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全省农业农村局长会议在济南召开。记者获悉,2021年,我省将确保实现5000万吨粮食和5000万头生猪产能“双五千”稳产保供目标,力促种植业创新提级、畜牧业转型提速、水产业优化提效。同时,强化园区支撑、主体带动、改革赋能和乡村建设。到2025年,努力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上实现重大进展。
“确保粮食面积和产量只增不减是今年的重大政治任务,要实行党政同责,严格奖惩。”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李希信说,在坚决防止“非粮化”、确保完成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上。今年要建设高标准农田654万亩、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170万亩,各地要及早谋划,尽快落实项目、加快工作进度,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工程标准,注重工程质量,探索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建立健全“建管护一体化”机制,年内整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达到10个以上。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我省将聚焦种业“保、育、测、繁、推”关键环节,推进全产业链发展。在抓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同时,加快推动有关科研单位开展生物育种“卡脖子”技术攻关,争取设立一批国家级、省级重大育种平台,尽快培育一批突破性品种。到2025年,育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新品种100个以上。另外,扶持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种业企业,到2025年,集中培育50家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其中,进入全国同行业前50强的10家以上。
我省区域优势特色产业起步早、基础好,具有得天独厚的加快发展条件。李希信说,在获批创建烟台苹果、寿光蔬菜两个千亿级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再重点打造优质畜牧、齐鲁粮油、特色水产等区域优势产业集群,市县两级也要同步谋划,打造本区域的百亿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要聚焦我省名优特农产品,逐个谋划研究制定培育方案,形成梯次推进格局。并以此作为实施产业振兴的突破口,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夯实基础。
园区是引领和带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我省要推动实施“百园千镇万村”培育行动,围绕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乡土产业,创建一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强镇和乡土产业名品村,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要依托园区,加快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持续推进田头仓储保鲜冷链设施、产地低温直销配送中心、骨干冷链基地建设,补齐物流、仓储等设施短板。
另外,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牵头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切实落实扶持小农户发展的政策,培育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完善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经营效率和水平。到2025年,培植省级以上家庭农场示范场1200家、省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4000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00家以上、省级以上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400家。启动农业生产托管项目整省试点工作,争取用5年时间,实现试点项目全省所有农业县区全覆盖。
乡村建设是“十四五”期间的一项重大工程,今年是全面启动第一年,开好局起好步很关键。“各级农办要发挥统筹作用,协同有关部门共同推进村庄道路、农村供排水、电网升级改造、农房质量提升等工作,持续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充分发挥县域载体功能,统筹谋划县域城镇和村庄建设规划,努力实现‘县城+乡镇’同步发展的格局。有序推动县城教育、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以及燃气、供暖、光纤网络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李希信强调,要注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提升,深入开展美丽乡村示范创建,2021年,全省建设省级美丽乡村500个,90%的县(市、区)农村厕所规范升级。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