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等级如何区分你是否知道?掌握这些要点,玉米能卖多少钱基本能做到心里有数了。
新玉米特点及相应控制点
1、水分高,不均匀。新收获的玉米水分在华北地区一般为15%-20%,在东北和内蒙地区一般为20%以上,水分过高易生霉发热,不利于储存;同时会提高饲料产品的水分,从而破坏饲料日粮中维生素等活性成分、降低日粮中代谢能水平和粗蛋白水平、打破日粮中各营养素间的平衡关系等,玉米水分高1%时,能量蛋白比相差0.5%,能量氨基酸比相差0.5%,即营养价值相差0.5%。所以可根据仓存玉米周转储存情况合理制定收购时水分标准。
验收时可采取五点法取样混合后检测,有怀疑局部水分高可单独取样检测。卸车过程中也可随取随测。
感官检测法:用指甲掐玉米胚部分,软湿的水分一般高于14%甚至高于16%,硬干或掐不动则水分较低;用牙咬玉米,脆硬的水分低,反之则水分高。
仪器检测:一般使用谷物水分检测仪。谷物水分测定仪测定玉米水分时注意早晚温差和室内外温差,温差过高时仪器误差非常大,可取样时放置室内回温再进行检测。同时每周固定2-3次用烘箱法测定比对校准谷物水分仪的检测数据,以便更新数据。
2.碎粒多,杂质高。新玉米晾晒时间短,湿度大,机械脱粒时玉米粒和玉米核易破碎进入玉米内,加之沙土等杂质可达到5%左右甚至更高。运输中轮胎碾压铲车破坏也导致破碎粒多。杂质混入玉米中占据了玉米的有效成分,同时杂质填充于玉米缝隙中影响通风换气,碎粒部分会加大生霉几率。
注意:碎粒和杂质一般会沉积在车底,取样钎很难取到,可在卸车过程中多次取样平均。多数玉米碎粒被玉米滚筒筛筛到大杂或小杂里,这些碎粒千万别扔,千万别扔,千万别扔(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啊)!它对反刍动物来说是非常好的饲料,有很高经济价值,也可以饲喂禽类。
3.霉变较低。目前新玉米验收中检测出的霉变率是比较低的,一般不超2%。霉变不止是贮存过程中出现的,在大田里可能感染霉菌,所以区分为仓储霉菌和大田霉菌。
检验霉变前先混匀样品后四分取样,过筛除杂后可平铺于白色搪瓷盘中,从左至右依次挑拣。不要小瞧这个白色盘子,白色背景下玉米颗粒颜色非常清楚,霉变及破碎粒一目了然,而且颗粒不易滚出外面。检测完后可从瓷盘一角直接倒掉玉米样品进行集中处理即可。
霉变检测目前有数粒法和称重法两种:
数粒法:玉米样本颗粒不能过少,按照玉米千粒重约300-400g,小编建议为500g,不低于400g。
称重法:比对霉变粒和正常粒的平均粒重(或者千粒重),同等数量的颗粒我们发现霉变粒较轻,两者比重在0.7-0.8之间,霉变粒称重法是将混匀玉米后称重去杂后平铺于白色搪瓷盘中,拣出霉变粒称重,除以总重及0.75,作为霉变率。
感官检测法:随机抓一把玉米(一把玉米一般不超100粒),数霉变,超过两个霉变粒直接退货即可。此方法也可用于散户供应商的玉米自检。
4.容重差异大。我国玉米种植的地域差异、品种差异、播种季节差异导致容重差距大,春玉米因为成熟充分所以颗粒饱满容重相对大。
容重器检测时注意选择合适的谷物筒,谷物筒要求干净无杂物,使用前要求空载调零,样品装满只能刮平,不能摁压,抽出插片要求快慢适当。
量筒法要注意玉米样品要匀速放入量筒内,临近1000ml时要少量多次放样品,直至调整样品总量至刻度线。多次检测取平均可以减少检验误差。
如何区分玉米等级?
我国玉米国家级质量标准有三个,分别是最基础的玉米国标、饲料用玉米国标以及工业用玉米国标。这三个标准既相互联系又各有特点。玉米国标是大宗玉米的通用 标准,广泛适用于商品玉米的收购、贮存、运输、加工以及销售。而饲料用玉米标准和工业用玉米标准针对性更强,在玉米国标的基础上,又有一些变化和调整。这 三个标准共同点是以水份、杂质、不完善粒、生霉粒等作为衡量玉米品质的主要指标;其不同点在于饲料用玉米除保留容重等主要指标外,还增加了粗蛋白质这一技 术指标,而工业用玉米则舍弃了容重这一指标项,总体看,容重、杂质、水分、不完善粒以及生霉粒指标是衡量玉米质量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指标,具有广泛代表性和权威性。我国不同产地玉米在质量上存在以下差异:
(1)容重
在正常年景,东北内蒙玉米的容重最高,通辽和赤峰玉米的质量基本在二等以上,一等占到90%;吉林玉米70%以上为二等;黑龙江玉米质量一 般,60%-70%能达到三等;辽宁玉米50%能达到二等,80%能够达到三等。但玉米容重受年景影响较大,比如由于天气原因,导致玉米水分较 大,容重减少。
在正常年景,华北山东和河北的玉米基本都在二等以上,尤以山西北部、河北邢台以北地区的玉米质量为好。
(2)水分
在正常年景,东北地区玉米收获时水分在28%-30%,年景不好时最高达到35%-40%。内蒙玉米的水分稍低,一般在24%左右,有时会达到27%-28%。
东北地区由于冬季天气寒冷,自然晾干玉米的比例较小,除内蒙通辽和辽宁西南以外,大部分是烘干玉米。烘干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直接烘干至14.5%左 右,在存放过程中,水分逐渐散失至14%以下;二是先晾干至水分20%左右,然后再烘干。东北地区春节前上市的玉米主要采用第一种方式,由于一次降水幅度 过大,容易造成玉米籽粒发瘪和容重偏低。而春节后上市的玉米主要采用第二种方式,事先自然晾干时间较长,因此籽粒饱满,容重普遍较高。在一般情况下,粮库 将水分只降到14.5%,因此在10、11、12三个月,东北玉米很难达到14%的水分,到第二年4、5月份经过几个月的自然失水后,才能达到14%的标 准。从产区到销区的运输过程中,水分有时还可能进一步下降。但作为国储粮收购的玉米,烘干后水分基本上在14%以下,最多不超过14.5%。也有的粮库根 据买方的要求来确定烘干效果,水分指标由购买者自定,一般自13%-15%不等。
与东北玉米相比,华北玉米收获时水分较低,大多在18%至20%左右,而且气温高于东北地区,一般晾晒5-6天就可以达到15%以下,因此几乎全部采用自然晾干方式进行降水。正常年景时,河北玉米水分在16%-18%左右,山东玉米的水分在14%-16%左右。
(3)杂质
东北玉米由于采用机器烘干,杂质较少,一般不超过1%,有的地区杂质甚至小于0.5%。华北玉米采用自然晾干,晾晒过程会掺入大量杂质,因此华北地区的玉米杂质偏多,有时超出1%,需要额外过筛整理。
(4)不完善粒
东北玉米在烘干过程中,降水过快极易造成破碎,机械操作也造成破碎粒比例增加,同时烘干造成了热损伤粒增多,因此破碎粒普遍高于5%。烘干玉米经过储存、出库、再到港口转运、装卸、搬倒、再入库、再出库等一系列环节后,破碎粒还会有所增加,导致不完善粒普遍达到8%。
华北玉米采用自然晾晒,破碎粒较少,基本都控制在5%以内,质量稍好一些的只有2%。在现货收购中,一般规定不完善粒总量不得超过5%。
(5)生霉粒
东北玉米收获时期水分很高,如果在收获期雨水多,收割后玉米保管储存不善,极容易出现玉米生霉现象。在年景不好的时候,大部分玉米生霉粒都会超过2%,有 的甚至高达5%以上。小农户受储存环境和储藏技术的限制,无法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储存和通风,因此东北玉米在4月份以前生霉粒很少,4月份以后生霉粒比例会 大幅提高。内蒙玉米的生霉粒含量较低甚至几乎没有,最多也不超过2%;辽宁的略高些;黑龙江玉米水分不均,生霉粒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