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的生产场长是最关键的,也是现在最缺的;在猪场,生产场长那个阶段的技术都得会;缺什么人都得他先去顶上。有人说;干过生产场长的人什么都能干。生产场长最主要的不是他的技术,也不是他的管理水平,而是他的人品。人品不好的生产场长,人家给点回扣,他可一以把怀孕母猪当淘汰猪卖出去。这样的场长能力越强,破坏性越强。所以要找一个人品好的生产场长,即使他的能力不行,管理水平不行、技术水平不行,通过时间,通过培训都可以慢慢提高。另外生产场长责任心要强,半夜打雷了,第一个起来的肯定是生产场长。每天吃晚饭,看天气预报的也一定是生产场长。
200头以下母猪的猪场生产场长,可能技术水平高于管理水平,因为老板可以自己管理,而600头母猪以上的猪场,老板自己干;累死他也干不过来。这时候,对生产场长就要求管理水平重于技术水平,主要是管理人。
作为生产长,即使你已经干了50年,也别指望坐在办公室中,一天溜一圈,猪就没问题,这是不可能的。
第一,生产场长要“腿勤"。一个600头母猪的猪场,假如一个猪舍按100米计算,需要20个母猪舍。生产场长每天至少需要不定期的每个猪舍走3~4趟,这样走下来,一天就是12~16公里,生产场长的腿不到猪舍,他就没法发现问题。猪场不是天天发生大问题,而是由一些小问题积攒起来发展成大问题。如果不去,就发现不了。生产场长如果每天没有转过猪舍,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场长。
第二,生产场长要“眼勤”,不光要看猪,也要看人,看设备。并且耍看仔细,要发现问题,管理就是发现并弥补漏洞。
第三,生产场长要“嘴勤”,发现个别问题,当时就解决。发现普遍问题,当时就开会。千万不能等问题积累了一大堆,再一个个地去解决,如果这样,饲养人员就蒙了,他不知道改哪几个错。发现一个。解决一个,这样持续两年,大家都知道该怎么干了,这个猪场的管理就好干了;最好的管理者,就是让技术人员﹑饲养人员形成一种安你的思路去做的习惯。
第四,生产场长要“手勤”,我刚毕业的时候,作为兽医,每天跟生产场长转。每天到产仔房,一般都是饲养员喂头份料的时候,猪一站起来,就要排便,生产场长一看见,就拿起扫帚扫,你想饲养员怎么想?场长都亲自扫了,谁也不敢对产床的卫生放松。我当生产场长的时候,才20多岁,下面的人都不服,我告诉饲养人员耍达到这个标准,饲养员就说他干不过来,达不到那标准,我就亲自干了一天饲养员的工作,然后在下班的时候把我干的指给他们看,我对他们讲,我是个学生,没有干过重体力活,我能干到这个程度,他们要是干不到,那就不能怨我。很多事情即使你看10年,如果没有亲自干过,你说话也没有底气。为了更好地管理别人,你就要干,你就会。
第五,生产场长要“脑勤”,养猪有什么诀窍吗?我说没有。养猪有什么高科技吗?有,但是不多,特别是在生产一线就更少了。要把猪养好,主要是四个字,一是辛苦,二是“思考”。为什么有的猪场,没有什么高学历的人员,但是干的很好?就是因为辛苦。养猪还要动垴,善琢磨。不怕猪活不了,就怕不琢磨。多琢磨,时间长了,养猪人自己就是专家。
猪场努力的方何只能是饲养管理。饲料,搞营养的人会弄;猪病,猪场不可能依靠一把解剖刀就把蓝耳病搞定了。猪场努力的方向就是饲养管理,尤其是管理。猪场的管理到位,人心齐,饲养员把你的猪当成他家的猪养,这样的猪场不能说不得病,但是得病的次数和机会都很小,并且每次疾病的损失也小。
第六,生产场长要“耳勤”,猪场大,生产场长不可能每个猪都掌握,你要同员工,同技术员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