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顾客的心,是企业的必要条件!
当下,在消费者越来越有选择权,也越来越挑剔的大趋势之下,行业在剧烈地洗牌,与之相随的,则是财富与事业的消长,在这供过于求,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快速同质化的大竞争时代,企业的必争之地,已不在地图或者各种物理空间里,而是在:消费者的内心。
你更懂得经营人心,能真正赢得人心,你就可以比人卖得更贵,还卖得更好(PS:这里指的是你的产品价值到位的前提下)。
对很多动保企业来说,这才是赢在未来的、真正的大机会。
菲律宾首都银行创始人 郑少坚
在某一次商业访谈中,华商韬略曾经提问过菲律宾的华人富豪郑少坚:什么是一个人最大的力量?
这位曾经掌管菲律宾20%银行市场,被很多菲律宾人奉为比总统还重要的银行家不假思索就给出了答案:总是能够让人喜欢你。
他说:如果人家喜欢你,即使你是错的,是比较差的,他都会帮你去改正,帮你去成功。反之,即便你是对的,甚至更好的,也无济于事,因为对的,更好的人太多了。
接下来,记者再追问,您每天的主要精力都用在哪些方面时,他开怀大笑地答道:“除了思考大方向,就是收买人心。”
总是能够让人喜欢你,这就是你最大的力量,企业、品牌,又何尝不是如此。
如果你能调动心智并让消费者喜欢你,即便偏居一隅,也会有消费者漂洋过海地专程来买你。
反之,即使你主动上门出现在他面前,即使你的产品和服务更好,他或许也是眼皮都不为你抬一下。
正如禅宗六祖慧能所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心动。好的产品更需要找到一个进入顾客心智的切入点。
企业要从什么角度切入顾客心智?
在上一篇瞭望者的文章《【品牌研习社】做品牌,没那么容易!》中,我们提出了做品牌就是做自己,但是,做自己,知道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自己,真的很难!比如中兽药行业中常见强调的“药材好,药才好”,许多企业拼命宣传其产品采用的中药材质量,以增强其企业形象。但不得不遗憾地说,这是一条岐路,它可以作为企业的营销补充,但是绝对不能当做品牌主导。它只是一个产品概念,非常容易被竞争对手复制,让顾客把注意力从企业品牌转移到产品上,其他品牌可以轻易推出相同产品进行替代,所以在心智中很难站得住脚。
在这里,我们提示大家,在审视产品包括企业的时候,一定要有这三个视角:
顾客视角
顾客眼中的你与企业眼中的自己截然不同。企业是透过猫眼看世界、看顾客,广袤无际、充满想象,而顾客看到的却只是门上不起眼的一个圆点。
顾客的思考原点是“这与我有什么关系”,每天有不计其数的产品和信息充斥在视线中,然而绝大多数都只是落得“漠不关心”的下场。只有理解这一点,深入一线,我们才能真正地找到自己的机会,去经营顾客的感觉,从而找到开拓顾客、对话顾客的方法和逻辑。
竞争视角
竞争视角要求我们根据对方的兵力去进行敌我攻防。因为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有无数的对手在绞尽脑汁去争夺客户。
现在的动保企业身处竞争密林,无法再像草原里的大树那样肆意生长。消费者就是企业要争夺的阳光,只有更高、更直才能得到更多照耀。这里的更高,更直,就需要企业主动砍去那些无关轻重的,甚至影响企业主要方向的枝叶,将优势资源集中一点进行突破——“只向一个城墙口冲锋”,才能让企业做得“专”,做得“精”,才能让企业拥有某一品类的主导权(在顾客认知调查中品牌提及率远高于同行)。
专业视角
企业要做好运营动作、提高战术落地效果,第一准则便是:我们怎样跟顾客的认知建立一个接通的途径,评估匹配认知的可能性,然后再投入。它不是凭空虚造,也不是出个“金点子”,这需要建立在我们企业的专业能力之上。
将一个好的机会变为现实,最终还是靠人。企业既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深耕细作和力出一孔,内部运营动作亦需与顾客认知同频。一旦与顾客认知同频,那么企业所有产品的研发和创新都会被顾客放大效应,他们将得到更好的体验;反之,假若无法同频,产品再怎么出类拔萃,顾客往往会忽略和漠视,陷入“闭门造车”的窘境。
当一个个的个人或部门的专业能力汇聚在一起,往顾客认知方向上发力时,你将看到一股所向披靡的力量。
结语:最后的话
赢得消费者的心,当然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这需要拨云见日,抽丝剥茧,需要各种学科和学问,尤其对人性和心理的洞察和利用。但如何统一企业内部认知,去经营消费者心智,对众多还处于迷茫中的动保企业来说,这已是迫在眉睫的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