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只的生产性能易受到营养、遗传和环境等的影响,对规模化养殖场来说,人们愈加重视环境控制问题,那么给猪只创造一个舒适、干净和安全的生活环境,这样才能够提高猪只的生产能力,但许多养猪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环境控制问题,影响着猪只的生产力和猪场的可持续发展!
1、当环境控制不佳
规模化养猪场内的饲养猪只数量多,猪活动范围相对小,受环境应激的影响相对大。猪场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等都会影响到猪的生产性能。比如在冬季,猪舍温度低,为了保温,猪舍的门窗紧闭,这时猪舍内会累积大量的有害气体。猪只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会引发呼吸道疾病以及应激综合征。
2、消毒操作不规范
消毒是猪场必不可少的一项环境控制工作,其能够建立一道安全屏障,减少和避免猪场内病原的传播和流行。但是猪场的消毒工作存在的问题在于,工作人员重视消毒形式而不重视消毒效果(不考虑消毒后的效果如何,是否能有效消灭细菌和病原菌)以及消毒操作不规范,比如消毒次数频繁;忽视手部消毒;加大用药剂量等。养猪人员要重视猪场消毒问题,还要注意毒药对人和猪只的副作用以及对猪场环境的污染。
3、需改善猪舍空气质量
采用机械通风的方式将室内空气排出,吸进室外的新鲜空气,实现空气交换和流通。并对猪舍的粪便和尿液分开处理,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改善猪舍的空气质量。不能单纯认为夏季温度高就加大通风量,冬季温度低就减少通风量,应该综合考虑猪场的空气质量、温度变化和猪只类型等因素,给予适量的通风。
4、做好猪舍的清洁、消毒和干燥工作
保育舍、产房和育肥舍必须执行全进全出制,当一批次的猪只全部转移后,进行彻底的冲洗和消毒后,间隔几天再安排下一批猪只。猪舍的清洗工作包括对圈舍、地面、料槽和用具等进行全面的清洗,保证清洁。猪舍的清洗工作结束后,打开门窗干燥后,再进行消毒工作,可以采取喷雾消毒法,关闭门窗12h后,再打开门窗,7d后才可以饲养猪。如果出现猪瘟等一系列必要的情况,猪舍的隔离舍和保育舍也应该采取熏蒸措施进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