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市统计局获悉,上半年,莆田市坚持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手抓,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稳定农业基本盘,保障了疫情期间 “米袋子”“菜篮子”生产供应。
粮食果蔬产量增加
统计发现,上半年,农业生产有序推进,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1.02亿元,可比增长2.9%,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6个百分点。随着莆田市粮食生产补助政策相继出台,春粮随之扩种增产,今年,全市春收粮食播种面积为1.94万亩,增长19.0%,其中谷物、薯类和豆类分别增长31.7%、13.6%、23.4%;粮食产量为0.62万吨,增长16.5%,其中谷物、薯类和豆类分别增长31.5%、13.0%、16.3%。
上半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为17.16万亩,播种面积比上年同期扩大0.36万亩,增长2.1%。产量达31.96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03万吨,增长3.3%。平均亩产达1862公斤/亩,比上年同期增加22公斤/亩,增长1.2%。全市瓜果类播种面积为0.17万亩,播种面积比上年同期扩大0.06万亩,增长56.3%;产量达0.2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0.11万吨,增长106.7%;平均亩产达1304公斤/亩,比上年同期增加318公斤/亩,增长32.3%。
上半年,莆田市气候条件良好,没有出现往年的倒春寒,虫害少,茶叶水果喜获丰收。特别是莆田市大宗水果枇杷授粉和挂果阶段雨水充足,利于果体的膨大生长,茶叶水果产量增加明显。上半年,全市茶叶产量为0.19万吨,增长4.6%。园林水果产量为7.39万吨,增长8.3%。其中枇杷产量为6.58万吨,增长9.1%,对园林水果的贡献率高达96.1%。
食用菌降幅逐年收窄,上半年全市食用菌生产用地为0.47万亩,在上年和前年同期分别下降13.0%和26.7%的基础上今年继续下降1.1%;食用菌产量为3.20万吨,在上年和前年同期分别下降4.2%和35.3%的基础上今年继续下降0.4%。
生猪产能加快回升
随着支持生猪养殖政策的落地和生猪价格的一路攀升,生猪产能先行指标—存栏今年一季度首次出现增长,出栏仍然延续去年大幅下降态势,但降幅呈逐季收窄态势,生猪产能已现恢复态势。至6月底,莆田市因非洲猪瘟疫情停养的猪场已复养34家,全市在养的大中型生猪养殖场已增加到87家,比一季度增加11家。上半年,全市生猪存栏20.30万头,增长26.3%,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3.6个百分点;出栏25.54万头,下降30.6%,降幅比一季度收窄6.7个百分点。
禽畜养殖规模扩大
家禽养殖规模持续扩大,上半年全市家禽存916.45万只,增长19.1%,增幅比一季度提高2.2个百分点;出栏1897.64万只,增长16.4%,增幅比一季度提高6.9个百分点。草食动物稳定发展,全市牛存栏0.91万头,增长23.9%,出栏0.15万头,增长19.7%;羊存栏3.21万头,增长4.8%,出栏3.41万头,下降5.3%。
渔业生产形势好转
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的逐步好转,生产出行消费逐渐回复常态化,莆田市各级政府企业联动积极采取各种促销活动,扩大国内销售渠道降低出口受阻影响,渔业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上半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63.21万吨,增长3.0%,增幅比一季度高0.8个百分点。其中海水产品产量61.36万吨,增长3.1%,增幅比一季度高0.8个百分点;内陆水域水产品产量1.36万吨,下降1.7%,降幅比一季度扩大1.5个百分点。在海水产品产量中,牡蛎、海带和江蓠分别增长3.9%、2.2%和12.6%,对水产品的贡献率分别达到了50.7%、20.1%和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