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执行“四大程序”是养猪成功的关键:消毒隔离、加强管理、免疫接种、药物预防。养猪场要树立科学的“消毒防疫”理念。
一、理想的化学消毒剂具备以下特点:
1.杀菌谱广。
2.有效浓度低。
3.作用速度快。
4.性质稳定,不易挥发,使用时间持久。
5.易溶于水,可在低温下使用。
6.不易受有机物、酸、碱及其它物理化学因素影响。
7.无腐蚀性、无刺激性或不易引起过敏。
8.无色、无味、无臭,使用后易于去除残留药物。
9.毒性低。
10.使用简便,价格低廉,便于运输,货源充分。
二、影响化学消毒效果的因素
1.浓度和作用时间:一般来说浓度高时,消毒灭菌效果好,消毒时间长,微生物被杀灭的机率大。
2.消毒物品表面的有机污物:有机物能消耗或抑制消毒剂的杀菌能力。
3.温度和湿度:提高温度可以增强消毒剂的杀菌能力,湿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杀菌效果
4.酸碱度:在其适宜的酸碱度范围内,杀菌力最强。
三、消毒药的选择及应用
常规消毒药有碘制剂、醛制剂、酚制剂、氯制剂、季氨盐类、碱类、酸类、卤素类氧化剂类、表面活性剂、复合型消毒剂等。
消毒药按作用水平分为高效、中效、低效三类。
高效消毒药对病毒、细菌、芽孢、真菌等都有效,如戊二醛、氢氧化钠、过氧乙酸等,但它们的副作用较大,对有些消毒不适用;中效消毒药对所有细菌有效,但对芽孢无效,如乙醇、碘制剂等;低效消毒药属抑菌剂,对芽孢、真菌、亲水性病毒(非囊膜病毒)也无效,如季胺盐类等。
要针对养殖场的疫病情况选择使用;最好选择3-4种不同类型的消毒药轮换使用;有条件的养殖场最好做消毒剂使用效果检测;广谱性、高效性、长效性、安全性、方便性以及成本、投入产出比是选择消毒药的原则。
四、消毒的种类
(1)预防性消毒:结合平时的饲养管理,对畜舍、场地、用具和饮水等进行消毒,以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
(2)随时性消毒:在发生传染病,及时消灭刚从发病动物体内排出的病原体和采取的消毒措施。消毒的对象包括发病动物所在的厩舍,隔离场地以及被患病动物分泌物,排泄物和可能污染的一切场所。对用具和物品进行定期多次消毒。
(3)终末消毒:在患病动物解除隔离,痊愈或死亡后,以及在解除封锁之前,为了消灭疫区内可能残留的病原体所进行的全面的彻底的大消毒。
五、必要的消毒工具和防护用品
消毒工具:背负式喷雾器,气溶胶喷雾器,架式机动喷雾器,背负式机动喷雾器,配药桶(10L)、刻度量杯(筒)、工具箱、消毒车。
防护用品:工作服、隔离服、防护眼镜、口罩、防鼠疫口罩、帽子、手套、长筒胶靴、毛巾、手电筒、雨衣、长柄毛刷、装工作衣的布袋。
消毒剂: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碘伏等。
六、消毒程序
全进全出空栏消毒
带猪消毒:每周1-2次
猪舍单元员工进出消毒
出入生产线消毒:洗澡、更衣
猪场正门进出车辆、人员消毒:喷雾、消毒池
猪场环境消毒:每月1-2次
七、综合消毒
1.大门口消毒池:烧碱 3:100,3-5天更换
2.入场人员消毒:紫外线消毒,10-30nim
3.空舍清洁:癸甲溴铵 1:200发泡
4.空舍消毒:强克1:3000,300ml/㎡
5.环境消毒:强克1:3000-6000,每周1-2次
6. 猪舍脚踏盆:2%烧碱浓度,每2天更换
7.带猪喷雾消毒:强克1:1500-3000,50ml/㎡,3天一次
8.饮水清洁消毒:强克1:4000-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