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相信大家已经司空见惯,“猪脸识别”还是头一回听说。养猪为啥还要用摄像头识别每一头猪?如何识别看起来长相差不多的猪?
别着急,我们先到智能化养殖场看看这些猪宝宝们的日常吧!
当一头猪要“入住”猪舍时,养殖人员通过“猪脸识别”系统扫描一下猪脸,就可以给猪建立标签,生成识别码,关联猪的编号、猪的亲本、品种、生长环境、健康情况、采食计划等信息。
和“人脸识别”技术一样,“猪脸识别”技术其实也是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基于构建AI算法来自动识别图片或视频素材中的动物特征,例如动物的面部特征(两眼间的距离、嘴巴的位置、头骨的宽度)、外形特征(花纹、各部位之间的比例)从而实现对动物身份的识别。
所以,哪怕是有成千上万头猪,系统也能轻松识别其中的每一头。再搭配饲喂机器人、巡检机器人、环境监测及自动控制系统,便组成了智能化养殖场。
传统养殖中,当饲养员把同一栏猪的饲料倒在同一个槽里时,10至15头猪一哄而上凭力气“抢食儿吃”,最终导致同一栏猪出栏时生长不均衡,最小的只有70公斤,最大的达到130公斤。
与传统养猪饲喂模式不同,智能化养殖场则要“公平”的多。
每个猪栏的中心处安放着被分隔成6个“伸缩式半限喂栏体”的饲料槽,每个食槽位仅能容纳一头猪进出。
每个栏体上方的AI镜头对每头猪进行猪脸识别并关联查询出相关信息后,中枢设备会向饲料槽上方的饲喂机器人发送指令,使其可以自动投放这头猪应进食的量,甚至能精准到克。计划指导量内,还能支持互动分餐,真正做到让猪想吃就吃。
猪脸识别”后进行精准饲喂
这样精准饲喂,同一栏猪出栏时的体重差异可缩小到5%以内,还可以节省饲料成本。
横穿猪舍上方的轨道上安装着一个长方体的24小时不间断巡检机器人。巡检机器人上配备了3D双目摄像头、广角深度摄像头、远程测温仪、声音收集器、6项指标环控测试仪等多个设备。
这样,高配加持的巡检机器人就具有了视觉点数和估重等功能。巡检机器人只需“扫一眼”就能准确盘点猪舍内猪的数量,还能在对拍摄物体建模后,配合猪只的种类和特性进行估重,整个过程仅需几秒,误差在3%以内。
相比较传统的肉眼盘点估重、人工记录的工作方式,这种方式显然更高效、准确,还节省人力和时间。
估猪重量
传统的养猪多采用粗放式的养殖方式,猪群健康监测技术受限,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猪幼崽死亡率居高不下,产量难以提升,成本高、盈利难。
而智能化养猪的监控系统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对生物资产的健康体征进行在线实时监测。
计算猪的运动量
系统捕捉到猪的运动量、采食量、体温和粪便等数据异常的同时,调取数据库里这头猪的过往体温、进食记录、运动量等进行比对分析。
而搭载在巡检机器人上的声纹识别技术可以分析猪的叫声、咳嗽声,从而在早期就能判断这头猪可能患病的风险。工作人员就能第一时间发现病原,提前免疫,从源头上有效控制并迅速扑灭瘟疫。
据测算,采用“猪脸识别”后,养殖场的人工成本减少30%-50%左右,降低饲料使用量8%-10%,并且平均缩短出栏时间5-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