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没有接触过养猪的人以为养猪很简单,其实养猪的门槛并不低,除了需要大量的真金白银投入外,还需要科学选址、设计、布局,就连气候条件都要认真的考虑。在规划建设一个新的大型猪场的早期,需要提前认真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新猪场规划建设的条件
新建一个500头能繁母猪的大型猪场,需认真考虑是否具备以下条件:1)有较为稳定的销售渠道——周销售生猪200~250头,月销售生猪850~1 000头。2)有足够面积的场地——较平整或略带缓坡的丘陵地约4 hm2(60亩),多数猪场的生产区面积按每头能繁母猪50~60 m2规划,建筑面积按每头能繁母猪18~22 m2规划。3)有充足的资金——投资约1 000万元,即一头能繁母猪的固定投入大约在2万元左右,一个500头能繁母猪猪场的投入保守估计在750万元以上。4)有充足的水源和装机容量——日用水量160~240 t,装机容量80~100 kw。有便利的饲料来源——月消耗饲料约400 t,一头能繁母猪一年约消耗1 t饲料。有充足的人员——拥有技术员、饲养员、生产管理人员及生产辅助人员等。
2、猪场生物安全建设的条件
非洲猪瘟在我国的“横空问世”,极大地提升了猪场对生物安全的认知水平。猪场生物安全是一种系统化的管理实践。生物安全是畜禽自身提高抵抗力与传染因子对抗的能力。生物安全体系涉及到“种、料、圈、防、管”五大要素,新猪场在规划之初应充分重视各个环节。
2.1 控制外来病原的侵入
2.1.1 猪场场址选择
新建一个猪场,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猪场地址的选择。养猪场地选择得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养猪场生产水平、经济效益及今后的发展。在选址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地势不宜过低,这样的猪场雨后能畅通排水,不少雨后被淹的猪场就是在选址时没有认真考虑地势因素。如图1。2)注意猪场的通风,切勿把猪场建在山窝窝里,以免污浊空气常年不散,影响猪场的小气候。3)场址尽可能远离集贸市场,周围3 km内无化工、矿厂等污染源,尽量避免建在交通要道旁。4)场址应通过猪场建设环境影响评价。
图1 猪场场址的选择
2.1.2 场内规划布局
新建猪场的总体原则是在保障猪生产需要的前提下紧凑整齐,有效地利用土地。依据猪场饲养量、地形选择、全年主导风向等条件进行系统规划。依据全年主导风向四个区的建设顺序分别是:生活管理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隔离区。猪场周围设立围墙、防疫沟或生物安全隔离带。距离猪场300 m以外场所建立引种观察隔离舍。见图2。
图2 猪场布局规划图
2.1.2.1 生产区
设立淋浴间和更衣消毒室。生产区内猪舍间距离保持在5 m以上,并配备兽医室和冷藏设备。
2.1.2.2 隔离区
位于猪场的最下风向,与生产区保证足够的距离。设立病猪隔离舍、兽医室及病死猪尸体无害化处理场所。病猪隔离舍距健康猪舍不低于100 m,病死猪尸体无害化处理场所距健康猪舍200 m以上。
2.1.2.3 建设化粪池等环保设施
在距生产区100 m以上的猪场下风向外墙处建立储粪场,进行堆积发酵。建设废弃物储存设施。避免渗漏、溢流、恶臭等污染周围环境。
3、新猪场建设的常见误区
3.1 认为猪场规模越大赚钱越多
国内猪场普遍有做大情结,但结果还是大而不强的多。猪场规模与赚钱效应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猪场不要轻易扩大规模,大而不强是我国很多猪场的通病。中等规模的猪场亦不要再学大企业做产业链,否则很容易资金链断裂,在猪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想办法提高自身生存本领才是硬道理。
3.2 未实行“雨污分离”
猪场未实行“雨污分离”,大量雨水流入污水池,造成污水处理难。使用雨污分流能解决一半猪场得污水处理问题,尤其是雨水较多的南方地区猪场,因为雨污分流后,雨水可以直接排走,不用再经污水处理,这样能大大降低猪场污水处理量。见图3。
图3 雨污分流管道示意图
3.3 未掌握“全进全出”的精髓
“全进全出”是降低不同批次猪群平行感染的重要法宝,欧美养猪发达国家猪场不同批次间猪群平行感染率较低的重要原因就是“全进全出”做得非常到位,尤其是洗栏后的平均空栏时间都在7 d以上,而国内大多数猪场的平均空栏时间小于3 d。“全进全出”的精髓是六步消毒法,这是降低不同批次猪群疫病传播的重要步骤。国内的多数猪场只是在形式上做到了“全进全出”,而没有掌握“全进全出”的精髓。这就要求猪场在建设之初,就要认真考虑好猪群周转时的猪舍数量是否充足,从而避免由于猪舍周转不过来而被迫减少空栏时间情况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