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采购
1.1 实行统一批次采购,以充分发挥大宗购买的价格及质量保障优势。
1.2 大宗原料的购入应先采样进行营养成份、微生物及有害物质的检测,微量元素和有害物质的含量应符合国家卫生要求的规定。
1.3 每一批购入的成品料必须符合下列标准:
(1)外观:应具有该饲料所特有的外观(如颜色,形状,粒度等),并应与以前同种饲料的外观保持一致。
(2)污染:应无异物和污染的痕迹。
(3)状态:手感凉爽,流动自由。
(4)气味:具有该饲料典型的气味,无污染物(如汽油等)气味,无腐败,焦糊及其他不良气味。
(5)虫害:所有成品料均应无虫类(包括死虫)存在。
(6)标签:对于袋装成品饲料,要求有原料名称、规格、出厂日期、厂名、厂址、批准文号等。
同时,每批成品料和预混料必须符合生产厂家标签规定。
2、运输
饲料原料及饲料运回厂区,要进行相关检查,包括:
(1)是否有因挤压而造成粒状饲料颗粒破损;
(2)包装是否破损;
(3)是否有因协调不佳而使饲料屯置于不良环境中,导致营养成分流失变质或遭受污染。
(4)运输是否及时,保证饲料本身必须完全干燥,以避免在密闭包装中长期存放,而发生潮解长霉。要有防雨措施。运送饲料时,要与其它物质隔离,以避免病菌及化学药剂污染。
(5)运输车辆应清洁,场外运输途中饲料上应覆遮盖物。
3、贮存
3.1 对每批购进的饲料清点登记,保证先购进的饲料先使用
中都不应有化学性及生物污染物质。不应存在饲料中的物质包含:
(1)杀虫剂;(2)害虫,尤其是昆虫及跳蚤;(3)细菌、细菌毒素及微生物毒素;(4)天然植物性有毒物质;(5)营养成份分解物质;(6)亚硝酸盐类;(7)重金属。
3.2 明确登记饲料的生产日期,清楚影响饲料储存的可能因素
饲料营养价值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而遭受破坏,这些因素包含:温度、湿度、光线、空气、热源、化学烟熏处理、辐射照射、运输与储存条件等。
(1)温度、湿度
要维持在低湿度及温度(16℃)以下条件。经处理的饲料,营养成份变异不大,但必须放置在室温环境中充分曝气,以免药剂残留,影响动物生理特质。但若在高温高湿地区且无良好存放场所,则应在最短期限中使用。
(2)光线
饲料中有多种成份,经光照射后会起化学变化而遭破坏分解。常见者如核黄素、叶酸及维生素等对于光较为敏感,因而在制作、运送、储存期间,应将饲料存放在阴暗处,减少养分流失破坏的程度。
3.3 原料及成品料贮存仓库应配备防鸟、防鼠设施
(1)经常采用器械(最好不要使用药剂捕杀鼠类)灭鼠 、鸟。
(2)使用捕鼠工具、应集中围歼,无所收获后,立即停用后转移,切忌放后不管。
(3)在小范围内,可先布饵不支夹,以消除鼠的新物反应,然后支夹守候,并及时取走死鼠。
(4)原料及成品 料贮存仓库应堆放整齐,清洁,干燥,保证定期消毒,防潮、防虫、防蛀(定时通风换气,在地面铺垫防潮物料)。
4、袋装饲料原料的堆放标准
(1)原料离墙面要0.5m,减少墙面潮湿对饲料的影响。
(2)原料要做到离地,垫上垫板,防止地面返潮污染饲料。
(3)原料堆放高度距屋顶1.0m以上。
(4)原料堆与堆之间保持距离0.5m以上,便于通风换气,方便取放。
(5)原料堆宽度不得超过2袋饲料的宽度,便于通风,防治潮湿。
5、加工
(1)饲料加工人员要按饲料配方要求,准确选料,精确计量。
(2) 加工过程中,认真检查原料有无发酵、霉变、结块、异味、杂物等,一经发现,应立即清出。
(3)计量工具应定期维护,其误差不应大于规定范围。
(4)饲料加工过程中混合时间不应少于规定时间,以确保混合均匀。
(5)混合工序应按先大量后小量的原则。
(6)对小量的添加剂和其它原辅料应逐步混合,确保混合均匀。
(7)由于生产需要,须添加药物添加剂的饲料,为防止交叉污染,应先生产不添加药物添加剂的饲料,再生产添加药物添加剂的饲料。
(8)加工间和包装间应每天清理、打扫、保持整洁,每周消毒一次。
(9)加工间每天加工饲料量库管和饲料车间负责人做好登记,并备案,以备定期统计核实。
6、包装
(1)原料应尽量要求供应商提供一次性包装袋,如不能提供的最好使用猪场的专用周转袋。
(2)成品料的包装必须使用场内的专用包装袋,每次重复使用前必须经熏蒸或紫外线消毒。
7、饲料原料库存量要求
(1)对于货源运输可以控制的原料,库存至少维持4∽7天的使用量。
(2)对于货源充足,但运输不可控制的原料,如矿物质原料,库存量需要维持10∽15天。
(3)对于货源不足,运输和供应都不可以控制的原料,最好保持15∽20天的库存量。具体按照各个养殖场《安全库存》标准实施,要求保证库存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