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小暑节气的过去,我国的天气也就进入了农民常说的”三伏天“,三伏天也是全年最热的一段时间。三伏天确定的依据是夏至,头伏的第一天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庚日,今年是7月11日,中伏的第一天是夏至之后的第四个庚日,今年是7月21日,末伏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今年是8月10日,整个三伏天的时间是从7月11日到8月19日。
有农民说今年是“母伏”,天气会不会更热呢?
按照农村的传统,如果初伏的当日是农历日期的单数,那么就是“公伏”,而如果初伏的当日是农历的双数,那么就是“母伏”。今年的初伏是阳历的7月11日,农历的6月初二,是个双数,所以是“母伏”。
农民谚语说“雨淋母伏头,炕头起蘑菇”,还有“冲了母伏头,天天来一场”,还有的说是“下破母伏头,炕头起蘑菇”。总之如果是母伏,而且当天下雨的话,那么当年的雨水就会比较多。7月11日我国降雨地方非常多,如果你当地入伏当天降雨了,那就要注意防涝了。
至于温度会不会更热那就不太好说,因为夏季温度很高,降雨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降温的作用,但是降雨又会增加空气中的湿度。如果是在北方相对比较干燥的地方,降雨比较多,那么天气反而会更凉快一些。而如果在南方降雨增加空气湿度后,反而让人感觉更加的闷热。
农民和养殖户应做好哪些准备呢?
根据谚语的说法,今年夏季降雨会比较多,而根据信息显示,今年夏季的降雨也确实会比往年多一些,预计6-8月份的降水量为340—370毫米,比历年多15—45毫米。具体到每个省份,今年7月份的降雨量会比历年多5—25毫米,而8月份的降雨量能达到120—130毫米,会比历年多5—20毫米。面对可能迎来的降雨量增多,农民和养殖户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
农民在种植农作物的时候应适当选择抗涝的品种,并在修整地块的时候做好排水准备,一旦遇到较强的降雨应及时做好排水,防止农作物遇到洪涝。
如果发生洪涝灾害,要及时清理沟渠中的淤泥、干枝落叶等杂物,保证排水通畅,对于有积水的地块可通过水泵等机械加快排水。对于被风吹倒的果树等植株要尽快扶正,并安设支柱进行固定,根系裸露在外的还要进行培土,以促进根系的恢复性生长,如果叶子被淤泥盖住还应该喷水冲洗,保证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另外,还应该在天晴时对作物喷施杀菌剂和及时追肥,喷施杀菌剂可以防止病害的发生,及时追肥则可以促进新根生长,加快恢复。
养殖户则需要注意,夏季鸡、猪等家畜、家禽都很容易受到热应激的影响,母猪遭遇热应激会导致采食量下降,产后不食,断奶后不发情,仔猪腹泻,甚至会导致母猪死胎增多,母猪遭遇热应激会影响蛋鸡的采食量和产蛋量,肉鸡遭遇热应激会导致肉鸡生长缓慢延长出栏时间。今年降雨较多,很容易出现高温高湿的天气,发生热应激的可能更大,所以养殖户一定要做好防控热应激的准备。
1、加强硬件设施改进,有水帘风机的要及时进行检修,而没有水帘风机的应该加装水帘风机,至少加装风机。公猪舍、哺乳母猪舍甚至可以考虑加装空调进行降温,给猪群提供更适宜的温度条件。
2、做好药物防控热应激的准备,当下防控热应激的药物有多维、小苏打、电解质、维生素C、以及具有清热解暑功能的中药,比如薄荷、冰皮、柴胡等。养殖户可以在高温高湿天气给动物添加,也可在天气突然变化前给动物添加,降低天气对猪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