种考验。若猪场猪瘟、蓝耳、伪狂犬、圆环等主要疫病防疫到位的话,单纯猪丹毒感染通过抗生素1-2周就能控制平复;猪场治疗效果不明显的,常常是混合感染。
预防可以选择猪丹毒灭活疫苗、丹肺二联苗或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活疫苗。
小编的个人观点
针对疫苗防控,小编更倾向于使用猪丹毒灭活疫苗。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看以下原因:
首先从安全性的考虑,活疫苗的应激较大,有可能引起母猪的流产,接种早期的仔猪可激发临床症状;其次从效果上,活疫苗受抗生素的影响比较大,效果大打折扣,尤其是发病期间到底是接种疫苗还是加药治疗出现两难选择的境地;最后从便捷上考虑,猪丹毒灭活苗使用方便,免疫程序灵活,不受抗生素干扰,可以用于紧急接种。
母猪群可以普免,一般在每年的3月、6月实施2次免疫。
生长猪在断奶后、或以往发病日龄前30天,2次免疫,间隔3-4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