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锅肉一直被认为是川菜之首,其首选食材的成华猪,由于生长周期长、养殖期耗料高等原因,在市面上几乎绝迹,一度令好吃嘴儿们黯然神伤。
特别是在近10余年里,为保护和繁育成华猪,成都养殖界开展了多种尝试。包括建保种场、推广养殖等,最终优势互补的杂交育种,被更多专家和业内人士看好。
12月4日,记者从成都市农业农村局获悉,由四川省重大科技专项支持培育的新品种“天府黑猪”,自2023年6月正式获得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颁发的国审猪新品种证书后,开始了规模化养殖推广。而该品种猪正是以成华猪为主要遗传材料,与英国巴克夏猪杂交培育而成,被称为“成华猪2.0”。
目前,新品种的成华猪已经开始走向市场,受到不少消费者的期待。对此,成都市畜禽资源中心副主任、高级畜牧师袁蓉表示,除了保留最纯正的成华猪种,培育新品种也是一种的保护,推出市场接受的猪肉,保护的路才能走下去,走得好。
生长周期过长,致养殖数量锐减、濒临消失
吃“大肉”,“打牙祭”。这是老成都人逢年过节常挂嘴边的话,这里的“大肉”指的就是成华猪这种川西土猪。一身黑毛,背腰宽、屁股大、四肢较短。与普通猪相比,它的肉质肌纤维多,肉虽肥,但一点也不腻,是做回锅肉、红烧肉的上佳食材。
在川西平原上,成华猪曾是家家户户猪圈里的必不可缺的。据调查,1985年成华猪还有48.15万头,但随着瘦肉型猪生产的兴起,外来良种公猪的引进和杂交猪生产的发展,成华猪饲养量逐年下降。2021年全省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数据显示,成华猪目前存栏猪2467头。其中能繁母猪仅有762头、种公猪78头。
究其原因,12月4日,成都市畜禽资源中心副主任、高级畜牧师袁蓉告诉记者,和目前市场流行的外来白猪相比,成华猪瘦肉率低20%,加之生长周期慢,所以养殖的人越来越少,也就逐渐退出了市场。
2013年,华西都市报记者在走访调查时就发现,成都市场上几乎找不到了成华猪的身影,彼时的成都种畜站虽已经开展了育种保护工作,但也仅剩7个独立血缘的120来头成华猪。
对此,不少养殖和保育方面的专家发声,成华猪的种群数量太少,会导致近亲交配,基因会越变越差,很多有特色的地方猪种,就是这样在历史上消失的。同时,呼吁相关部门加大对成华猪的保种力度。
一场关于成华猪的保育战,也进入更多人的视野。
“拯救”成华猪,一场持续10余年的努力
为了保护和推广成华猪,各方都在尝试不同的办法。
2010年,在传出成华猪濒临灭绝的消息后,成都专门修建了成华猪保种场,存栏数只有100头左右。
2013年,成都农委(今成都市农业农村局)消息,成都投资2000余万元,在彭州市九尺镇宝马村和金沙村新建成华猪保种场。开展产、学、研一体的成华猪保种基地,对地方优良品种成华猪进行保种选育。
2014年起,成都高度重视地方猪遗传资源品种保护,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建成华猪备份场和配套饲料厂,持续开展成华猪优势特色基因挖掘、性能测定、产品开发等工作。
2021年,成华猪更是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编号第56号,成为我国培育优良品种、配套系的宝贵品种资源。
……
“虽然各方都在努力,但是成华猪的数量依然较少。”12月4日,成都市畜禽资源中心副主任、高级畜牧师袁蓉告诉记者,2021年全省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数据显示,成华猪存栏猪为2467头。
目前,在保护和育种上,通过杂交、选择育种等方式,保留成华猪优秀基因,改良其不好基因,通过培育新的成华猪品种,使其更适应市场需求,已经被多方认可。
成华猪杂交育种新进展,获国审猪新品种证书 今年种猪销售超3千头
据成都市农业农村局消息,四川省重大科技专项支持培育的新品种天府黑猪,在2023年6月正式获得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认定并颁发的国审猪新品种证书。目前,已经面向全国大规模推广。
该品种由成华猪和英国引进的巴克夏猪杂交培育而成,是四川首个以地方猪为主要遗传材料培育的生猪新品种。
目前,成都多个育种基地内,被称为“成华猪2.0”的天府黑猪已经开始出栏,并走向市场。
成都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成都围绕天府黑猪在育种创新、繁育推广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今年天府黑猪在走向市场上也迈出了一大步,目前种猪销售超3千头,商品猪超3.5万头,有力推动了天府黑猪产业发展。
探访育种基地,经历4次筛选才能成为种猪
近日,记者找到了位于邛崃市临济镇的一处育种基地,大屏幕上的监控实时观察着所有猪的情况,不同成长状态下的猪还要分栏生活。如孕猪会住进“妊娠舍”,猪仔则在“保育舍”,公猪也有自己的活动场地等。
该基地负责人孙晏军告诉记者,耳朵上有牌子的是种猪,其中全身黑色、额头有皱纹的,就是纯种的成华猪;四个蹄子和头是白色的就是巴克夏种猪;而它们的后代天府黑猪全身则是黑色,额头也有皱纹,外貌跟成华猪十分相似,但体型则更接近巴克夏猪,7月龄后,体重就能达到100多公斤。
他说,经过十多年的培育,天府黑猪最大程度保留了成华猪肉质口感好的特点,同时继承了巴克夏瘦肉率高、生长快等特点。
同时,在种猪筛选上也十分严格,一头猪的“猪生”要经历4次筛选。“刚生下的小猪,面临第一次筛选。”孙晏军说,如果父母系谱是优良种猪后代,就会对它进行重点选育,一般选择同时具备初生重1.2公斤以上,体型较大,四肢健壮,毛色纯黑的等特征的小猪。
小猪生长1个多月后,会进行第二次筛选,主要观察猪的长势,如果体型、体重不达标的,则会被筛选下来;在5个月左右的时候,进行第三次筛选,除了体型、体重等常规标准达标外,还会用仪器检验基因是否符合要求。等到7个月左右,经历重重考验的种猪们迎来了第四次筛选,也是最后一次全方位系统化的筛选。
畜禽专家:培育新品种也是一种保护,走向市场能让保护走得更好
成都市畜禽资源中心副主任、高级畜牧师袁蓉介绍,成华猪的保种保育工作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可或缺的一环,如果不保护地方猪,全部使用外种猪,以后可能会面临种源被上“卡脖子”的情况。
随着今年新一批的天府黑猪走向市场,袁蓉也持认可和支持的态度。她介绍,近些年来,成都高度重视地方猪遗传资源品种保护,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建成华猪保种场、备份场和配套饲料厂,持续开展成华猪优势特色基因挖掘、性能测定、产品开发等工作,包括培育活体成华猪、成华猪遗传材料超低温永久保存、杂交培育新品种等,“除了保留最纯正的成华猪种,培育新品种也是一种的保护,推出市场接受的猪肉,保护的路才能走下去,走得好。”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