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合适的生产模式
生产模式不一样,对建筑和环境的要求也不同。养猪生产一般分为两部分:种猪部分包括空怀配种阶段、怀孕阶段、分娩哺乳阶段;商品猪部分包括哺乳仔猪阶段、保育猪阶段和肥育猪阶段。
2、选择合适的场址
现代养猪无论采用哪种模式生产,都不应该在庭院饲养。场址应该选择在村边地势高燥,水源、电力和交通方便的地方,避免动物和人群相互影响,既危害猪只健康,又破坏邻里关系。
3、保证猪场防疫安全
无论大小猪场,都应该在场门口设立消毒池和消毒洗手盆,并且始终保持足够有效的消毒液。要把生产区(猪舍区)和管理区(接待、住室、伙房、销售)分开,在进入生产区的门口设置第二道消毒池,严禁外来人员进人生产区,每个猪舍门口也应该有供饲养人员蘸脚的消毒盆。
4、注意环境保护
在场外或场区角落处设置粪便堆积发酵池和污水处理池,避免污水直接流出,污染环境。
5、猪舍建筑要注意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
猪舍建议座北面南,两面都要设置较大的窗户,猪舍与猪舍之间的距离应为房檐高度的3倍,猪舍周围可以种植高大乔木,避免种植低矮的灌木丛。屋面若采用石棉瓦,应在石棉瓦下面垫一层泡沫板或稻草苫子。种猪舍必须准备喷雾降温管道,避免由于高温影响准胎率或引起母猪产前不食。采用半开放式饲养方式时,冬季应对上圈蒙盖塑料薄膜保暖,分娩猪舍和保育猪舍应采用火炉配合局部红外线灯保暖,以减少仔猪腹泻,提高其饲料利用率和生长速度。
6、不同阶段的猪舍要分开建设
规模较小时,后备猪、空怀猪、孕猪可以共用一个猪舍,分娩猪独立一个舍,保育猪一个舍,肥育猪一个舍。若不能全部分开,起码分娩猪和保育猪要单独饲养,并尽量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法,避免交叉感染。仅饲养几头母猪时,也应该在母猪分娩时调换一个经过清洗消毒的猪栏。
7、猪栏内的地坪不要太光滑
地坪可以采用水泥混凝*,也可以采用砖铺地坪,但是不能太光滑,避免摔伤猪只。地坪朝向猪栏门口或粪尿沟方向至少要有2%的坡度,以免集尿弄脏整个猪栏。
8、猪舍的布局要利于管理
把种猪放到安全的地方,以空怀、孕猪、分娩、保育、肥育顺序规划建设,育肥猪靠近门口,使猪群周转方便,并减少哄赶应激。在场内离猪舍尽量远的地方另建两个猪栏,以供对新购猪和猪群内疑似传染病猪进行隔离观察及救治,避免殃及整个猪群。
9、采用科学的供水和供料设施
供水系统可以采用鸭嘴式自动饮水器或饮水杯,保证猪只经常能喝到清洁水,否则会引起猪只喝尿的恶癖。没有自来水时,可在猪舍房顶放一个水缸作为自制水塔供水。饲料槽要有足够长度,避免采食不均,若采用自动给料槽不间断供料,料槽的上沿应向内卷1厘米左右的边,这样可以减少饲料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