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吉动物营养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技术 > 生物安全 > 内容

阻止或减少外部病原引入!浅析生猪场生物安全把控点

猪业科学 2024-07-12

阅读()

随着我国生猪产业的快速发展,规模化和集约化养殖已成为主流趋势。这种养殖方式虽然在管理方面更为方便,可以为养殖场带来更多的养殖效益,但同时,也容易感染疾病,并快速传播。

随着我国生猪产业的快速发展,规模化和集约化养殖已成为主流趋势。这种养殖方式虽然在管理方面更为方便,可以为养殖场带来更多的养殖效益,但同时,也容易感染疾病,并快速传播。以非洲猪瘟为例,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家猪和野猪引起的急性出血性严重传染病,死亡率100%。它于1921年首次被记录,当时它在东非的家猪中表现为急性出血热,在1950年代之前很少在非洲国家传播。1957年,欧洲报道了非洲以外的首例非洲猪瘟病例,此后逐渐蔓延到其他大陆。2018年5月,亚洲首次报告的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在中国东北(辽宁省沈阳市)。从那时起,它已在全国范围内被发现。尽管非洲猪瘟疫苗的开发已经投入了大量精力,但该领域仍未取得重大进展。由于目前尚无公认的ASF治疗方法,最常采用的疾病预防和控制策略主要是生物安全、早期发现和报告、活动限制和分区以及扑杀暴露的动物。因此,科学合理、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是有效防控疾病传播和保证养殖场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生物安全计划的目标是将畜群未接触的病原体拒之门外,并将地方病原体的影响降至最低。在养猪生产过程中采取生物安全措施可以阻止或减少外部病原的引入(外部生物安全)及病原在养殖场内的传播(内部生物安全)。

 

养猪场

 

1 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管理是指通过防止引入被认为具有潜在危害的病原体和毒物来保护牲畜群健康的管理实践。生物安全的目的是通过尽量减少生物有机体和外部威胁进入畜牧业和畜牧业内部的移动,建立防止致病因子和其他威胁的屏障。包括内部生物安全和外部生物安全,包括农场/牧场的各种活动:访客管理、交通管制、员工培训、技术服务、饲料的储存和处理、疾病防控等都会影响生物安全。

 

1.1 内部生物安全

 

污染物是一种无生命的物体,可以将病原体从一种易感动物带到另一种易感动物。养殖场内的易被污染物污染的包括的场内用的刷子、剪刀、针头、球枪、衣服、挤奶装置、奶嘴浸泡杯、饲料或水桶以及铲子等场内日常用品。通过直接接触,在场内空气、场内动物、人以及移动装置进行传播。当病原体通过动物血液、唾液、鼻子与鼻子的接触、摩擦或咬伤直接接触开放性伤口、黏膜或皮肤时,病原体就会寄生在动物体内进行群体传播感染。需要注意的是,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包括人类在内的不同物种的动物之间可能会发生直接接触传播。

 

1.2 环境控制

 

养殖场要保证场区内部和外部周边的环境卫生,定期清理垃圾,避免内部滋生细菌或外部细菌、病原体被带入养殖场,圈舍内部温度波动会使养殖场的生猪饲养变得更加困难。白天和夜间温度之间的巨大差异可能会带来一些管理挑战。在较低的温度下,可能需要加热猪舍或调整通风以避免气流并帮助仔猪保持舒适。若温度过高过低都会使得生猪产生应激,温度过高或者过低也会滋生病原体、细菌,并加速疾病的传播,生物安全的控制会变得困难。

 

为了减少畜禽与外部环境的接触,降低病原体传染几率,养殖场可以采取封闭的管理方式,对场内外的人员以及生猪制定完善的饲养管理体系。饮水可由水线系统将洁净的饮用水输送至饮水口,供生猪直接饮用。目前大多的养猪场使用的都是料槽饲喂,或者是水槽给水。在这种情况下,料槽中的饲料若不及时清理残渣,饲料很容易受到细菌污染,要经常对料槽中的废弃饲料进行清理,避免生猪食用被污染的饲料,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1.3 设施消毒

 

猪要根据监测体系和措施对场内外生物安全进行分析和处理,如风险评估、隔离、检疫、洁和消毒,对于防止疾病的出现或传播至关重要。猪场场区生产区栋舍之间道路或者设备要定期清理及时处理废弃物,保持干净整洁,定期对养殖场道路利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圈舍卫生设施存在的一个重要目的是防止牲畜摄入粪便污染物。使用单独的设备进行饲料处理和粪便或动物尸体清除是最佳选择。如果使用同一设备处理粪便和饲料,需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消毒前应先将圈舍内垃圾及排泄物打扫干净,由于生猪排泄物中存在污染物,感染疾病的猪只的分泌物及排泄物中含有病原微生物,消毒前彻底清扫圈舍,可以减少猪舍中污染物的数量。

 

猪圈舍消毒要根据当前疾病流行特点以及有针对性消毒效果的消毒剂,符合安全、高效、稳定性好的特点。某些强酸、强碱及甲醛等刺激性腐蚀性强的药物,不可作为带猪消毒的消毒剂,若强行使用,对生猪身体健康会造成极大影响。购买的消毒剂要根据其化学属性合理保存,过氧化物类及含氯类消毒剂易挥发,要现配现用并安全保存。碘类消毒剂需避光保存,季铵盐类消毒剂的使用效果会受到低温的影响,强氧化性消毒剂的使用效果会被有机物影响。圈舍消毒后,要利用风机对圈舍进行干燥处理,冬、春季节温度较低,可用风机烘干12 h。带猪消毒时,由于冬季气温较低,要选择在中午温度较高时进行消毒,避免温度对猪只造成应激。夏秋季节,中午气温较高,消毒有防疫、降温、除尘的作用,可以选择中午或中午前后进行。

 

1.4 全进全出

 

猪场要合理安排引猪时间,仔猪从断奶开始,保育、生长和育肥阶段每批次猪都要全进全出,不同批次和品种的猪不能混合饲养。猪场可利用“全进全出”实现批次化生产,提高生猪的出栏率和养殖效益。在生猪出舍后,对圈舍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减少细菌病毒的传播,保证圈舍的干净,方便下一批生猪的引入。自繁自养与全进全出计划的实施有利于猪场实施科学规范饲养,科学规范饲养是指对生产的每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规范管理,阻断病原微生物侵入的可能。可有效控制动物和动物产品的质量、品质的一致性。

 

2 外部安全措施    

 

2.1 人员与车辆

 

车辆传播是另一种特殊类型的移动式污染物传播,污染物或者细菌病原体会通过车辆、拖车或人类传播到另一个地方。因此,车辆在不同猪场和场区间移动,必须进行严格的管控和消毒。配备场内专用车辆、外用车辆、饲料车和粪污车等,专车专用。在养殖场内使用的转猪车,应停在独立车场。每次使用完毕后马上清洗消毒。外用的转猪车一定要做到专车专用,在消毒、晾干、烘干后才能开到中转区域。对进入生产区的人员以及离开生产区的场区工作人员应进入“隔离间”隔离消毒,防止携带病原微生物并进行传播。“隔离间”单独建在猪场内,配备日常生活用品。隔离时间需三天两夜,期间隔离人员严禁在限制区域外的其他区域随意活动;隔离人员的随身衣物必须严格清洗消毒。人员完成隔离后,方可进入生产区或离开场区。

 

2.2 引种隔离

 

猪场引种注意要从有资质且口碑好的种猪场引种。引入的生猪到达猪场进行隔离饲养45~60 d,在隔离期间注意观察猪只行为状态,并进行检测评估,尤其是对非洲猪瘟、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等疾病的检测。若引入携带病原体的猪只,会对养殖场造成重大损失。因而在引种前,应进行实验室血清学检测,保证无相关病原。如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采取隔离、治疗等有效的应对措施,不能混入大群。待隔离时间满后并检测无任何异常才可混群饲养。

 

2.3 饲料卫生

 

猪场应当严格把控生猪饲料来源和饲料质量,避免饲料被污染并携带病原体或者细菌进场。尤其是使用液体饲料较多的养殖场,液体饲料为酵母菌、霉菌、乳酸菌和肠杆菌的生长提供了完美的环境。因此,卫生是饲喂液体饲料过程中保证猪健康的关键,主要为了限制不良微生物的生长并管理系统中的细菌生物膜,这有助于降低污染风险。卫生对于保持饲料的营养质量也很重要,当将干饲料成分和副产品与水混合时,饲料或环境中存在的微生物可能会发生自发和不受控制的发酵。这些微生物会利用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使得生猪饲料利用率下降,无法从饲料中吸收营养物质,甚至会产生有毒化合物(例如生物胺),并可能对动物有害。因此,确保液体饲料和饲喂过程中的饲料的质量是饲养优质猪的重中之重。

 

2.4 免疫防护

 

疫病监测是生物安全防控的重要环节,也是猪场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保障。猪场应秉持“防重于治”的理念,根据本场、本地区猪病流行情况,健全疫病监测体系,制定科学规范的免疫程序,快速精准地掌握疫病发生源头和发展形势,从源头保证猪群健康。疫苗可以显著加强动物的免疫力,也是保证猪群对疾病抵抗力的重要保障。养殖场在购进疫苗时,要选择正规厂家的疫苗来预防,要注意确保疫苗质量、疫苗的使用阶段、效力、保存方法等。并且每种类型疫苗的免疫间隔都需要保证在7 d以上。如果条件允许,在注射免疫疫苗后需要进行专业的抗体检测,如果免疫检测结果不显著则需要注射加强疫苗或者更换疫苗。

 

在猪场疾病防控中,仔猪需要生产管理者额外注意,仔猪出生时具有先天免疫力,并在成熟时产生适应性免疫力。先天免疫反应对病原体和其他潜在威胁因子产生快速、非特异性的反应,但不保留其攻击的病原体的“记忆”。相比之下,适应性免疫反应可以“记住”病原体威胁(疫苗接种利用了这种能力)并针对特定抗原的攻击。抗原呈递细胞有助于向免疫系统发送信号,以激活适当的防御。由于适应性免疫系统在断奶时不成熟,仔猪无法完全获得其对问题细菌的保护,仔猪在断奶后面临的免疫缺口使它们更容易受到疾病暴发或合并感染的影响。致病性猪链球菌暴发的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为许多母猪携带非致病性猪链球菌,一些仔猪在出生时易被感染。猪场中母猪很频繁地作为合并感染发生,使其成为秋季和春季更普遍的问题,虽然几乎所有母猪都是猪链球菌的携带者,但这些菌株中只有相对较少的具有致病性。减轻有害细菌的策略也可以利用参与动物免疫反应的细胞活动。仔猪日粮中添加的特殊成分可以抵御威胁性细菌。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反应依靠吞噬细胞来帮助发现、“吃掉”和杀死病原体。补充支持吞噬细胞功能的特定元素(如β-葡聚糖)可能有助于改善对有害细菌的免疫反应。

 

3 结语     

 

随着我国生猪产业向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发展,生物安全已经成为了各个养殖场常态化的管理模式,但是对于内外生物安全的管控,始终不能掉以轻心,不能抱有一劳永逸的想法。养殖业的疾病安全挑战形势依然严峻,一些疫病出现的概率越来越高,这些疾病一旦发生,不但影响生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也会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养殖场应该结合本场的实际情况采取实际有效的防控措施,采取科学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推动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作者:焦小华陇西县通安驿镇畜牧兽医站)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