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一直被认为是猪场防控传染病“最有效”的方式,但因效果不易观察所以国内养殖户对消毒防病一直不是特别感冒,直至非洲猪瘟这个没有疫苗可以防、没有药物可以治疗的疾病进入我国国家,大小养猪场才意识到了消毒的重要性。消毒效果的好坏是由消毒剂和消毒方法两者决定的,那么如何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消毒程序是要给养猪朋友介绍的重点内容。
任何一种传染病的防控都离不开清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动物这三个方面,而消毒却可以同时达到清除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两个目的,并且消毒也被认为是清除传染源、传播媒介的病原以及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之一。消毒工作的难点在于如何根据不同场合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消毒程序,才能达到最佳的消毒效果。
消毒分类
根据消毒的目的,可将消毒分为日常消毒、即时消毒以及终末消毒三大类。
1)日常消毒:根据养猪生产的需求采用合适的消毒方法对整个猪场大环境以及猪舍内环境就行的消毒。主要包含以下几种:对猪舍、道路进行的消毒,对猪群进行的带猪消毒,仔猪减牙、断尾、去势等工作时对手术部位的消毒,对温度计、针头等医疗器械的消毒,以及人员和车辆进出猪场、猪舍时的消毒。
2)终末消毒:指的是对全场大环境及猪舍内部进行的全方位彻底的消毒。
3)即时消毒:指的是猪群中有个别或者少数猪发生疾病或者突然死亡时,对所在圈舍进行的局部强化消毒,目前拔牙式淘汰非洲猪瘟病猪所采用的消毒方式就属于即时消毒。
消毒方法
根据消毒的原理不同,可将消毒分为化学消毒、物理消毒和生物消毒三种方式。
1)化学消毒
化学消毒指的是通过使用化学消毒剂杀死病原微生物的一种消毒方法,是目前养猪场最长采用的消毒方法之一。化学消毒应用的关键在于根据不同的消毒场合选择合适的消毒剂,目前常见的化学消毒剂包括碱类、酚类、醛类、季铵盐类、酸类、卤素类、氧化剂和醇类。
a、碱类,比较常见的是火碱(配制1%-5%溶液进行喷洒)和生石灰(配制10%-15%石灰乳刷拭),因为碱类有比较强烈的腐蚀性,所以碱类消毒剂多用于空栏消毒,另外火碱可用于猪场大门处的消毒池进行消毒。
b、酚类,比较常见的是复合酚,配制不同的浓度用途不同,1:100配比一般用于猪场大环境的强化消毒,1:300配比可用于带猪消毒以及空栏的消毒,也可用于门口消毒池消毒。
c、醛类,醛类可用于猪舍内外环境的喷洒消毒(2%-10%配比),也可用于猪舍空栏后需要的熏蒸消毒(15-20ml/m)。
d、季铵盐类,常见的有百毒杀和新洁尔灭,新洁尔灭腐蚀性较少,可用0.1%新洁尔灭容易进行皮肤和创伤消毒。百毒杀按1:500-800配比可用于猪场内外环境的消毒或者带猪消毒。
c、卤素类,常见的有有机氯、聚维酮碘、碘伏等,有机氯可使用1%进行喷雾,作为猪场内外环境消毒和带猪消毒使用;碘伏一般配制呈2-5%的容易,用于皮肤和创伤消毒;聚维酮碘同样可用于猪场内外环境和带猪消毒。
d、氧化剂,常见的有高锰酸钾、过氧乙酸、过硫酸氢钾等,0.1%高锰酸钾溶液可用于皮肤和创伤消毒,0.5%的过氧乙酸可用于猪舍内外环境的喷雾熏蒸消毒。
2)物理消毒
物理消毒包括机械性的清洗和冲刷,高压水冲洗(主要用于猪出栏后圈舍的清洗),高温煮沸(针头、注射器的消毒)、灼烧(圈舍栏杆等处)、焚烧(猪群垫草、木板等用品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后的处理),干燥、日光和紫外线灯光照(药物、蔬菜、水果等外来物品进入注册前的消毒)等。
3)生物消毒
生物消毒指的是利用微生物发酵时产生的热量杀死病原微生物,主要针对的是猪场粪便、污水以及垫草等的消毒。
消毒程序
一套完整有效的额消毒程序要求在消毒之后,猪场内的病原微生物的含量需要降低到猪群发病的阈值以下,所以消毒程序一般是消毒液刷洗、高压水冲洗、喷雾消毒、熏蒸消毒等。
a、消毒之前应首先对猪舍内的墙壁、门窗、通道、下水道、料槽等处的粪污清理干净,然后用水浸泡并使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
b、水分干燥后使用2%的火碱容易进行洗刷消毒,对于不耐腐蚀的物品需要使用新洁尔灭进行洗刷。
c、消毒剂洗刷后再使用高压水枪冲洗一次。
d、干燥后使用化学消毒剂(酚类、醛类、季铵盐类、有机氯等都可选择)进行喷雾消毒。
e、使用甲醛和高锰酸钾进行熏蒸消毒,每平方米需要高锰酸钾25g、福尔马林溶液25ml,加到12.5毫升的水中,根据猪场的面积制备相应的熏蒸消毒药剂,一般熏蒸消毒后的24小时方可打开门窗通气。
猪场消毒制度的制定
消毒制度不完善是很多猪场消毒不彻底甚至消毒无效的主要原因,要想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就需要对消毒进行制度化。制度中应明确规定何种情况下选择何种消毒方法和消毒药物,对于浓度和适用场合也需要明确的规定,此外还需要对消毒的间隔时间以及消毒剂的轮换使用等进行规定。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讲消毒工作分配到人,明确消毒工作的管理者和执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