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吉动物营养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技术 > 猪场管理 > 内容

哺乳仔猪黄白痢的综合防治措施,赶紧收藏!

禾丰养猪 2024-11-10

阅读()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多发性传染病。仔猪黄痢又名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以剧烈腹泻,排出黄色或黄白色水样粪便以及迅速脱水为特征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肠道传染病,1周龄以内的猪多发,1~3日龄最为常见。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多发性传染病。仔猪黄痢又名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以剧烈腹泻,排出黄色或黄白色水样粪便以及迅速脱水为特征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肠道传染病,1周龄以内的猪多发,1~3日龄最为常见。同窝仔猪发病率非常高,常在90%以上,死亡率也很高,有时甚至整窝死亡,耐过猪一般成为僵猪。

 

哺乳仔猪黄白痢的综合防治措施,赶紧收藏!

 

仔猪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临床表现为下痢,排乳白色、淡黄白色或灰白色腥臭粘液粪便为特征,10~30日龄仔猪多发,发病率高,死亡率较低,但会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发病率为30%以上,死亡率一般在50%左右。无论是现代化大型猪场,还是传统式家庭养殖,仔猪黄白痢都有发生,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是造成仔猪育成率低,影响养猪业效益的主要疾病之一。

 

1 发病原因

 

仔猪黄白痢是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发生于哺乳仔猪不同日龄的一种传染病。其发病原因是仔猪自身抵抗力差或者外界致病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母猪因素

 

大肠埃希氏菌为猪肠道的正常菌群且多数为益生菌。因环境条件、饲养管理、各种应激、肠道PH变化等诱使病菌感染力增强,这些致病菌随同粪便一起被排出体外,污染母猪的乳头,体表和产床等,哺乳仔猪通过吮吸母猪乳头、舔啃产床、饲料、母猪皮肤等途径食入病原菌,进而引起感染。

 

仔猪黄白痢的发生还与母猪胎次有关。母猪胎次越少,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反之越低,其原因与母猪胎次增加、自然感染形成免疫应答有关,仔猪通过吮吸母乳获得母源抗体,因而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另外母猪胎次越高,免疫机能降低,其所生仔猪也易发生仔猪黄白痢。

 

1.2 仔猪因素

 

一方面,初生仔猪的胃腺发育不完善,分泌胃酸的能力差,对细菌的抑制和杀灭能力弱;另一方面,一窝仔猪中的弱仔,出生重低,没有及时哺初乳或吸允初乳不足,导致免疫力低下,易于感染。食入的致病菌在肠道大量繁殖,造成消化道机能紊乱,从而引发黄白痢。

 

1.3 饲料因素

 

饲料单一、母乳质量差、仔猪保健不到位,致使机体蛋白不足,导致仔猪抵抗低下。另外,仔猪的缺铁性贫血、仔猪低血糖症、硒和VE缺乏等营养代谢性疾病也可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而继发黄白痢。

 

1.4 环境因素

 

仔猪的机体调节机能不完善,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如气候突变、阴雨潮湿、母乳质

 

量差、补饲饲料突变,饮水卫生差及转群等应激因素,均可诱发或加重仔猪黄白痢。

 

2 预防措施

 

仔猪黄白痢一直是困扰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顽疾之一,对于该病的预防国内外做了大量工作,主要的防治措施有如下几方面。

 

2.1 加强饲养管理

 

2.1.1 加强母猪饲养管理

 

母猪泌乳期,必须饲喂全价日粮,不要随意改变日粮和饲料配方,饲料品质要好,能量不宜过高,限定玉米等能量饲料的配比在60%以下,粗蛋白含量不低于18%,要饲喂适当的青饲料。母猪产前7d开始减料,产仔当天不喂饲料,使母猪能够均匀分泌出性状优良且量充足的乳汁,有利于仔猪的消化吸收。母猪产前5天将圈舍清扫干净;临产当天先把母猪乳房和胸部清洗干净,在用0.1%高锰酸钾或0.1%新洁尔灭消毒,并把每个乳头的乳汁挤掉几滴,再让仔猪吃奶;每2~3天猪舍和环境消毒1次,每周母猪乳房消毒1次。

 

2.1.2 加强仔猪的饲养管理

 

出生仔猪应尽早吃上初乳,使仔猪迅速获得初乳中抗体。仔猪出生二十分钟内剪牙,断尾,庆大霉素滴人口腔,出生后2~3d补铁。保证仔猪饮水充足、干净卫生;5日龄诱食,及早锻炼胃肠功能。出生仔猪应加强保温措施,出生前3d保温箱内温度应保持在32~35℃。

 

2.1.3 环境卫生

 

夏季加强通风降温等防暑工作,减少热应激;冬季应加强圈舍保暖,勤换玷辱,防止贼风侵袭等应激因素造成仔猪感冒而继发仔猪黄白痢。制定严格科学的消毒和卫生制度,保持圈舍清洁卫生,及时清除圈舍粪便,保持清洁、干燥、卫生。

 

2.2 疫苗防疫

 

通过疫苗接种,使仔猪获得对大肠杆菌的特异性抵抗力是预防仔猪黄白痢的有效措施。本病的免疫有两种方式,目前预防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最有效的措施是采用疫苗对怀孕母猪免疫接种。在母猪分娩后,通过乳汁(特别是初乳)将抗体传给仔猪,使仔猪获得保护,这对预防早期发生的腹泻(特别是仔猪黄痢)有很好的效果。另一种是直接免疫仔猪,使其产生主动抗体。主动抗体可延续至断奶后一段时间,使哺乳后期和断奶后仔猪得到保护。这两种免疫需有效地结合起来,因为从免疫到产生抗体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仔猪到10日龄后才具有较强的免疫应答能力。免疫预防大肠杆菌病的最大困难是,引起发病的大肠杆菌血清型相当多,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不同猪场的血清型均有很大差异,同一猪场就有许多不同血清型的菌株,而同一种菌苗不可能包括所有的致病性血清型。

 

2.3 血清预防

 

利用抗血清防治大肠杆菌腹泻由来已久,是防治本病的有效方法,老母猪血清或用大肠杆菌全菌免疫制备的血清含有针对各种菌体成分的抗体,可与粘附抗原结合,防止大肠杆菌粘附至肠粘膜上大量增殖,也可中和肠毒素和细菌裂解后释放的内毒素,中止其致病作用。血清作为异体蛋白质,还可非特异性地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在发病初期通常一次注射5~10ml就能使仔猪在4d内康复。

 

用本场常见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制成灭活菌苗后,每隔1~2周给母猪肌肉注射免疫一次,菌苗用量逐渐加大。最后一次免疫10d后无菌采血,分离血清,在血清中加入抑菌剂(双抗适量)后置冰箱备用。这种抗血清成本低,效果好,操作也不复杂,可以推广使用。

 

2.4 微生态制剂预防

 

由于抗菌药物在使用过程中,不仅杀灭了致病菌,而且也破坏了机体原有的正常菌群,导致机体微生态平衡的破坏,进而增加了机体对外源感染的敏感性。同时还促进了耐药菌株的产生和增加,这样促使人们研究和利用正常菌群来防治某些疾病。生态防治已有很长历史,在本世纪初的奇尼可夫就通过口服酸牛奶以调整人和动物的肠道菌落。现在最常用的有酵母菌、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双枝杆菌等,效果优于酸牛奶,在许多国家都有商品生产,国内近几年在畜禽腹泻防治上已有多种生态制剂面市,口服后在肠道暂时定殖,消耗氧气,促进厌氧菌的生长,有利于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与恢复,提高定殖抗力,有效地防治腹泻,尤其在仔猪初生时服用,能建立肠道正常菌群防止肠道其它疾病。

 

由于微生态制剂是一种活菌制剂,与某些抗生素不能同时使用,用它可使患病动物微生态平衡,达到防治疫病的目的。一些微生态制剂生物夺氧,使失调的菌群调整、恢复到正常状态。一些需氧的微生物特别是酵母和芽孢杆菌能消耗肠道内的氧气,造成厌氧环境,降低氧化还原电势,有利于厌氧微生物的生长,从而使失调的菌群调整恢复到正常状态。

 

微生态制剂可抑制病原菌微生物的生长。原因在于这些微生物可通过产生乳酸盐和乳酸,以及挥发性脂肪酸,从而降低肠道PH值为5.0-6.3,而病原微生物的最佳PH值范围为8-14,有益微生物最佳PH值范围为1-7,因此,降低肠道PH值,使其有害微生物数量大大减少。

 

微生态制剂可增加动物体的免疫功能,抵御感染。微生态制剂进入动物体内后能够促进正常菌群的生长繁殖,竞争性抑制、排斥有害菌群,调整和改善微生态平衡,特别是正常菌群能促进肠道相关的淋巴组织活动,有助于维持这些淋巴组织处于高度反应的“准备状态”,即粘膜基底层细胞增加,出现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巨噬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细胞吞噬功能增强,机体免疫特别是局部免疫提高,分泌型IgA的分泌增加,从而抵御感染。

 

微生态制剂与抗生素类相比,具有无毒、无害、无残留、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同时注意许多微生态制剂不能与抗生素类一起服用;但是酵母例外,它可以与抗生素一起联用,并具有协同效应。

 

2.5 药物防治

 

2.5.1抗生素药物防治

 

王红宁等通过对四川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药敏区系的调查,发现临床分离菌株耐药现象十分普遍,且以多重耐药为主,但对硫酸新霉素和硫酸庆大霉素等耐药较少,为此研制出了复方硫酸新霉素制剂,对防治猪细菌性腹泻有良好效果。随着抗菌药物的研究和利用,大肠杆菌的耐药性问题也日趋突出,于是人们又在不断开发出新的抗菌谱更广的药物,如头孢类、新喹诺酮类药物。在日本的一次调查表明,耐药菌株高达98.6%,我国郑进伦早在1981年的调查表明,耐药菌株达76%以上,有些菌株同时耐受多种药物。因此,为了提高药物治疗效果,不少猪场每隔一段时间(一年或半年)进行一次大肠杆菌药敏试验调查,掌握细菌药敏状态的变化,减少用药的盲目性,治疗时尽量联合用药,或2~3个月轮换用药,既可提高疗效,又能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一般来讲,口服用药效果比肌注好。

 

2.5.2中药防治

 

中药作为替代抗生素解决耐药性和药残的重要方案,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中药主要是通过激活网状内皮系统和补体,激活巨噬细胞和T、B淋巴细胞,诱生多种细胞因子等来发挥其免疫调节作用。同时中药具有促进水、钠从肠道向肠黏膜上皮细胞转运的作用,还有一些中药对小肠运动有抑制作用,这些都构成其抗腹泻作用的重要机理。曹国文研制了中草药抗猪大肠杆菌制剂用于治疗仔猪下痢,取得了明显成效,上述复方中药制剂中,苦参、瞿麦、泽泻、秦皮、龙胆草有明显的利尿作用,促湿邪从尿排出。白头翁、穿心莲、苦参、秦皮、瞿麦、大蒜、白芍、龙胆草、甘草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从根本上抑制病原菌;山药、龙胆草、苍术、大蒜、食醋健脾和胃,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秦皮、龙胆草、穿心莲、甘草有抗炎作用,能促进胃肠炎症消散;红糖能促进母猪分泌乳汁,增加乳中糖分,提高仔猪血糖水平,补充仔猪能量,纠正仔猪酸中毒,促进猪体康复。

 

3 小结

 

由于大肠埃氏菌的抗原决定簇较多,以及耐药性的出现,这就使仔猪黄白痢的防治措施必须综合且全面。在生产实践中应当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做到加强饲养管理与改善饲养环境相结合,药物治疗与微生态制剂调理相结合,仔猪用药与母猪用药相结合,使母猪泌乳充足,环境温度适宜为仔猪创造良好的营养和环境条件并尽量减少应激因素即时做好仔猪保健,增强其免疫力,才是防病之基础。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