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猪场生物安全和环境控制体系建设是生猪健康养殖的重要环节。笔者结合自身长期的农村工作实践,根据农村规模猪场生物安全情况,梳理总结了生猪养殖场选址规划、环境控制、无害化处理、猪群管理以及人员、车辆、生物媒介控制等生物安全和环境控制的管理要点,提出了加强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的建议,以期为农村规模生猪安全生产提供借鉴。
1 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概念
生物安全体系是指防止将引起动物疫病或人兽共患疾病的病原体引入动物体内的一切饲养管理措施,通俗地说,全过程、全方位的预防保健和提高生产力所采取的严格措施,具体包括控制猪群良好的生存环境、切断周围或外来致病微生物的传播途径、保护易感猪只、保障猪群健康等一系列全方位的预防措施,是动物疫病预防工作立体化、全方位的体系。有害生物有:病毒,细菌,真菌,原虫,寄生虫,昆虫,啮齿类,野禽。
2 构建生物安全体系的重要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治外来物种侵害。”生物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内容。当前,传统生物安全问题与新型生物安全风险相互叠加,境外生物内部生物风险交织并存,生物安全风险呈现出诸多新特点,已成为全球、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生存与发展威胁之一。
3 如何构建猪场生物安全体系
3.1 提升强化猪场环境控制
3.1.1 选址与布局
猪场选址首先要避开限养区和禁养区,在宜养区进行选址;土地用途应符合当地城镇发展建设规划要求及有关规定;节约土地,留出下一步发展的空间;选择常年处于城镇居住区主导风向;交通便利,保证了水电和通讯等方面的供应;避开城市、工矿、医院和交通要道,场区周边1 km范围内无污染企业和养殖场;周边配套林地或有消纳的耕地。
猪场布局选择坐北朝南向规划设计,易于通风采光,依次分为管理区、生活区、生产区、隔离区、无害化处理区等,每个区都有围墙,各区间有缓冲隔离带。猪场大门出口设置与大门等宽、长为进场大型机动车车轮一周半的水泥结构消毒池,并备有完善的清洗消毒设施。生产区门口设有更衣换鞋区、缓冲带、消毒室或淋浴室。猪舍要分为公猪舍、空怀舍、妊娠母猪舍、分娩舍、保育舍、育肥舍等,两点式或三点式饲养模式更符合现代化养猪,更好地防控疫病。猪舍内安装自动饲喂设备、环控设备、粪污处理设备等。猪场内部通道净污道分设,避免交叉感染。猪舍的建筑朝向要考虑通风、采光以及粪污排出等。
案例1:以上党区金科养殖有限公司猪场为例,猪场位于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南35 km处,距最近高速公路收费站14 km,距最近省道长陵线2 km,交通十分便利。猪场坐北朝南,三面环山,周边无污染企业、学校、医院等,1 km范围也没有养殖企业,远离居民生活区。公司在猪场周边流转40 hm2(600亩)土地,种植了果树,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具有良好的天然屏障。猪场自备有深水井和洗消中心。目前,该猪场存栏能繁母猪1 100头,2018年以来,未遭受非洲猪瘟的侵害,生产生活正常有序。
3.1.2 绿化与硬化
绿化可补充空气中的氧气,减少场内有毒、有害气体,降低空气中尘埃和病原微生物的数量,防风减噪,从而提供更健康的生活环境。场内场外的空闲地和猪场内的道路两侧植树种草,猪舍间的空地种植花草或蔬菜,绿化环境,改善场内小气候。
道路是猪场中的重要设施之一,它与猪场的生产、防疫有着重要的关系。猪场道路硬化最好采用20 cm厚C25以上的砼路面硬化,有足够的强度,不积水、不透水、不起灰、不起砂、不开裂、没有坑洞、不藏匿病毒和细菌。路面向一侧或两侧有1%~3%的坡度,以利排水。常与外界有联系道路路面宽5~7 m,生产区道路路面宽2.0~3.5 m。
案例2:上党区新起点养殖有限公司猪场在做好猪场外围植树绿化的同时,在场区内空闲地进行了桃树、杏树、梨树、蔬菜的种植,丰富了职工生活,美化了环境,净化了空气,同时还对场内外道路进行达标商砼硬化,便于生产物质的运输和日常消毒灭原。
3.1.3 环境与控制
根据猪的生理特性,为猪只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做好猪舍内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粪便、污水,保证猪舍内清洁、卫生。有条件的要安装智能环控系统,通过环境传感器在线实时采集养殖舍内外的环境参数(温湿度、CO2、NH3、通风量)和精准控制风机组、水帘、通风窗、空气过滤器等设备,从而实现养殖舍内环境的自动化控制。据报道,猪伪狂犬病病毒、口蹄疫病毒或猪蓝耳病2型病毒等病毒可通过空气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如口蹄疫病毒可传播20 km,猪伪狂犬病病毒、猪蓝耳病2型病毒和猪支原体肺炎可传播9 km。研究证明,在窗户或通风口使用高效空气过滤器可减少或防止病原体的入侵。
案例3:上党区承浩养殖有限公司猪场建设伊始就按照标准化要求建设,在环控方面为猪舍安装了地暖、风机水帘、通风窗、空气过滤器等,为猪只提供了舒适的生长环境。
3.1.4 粪污与处理
粪污收集与处理是猪场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处理不好将会破坏猪场的卫生条件,危害猪群的健康。在建场时要配套建设堆粪池、污水处理厂等设施,经处理达标后用于农作物灌溉。
案例4:长治县昱辰养殖有限公司是新建的一个生猪养殖场,在建设猪场的同时配套建设了粪污处理设施,建有600 m3沼气站1个、1 500 m3污水收集池2个,有效收集处理了猪场产生的粪污,处理后的沼渣沼液用于流转的40 hm2(600亩)农田的灌溉,实现了种养结合良性循环。
3.1.5 有害生物与控制
猪场的有害生物包括猫、狗、鼠、蚊蝇、飞鸟等,它们可以将不同的病菌和病毒带到猪场。因此,要禁止饲养猫、狗等畜禽,重视灭鼠,布置防鸟网,定期清除杂草,减少疾病的传播。
3.1.6 洗消中心与装卸台
标准化洗消中心是猪场防疫的第一道屏障,是生物安全必不可少的环节。猪场需要在离场一定距离的必经之路上建立规范的洗消中心。所有运送生猪和饲料的车辆到达洗消中心后,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清洗消毒,过关后才能开具出入证,然后才能放行进入场内。消毒药品的配制应遵循产品说明要求,并遵守当日使用的原则。在洗消中心和猪场之间设置装卸台还可以避免病原微生物在引种过程中的传入和扩散,以及猪群的转运和销售。
案例5:2018年非洲猪瘟暴发后,上党区东升养殖有限公司在距猪场2.3 km处建设了洗消中心和装卸台,同时还建设了隔离圈舍,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猪场的安全生产。
3.2 构建猪场生物安全体系
3.2.1 建章立制,强化落实
(1)人员管制情况
一般情况下,猪场禁止外来人员入内,确需入内的,必须采取隔离措施,场区入口处必须放置外来人员的全部物品,并进行消毒处理。必须经过淋浴、更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靴,后方可进场。对猪场人员实行封闭式管理和控制,减少外出,做到不到疫点和疫区,不到其他猪场和生猪交易市场。不接触一切有可能沾染的物品及地方。饲养员进入畜禽圈舍需要洗澡、换洗衣服和消毒,然后才能进入。进入生产区前,管理人员要洗澡、穿场内工作服、戴工作帽、换鞋后才能进入。
(2)车辆管制
对涉及猪场的所有车辆要严格控制。进入猪场的车辆一定要彻底清洗干净后才能进入。未经清洗消毒的车辆一律禁止靠近猪场停放。要对车辆建立清洗消毒制度,洗消程序:杂物清除→消毒→清洗→晾晒。
(3)控制饲料
外地运送饲料的车辆一律不准进猪场卸料;自配饲料应从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处采购饲料原料,并有质量保证体系;禁止使用兽药、饲料添加剂。禁止投喂泔水/餐厨剩余物,对可能受到污染的饲料(原料、原粮),除禁止使用受污染的猪源(血液)饲料制剂外,还应采取原粮/原料烘干(60℃ 30 min)、高温制粒(85℃ 3 min)等相应措施。有条件的猪场可在离猪舍较近的场地外搭建料塔,避免运饲料的车辆进入猪场。
(4)猪群控制
猪场坚持自繁自养,采用繁殖、培育和育成分开的分点生产模式,产房和保育舍实行小单元全进全出饲养模式,不同的品种、批次、日龄的猪只禁止混养,避免交叉感染;非必要不引种,确需引种的要严格遵循有关规定,依法依规引进,并进行30 d以上的隔离观察,专人饲养,并于14 d、28 d对相关样品进行临床和实验室检测,确认无疫后入场饲养;需要外部购买猪精液的,猪精液供应商必须经过认证,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估,供应商越少越好,最好1家。
3.2.2 构建体系,科学防疫
首先,要组建本场的兽医团队,科学评估猪场防疫水平;其次,要根据上级部门重大动物疫病防疫计划,结合当地动物疫病流行情况,制定符合本场实际的免疫程序,严格按照疫苗使用说明进行规范操作,做到头头免疫、不留空挡,并健全有关免疫、养殖档案,免疫结束后在规定时间内做好抗体水平检测,对不达要求的进行补免,直至达标,保障免疫猪群常年处于有效免疫保护期内;三是做好疫病监测和检测。猪场要定期开展疫病监测和检测。有条件的自行监测,没有条件的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临床监测要关注猪群健康状况、临床症状、采食量与饮水,及时发现异常猪只;实验室检测要对临床异常猪只样本及时进行检测。要对车辆、物资等与外界相互流通的环节和风险因素样本进行采样。对猪场周边、场区大门、场内、出猪台/装卸台等环境样本要进行采样检测,疫情高发期1周检测1次。对于无疫情猪场和受感染风险小的猪场,每1~2周检测1次。坚持开展疫病净化工作,鼓励支持创建无规定疫病养殖场;四是开展动物保健工作。在符合国家食品安全等相关规定下,制定出适合自己猪场的预防保健程序,进行药物保健,同时要定期驱虫,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发病率;五是强化隔离意识。在发生动物重大疫情时,及时报告,自行封锁,严密隔离,按照《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规定开展处置工作。
3.2.3 操作规范,消毒灭原
抓好消毒灭原工作,是搞好生物安全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猪场大门口要设消毒池和人员消毒通道,生产区门口设消毒池,猪舍门口设脚踏消毒盆(烧碱浓度2%,2 d更换1次)。大门口消毒池:烧碱3:100,3~5 d更换1次。入场人员消毒:紫外线或喷雾消毒,10~30 min;每周对全场环境进行1次消毒,对走道、场区主干道进行2次消毒;猪舍空栏后:洗净(癸甲溴铵1:200发泡)→消毒(强克1:3 000,300 mL/m2)→通风换气→空栏→再次消毒→饲养;要交替使用消毒提高消毒效果。
3.2.4 精准科学,依法治污
猪场产生的粪污等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将污染环境,如果处理科学将变废为宝。农业农村部推荐了7种处理模式,包括“粪污全收集还田利用方式、粪污专业化能源利用固体粪堆肥利用方式回用方式、异位发酵床方式、污物肥料化利用方式排污方式”,可以结合猪场实际选用。病死猪处置不当将会成为猪场疫病的传染源,目前,最理想的无害化处理方法是专业处理,由政府出资建立收集点,由专用收集车拉运到无害化处理点进行集中处理。
3.2.5 安全评估
猪场要定期主动组织技术人员或邀请第三方兽医评估机构对本场生物安全进行评估评价,对免疫情况、保健方案、近期检测报告结果、现健康状况、流行病学调查、猪场场址、猪场设施、生物安全设计、人流、物流、门卫、食堂、生产区、车辆、动物和昆虫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矫正过往,确保安全。
4 小结
综上所述,猪场良好的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是一项涉及范围广、贯穿养殖全过程的系统工程,要细致做好每个环节的具体工作,必须求真务实,切忌形式做样。多个事例证明,只有做好多维立体防控、常抓不懈,生物安全体系的巨大效果才会显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创造安全的饲养环境,才能为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养猪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