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仔猪的生理特征
1.1 免疫能力差
仔猪缺乏先天免疫能力,在不同的环境中最易被病原感染而发病。
1.2 生长发育快
仔猪断奶后生长发育快, 物质代谢旺盛, 营养需求大、要求高,特别是对矿物质营养元素在数量和质量上要求极为严格。
1.3 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善
仔猪在断奶时消化机能不健全,消化器官在结构和机能方面都不完善,尤其是胃的重量和容积都相对较小。
1.4 对天气变化适应能力差
由于其组织器官和机能尚未发育完全,皮下脂肪较薄,体温的物理调节和化学调节效率都很低,因此对气候变化的应激差,在低温环境下易患腹泻、肺炎等疾病。
二、影响仔猪成活率的应激因子
2.1 断奶应激
仔猪断奶后,常会出现嚎叫、烦躁不安、不食等现象,从而出现生长停滞,导致饲养周期延长。
一般来说,1 ~ 2 d用饲料诱导就会恢复。断奶越早,对仔猪的应激会越大。
2.2 营养应激
仔猪在断奶时, 各种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全,各种消化酶活性较弱,仔猪对颗粒饲料的吸收率低,并且在肠道内未消化吸收的饲料由于发酵而产生毒素极易造成仔猪腹泻和水肿。
2.3 环境应激
猪属于恒温动物,在正常情况下,环境发生变化时,可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维持正常体温。
但是仔猪的大脑皮层发育不全,加之仔猪由单个产房进入大面积圈舍,会由于对冷应激敏感而受寒生病。与此同时,由于本身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容易遭受各种病原微生物的入侵。
三、提高仔猪成活率的综合措施
3.1 增强仔猪饲养管理
1)增加初生仔猪保暖、防挤压方法,避免意外造成死亡。
由于刚出生的仔猪体温自我调节能力差,容易被冻僵、冻死,行动不灵活,易被母猪踩压至死。
在生产中,第1 个星期内仔猪死亡数一般要占哺乳期死亡数65% 左右,其冻死、压死是最主要原因。
2)采取人工固乳,提高仔猪的均匀度。
母猪不同位置的乳头泌乳的质与量均不同,靠前几对乳头泌乳量高,而最后一对乳头泌乳量相对少。
仔猪有固定乳头吃乳的习惯,只要固定后,直到断奶都不会改变。为了避免仔猪发育不整齐、生长不均衡,要进行人工固定乳头。
3)早吃初乳、尽早获得能量、增强抗病能力。
初乳的酸度较高,对仔猪消化酶的活性有良好促进作用。仔猪通过吃初乳,能尽早获得能量和抗体,以增强仔猪的抗病能力。
4)及早开食,促进仔猪快速生长发育。
仔猪在18 日龄后,母猪产生的乳汁不能满足仔猪其快速生长的营养需求,必须从饲料中获得营养补充。
一般在5 日龄开始训练仔猪吃食,学会吃料后,应及时补充营养高、全面平衡的饲料,最好用仔猪专用全价颗粒料,每天3 ~ 4 次。
3.2 加强预防保健措施
1)及时补铁,预防仔猪贫血。
铁的补充,对哺乳仔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仔猪出生后体内贮存的铁数量有限,每天消耗的铁多,从母乳中获得的铁元素少,通常在1 周内就会出现缺铁性贫血,严重影响仔猪生长发育。仔猪出生72 h 后深层肌肉注射牲血素1.0 mL 即可。
2)科学断奶,减少应激发生。
断奶时间以28 日龄为宜,最早不得少于20 日龄,最晚不得超过40 日龄。
通常把它分为完全断奶、分批断奶和逐步断奶。
①完全断奶:
是指当仔猪达到断奶时间时完全将仔猪与母猪分开的方法。这种断奶方法虽然可以促进母猪在断奶后迅速发情,但容易使母猪发生乳房炎,仔猪也会因为突然受到停乳刺激而影响其生长发育。
②分批断奶:
是指将发育良好、体重达标的仔猪先行隔离断奶,让发育落后、体重不达标的仔猪继续哺乳,直至发育达标后完全断奶。
③逐步断奶:
是指在预定的断奶时间前一周,逐步减少哺乳次数,让母猪和仔猪适应后,完成断奶的方法。
在生产中,由于逐步、分批的断奶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仔猪应激,所以首推后2 种方法。
3)环境卫生消毒、预防疾病发生。
仔猪断奶后圈舍温度应提高2 ~ 3 ℃。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来提高舍内温度。
如果仔猪的活动场地污染或积留较多的脏水,
一方面会改变仔猪的习性,影响仔猪的生长;
另一方面会使仔猪的免疫力下降,使疾病传播有机可乘。因此要定期消毒清扫,保持舍内卫生干燥,空气清新。
蚊蝇和老鼠是一些传染病的重要传播者,因此要做好灭蚊蝇和灭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