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二生肖中猪排在最后一位,公元年号除以12余数是3的年份,都是猪年,如2007年、2019年、2031年等。在生肖传说中,猪的本命佛是阿弥陀佛。其因懒惰成性,被天帝罚以粗糠为食。不过,猪大脸大耳、天庭饱满、又白又胖的形象,也常以此来形容大福大贵之人。
与其他生肖相比,绘画传统中少有猪的形象,尤其是在自命不凡的文人画体系里。或许,猪给人脏和懒的印象,在一些成语及俗语中,除了“肥猪拱门”“金猪赐福”感觉稍顺耳外,其他如“豚蹄穰田”“豕突狼奔”“猪狗不如”“猪一样的队友”等几乎都是贬义的。有人上门索画,画家若以猪相赠,则场面注定会尴尬。
反映北宋风俗的《清明上河图》中自然也少不了猪的形象。
不管怎样,古代绘画中还是有一些零星的猪形象出现。元代以前的山水画,还没有太多的因心造景的文人画特点,造型古质与细节真实的特点还很明显,如《货郎图》《清明上河图》等,实乃客观写实的风俗画,猪这样的农家之宝自然也就可以入画了。
关仝《关山行旅图》中绘有一猪圈,两只黑猪关在宽敞的露天栏里,让人感觉到浓浓的乡村生活气息。
北宋初年关仝所作《关山行旅图》为全景式的北方山水,可谓关山雄伟气亦壮,景少笔简意却长。画面具有典型的关陇特色,峰峦叠嶂、气势雄伟。画面右上,形如卷云的深黑色石峰突兀高耸,山腰的古寺隐藏在疏林巨石间,谷底云蒸霞蔚,河流自左向右蜿蜒而下,一直流到近处的板桥茅屋。左下,是商贾和旅客来往不断的水边小镇,一家山野小店的栅栏大门敞开,大家在此或行或坐、或休憩饮茶,有一妇人在烧水,数孩童在嬉戏。周围有柴垛、鸡犬和猪圈,一只小船停泊河边。这是一幅山川冷峻也其乐融融的生活图卷,为相对客观的无我之境。两只黑猪关在宽敞的露天栏里,至少也得有20平方米吧,猪均住房面积远远大于如今多蜗居的同类。
黄胄《赶猪图》 66厘米×49厘米 1994年作
唐代笔记小说《朝野佥载》载,洪州人养猪致富,称猪为“乌金”。杜甫也有诗云:“家家养乌金,顿顿食黄鱼。”这说明,当时人们的肉食主要是猪,似乎还挺贵,故称“金”。而宋代百姓,常吃的肉食也是猪肉,在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就可以找到一群黑猪。
黄永玉《猪羊肥大赛黄牛》
到了清末及近现代,无论是年画、油画、国画,还是宣传画,猪的形象开始变得常见起来。以猪为题材的中国画,在一些名家笔下开始出现,如居廉、袁培基、齐白石、刘奎龄、刘继卣、陆俨少、王雪涛等人。画作除了应物象形、随类赋彩,也借鉴民俗有着富贵吉利、诸事顺意等吉祥之意。但是,用笔设色还是偏文人画倾向的,有不食人间烟火趣味。
王雪涛《二猪图》 1947年作
居廉、袁培基画猪,比较淡雅文气,留白较多。齐白石画猪,大多憨态可掬、平凡简朴,常配以草丛枝叶,有浓厚生活气息和天真烂漫的童心。刘奎龄画猪,多工笔为之,写实而灵动,有宋画之妙。刘继卣画猪,无论工写皆客观写实、飘逸潇洒,具体而生动,也有生活的质朴自然与乡土的清新气息。王雪涛所画《二猪图》中,一黑一白两只猪,笔精墨妙,由于非闇添草和补款,两人珠联璧合、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