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跌跌不休”,养猪户惶惶不安,面对“猪周期”,涨跌之间都是猪肉经济学,一切皆有迹可循!了解背后的逻辑思维,对现状形势与未来走向才有更理智的判断。
新形势下,生猪养殖业规模化是大势所趋,养殖业需借助智能化系统与设备,将软硬件相结合,才能助力行业平稳、健康、快速地发展。同时生猪养殖业属于周期性行业,涨跌皆属正常,需要稳定心态长期经营。
一、猪涨猪落,皆有迹可循
2018年受非洲猪瘟的影响,我国生猪产能受到重创,大幅下降,加之在国家环保专项活动整治下,对于禁养区生猪养殖场,进行大量拆除。疫情与环保双重叠加,使得生猪存栏量减少1/3,我国是猪肉第一消费大国,面对巨大的猪肉消费市场,生猪出栏供不应求,猪价上涨势在必然。
生猪的出栏量,主要看能繁母猪的存栏量。2019年10月开始,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开始恢复,截止2021上半年,我国生猪产能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这也是目前猪价下跌的因素之一。
猪价下跌是多种因素叠加之下的产物,养殖户的集体性压栏,导致大体重生猪集中出栏,以及生猪产品进口的增加,使得市场猪肉供应量的增多。猪肉供应量的增多,消费却进入了淡季,供过于求,猪肉价格自然下降。
猪涨猪落皆有迹可循,此次“猪周期”大涨大跌之间,都不是突然爆发的,而是有一定的预兆,生猪养殖业属于周期性行业,每两到三年为一个周期,有涨就必有跌,跌了又回升,从历史角度来看,猪价一直处于螺旋上升的趋势。
二、政策支持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2019年以来,国办印发《关于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意见》、《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等,明确生猪养殖业的目标与任务,提出了稳产保供的总要求。各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基本建设、财政补贴、金融保险、养殖用地、环评承诺制、绿色通道等19项支持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国家对于生猪养殖业的政策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今年年初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提出,加快构建现代化养殖体系,保障生猪基础产能,健全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的长期机制。同时,面对生猪价格的不断下跌,国家发展改革委连同财务部、农业农村部等政府部门印发了《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对生猪与猪肉价格进行“调高”与“调低”并重。有助于实现以供应稳保障价格稳、以价格稳促进供应稳。
三、规模化养猪大势所趋,智能养殖乘风而来
在环保压力、非洲猪瘟、饲料成本上升的叠加影响下,我国生猪养猪业格局发生巨大的变化,养猪中小散户资金、技术不如大企业而纷纷退场。生猪养殖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生猪养殖业走向规模化,将是大势所趋。规模化养殖能快速调节产能、平缓猪周期,避免市场由于供需的变化而过度的大涨大跌。
当前,新形势新问题之下,高科技、数字化、智能化成为生猪养殖业破局的关键。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技术的运用,使得生猪养殖业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实现科学养殖、精细养殖。生猪养殖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无人化方向发展,不仅达到降本增效,且有效保障生物安全。智慧养殖、远程管理,做到栋舍24小时可见、过程可控、结果可靠、效益上涨。
对于数智养殖,农信互联猪小智凭借多年在生猪领域的行业经验,累积数据,以匠心精神研发出整体智慧解决方案,其中包括生产管理、AI巡检预警、自动盘估、精准饲喂、全景智能环控、远程卖猪、洗消监管、智能能耗、疫病监控、环保管理、农户代养、远程风控十二大系统,从猪只生产到出售,一条龙服务,实现产业闭环。
双疫情影响、环保趋严、饲料成本上升,新形势、新问题下,生猪养殖业的发展不容乐观,在此背景下,养猪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方向渐成趋势,同时养猪场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助兴,站在数智化的风口,将会有更高、更新、更专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