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养前猪场应该做些什么?复养后如何才能做到安全生产?笔者认为需要清楚三个问题:如果病毒在猪场外面,如何堵截它不进入猪场?如果病毒已经突破围墙闯进猪场,如何做到不进入猪舍?如果病毒已经进入猪舍,如何能让猪不发病?
中央一号文件专门指出,要加快恢复生猪生产,把生猪稳产保供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中央一号文件首次专门列项强调生猪生产,把养猪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那么,复养前猪场应该做些什么?复养后如何才能做到安全生产?笔者通过下面三个问题与读者展开交流。
一、如果病毒在猪场外面,如何堵截它不进入猪场?
病毒进入猪场的三条通道——“海陆空”。“海上通道”,即老鼠通过猪场的排水沟、排污口将病毒带进,或者通过污染的水源将病毒带进;“陆地通道”,即车辆、人员、物资(包括饲料)、种猪、猪苗、精液等通过破损的围墙和各个大小门将病毒带入;“空中通道”,即通过飞鸟、苍蝇、蚊子等将病毒带进。那么,猪场能否筑牢“海陆空防线”,堵截病毒进入猪场?
1.筑牢“海上防线”
所有排水沟、排污口等猪场与外界相通的下水管道安装防鼠装置。对地下水源进行检测,如果被污染了,该场地不宜再复养;如果没有被污染,则定期检测水源(饮用水、冲栏水、猪场上游经过猪场的雨水)。“海上防线”比较容易被突破的是多雨季节,如果上游或周边有猪场,如何防范带毒雨水或污水进入猪场?如何防范下游带毒雨水或污水倒灌猪场?如何防范污水处理中心、化尸池中的水倒灌猪场?雨水会增大环境病毒载量,让病毒保持更久的感染能力,增加车辆、人员、物资的有效消毒难度,放大感染窗口……
多雨季节如何加固“海上防线”,值得思考。其中有一条措施可以考虑:在多雨季节,饮用水与洗栏水全部用复合有机酸(不能用无机酸)进行酸化,pH调至3.6~3.8,静置半小时后饮用或使用;猪舍外面可用化学消毒剂消毒,消毒时特别注意积水或潮湿对消毒剂浓度的影响,注意雨水冲刷对消毒次数的要求,同时要增加水源与环境的病毒监测频次,加强猪场用水pH监测。
2.筑牢“陆地防线”
修建两道间距2.5m以上、高2.5m、内外涂抹光滑、没有任何破损的围墙。围墙外铺设一条深度1~2m、宽度2~5m的防鼠带。对人员入口,物资(包括饲料)进口,出猪台,猪粪、病死猪、淘汰猪、死胎和胎衣等进出口严格把关,所有人员、物资(包括饲料)进入猪场均需有效消毒,并经检测为阴性才准进入。任何车辆不得进入围墙,靠近围墙的任何车辆均在500m之外已经彻底清洗、消毒、烘干,经采样检测为阴性。场内所有人、物资均不得通过出猪台、猪粪出口与外界直接接触,并经常性消毒、检测。
要达到以上目标,需要特别培养三个人——场长、门卫、生物安全专职监督员。这三个人是猪场生物安全的中坚力量,主要负责达成以上目标。只要这三个人将以上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场内员工生物安全的工作量、精神压力就会大大降低。简单讲,即做好“二三四”——筑牢二道围墙、管好三个人、管住四个口,就能堵截绝大部分病毒通过“陆地通道”进猪场。具体人员培训与执行力问题,洗消中心与烘干房建设,围墙及出猪台、猪粪出口、物资(包括饲料)进口、物资储备与消毒、人员消毒通道等设施的建设,相关文章很多,本文不再赘述。
3.筑牢“空中”防线
筑牢整个猪场的“空中”防线,包括如何防范台风将携带病毒的气溶胶吹进猪场、如何防范飞鸟将病毒携带进猪场等。
二、如果病毒已经突破围墙闯进猪场,如何做到不进入猪舍?
如果病毒突破海陆空三道防线,已经进入猪场内部,能做到堵截病毒不进入猪舍吗?这就要看猪舍的海陆空三道防线能否守住。
病毒进入猪舍的“海陆空”三条通道——“海上通道”:粪尿、污水排出口,冲栏水和饮用水,猪场周边流入猪场的雨水或污水;“陆地通道”:转猪或售猪的出口,转猪的进口,员工的进出口,饲料、兽药、工具的进口;“空中通道”:窗户等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的进出风口。那么,猪场能否筑牢猪舍的海陆空防线,堵截病毒进入猪舍?在猪场的日常工作中,能做到任何人(特别是管理人员、兽医)不串岗吗?能做到人员通道、猪通道、饲料通道、猪粪通道、病死猪处置通道等净道、污道完全分开吗?能做到不同岗位的人员通道不交叉吗?如果有串岗或有交叉,能确保每次的消毒都彻底有效吗?猪场内部各功能区之间、猪舍与猪舍之间等能用实体墙或实体隔板完全隔断吗?各功能区、猪舍之间的隔断能阻止病毒传播吗?能做到场内任何其他动物(苍蝇、蚊子、老鼠、鸟类、蜱虫及其他昆虫)不乱窜,或完全消灭这些动物吗?能做到每个猪舍和饲料间安装防鸟网,猪舍和饲料间等建筑外围铺设防鼠带,全场灭“四害”,并能确保堵截通过飞鸟、苍蝇、蚊子、老鼠等将病毒携带进猪舍和蜱虫叮咬吗?如果以上措施都能确保做到、做好,毫不惧怕病毒进入猪场;如果能基本做到、做好,就要看猪的造化了;如果基本没有把握做到、做好,就应该将病毒堵截在猪场之外。
因此,如果在原来的场地复养,经过彻底清洗、消毒后,必须确保猪场内任何场所(生产区、管理区、生活区、集粪区、绿化区等区,仓库、办公室、宿舍、食堂、厕所等场所,土壤、水源、工具等细节,阳沟、阴沟、地面、天花板、窗户、排风口、排水口、漏缝地板等位置)没有非洲猪瘟病毒,经过多次检测核酸均为阴性,这样复养后才会大大降低风险。
三、如果病毒已经进入猪舍,如何能让猪不发病?
病毒可以通过鼻腔黏膜、口腔黏膜、眼结膜和任何皮肤伤口进入机体。那么,我们能否筑牢机体的“海陆空防线”,堵截病毒进入猪机体?
养猪朋友可以细想,猪场没有任何伤口的猪有多少?猪场猪只鼻腔黏膜、口腔黏膜、眼结膜屏障非常完整的猪有多少?地面和漏缝地板粗糙,注射不当,咬架,微量元素缺乏,消毒不当,皮肤病、链球菌病、五号病、葡萄球菌感染等造成的皮肤损伤有多少?有害气体浓度过高、维生素缺乏、饲料品质低、不当带猪消毒、不当饮水消毒、不当助产、不当子宫冲洗、表面菌群失调、各种应激、肠道黏膜免疫功能低下、气喘病和萎缩性鼻炎等疾病的存在导致的黏膜损伤有多少?一旦病毒进入猪舍,每天带猪消毒、每天饮水消毒能防得住吗?能保证每个员工每天都能坚持吗?每个员工都能不折不扣地做好任何细节吗?如果病毒已进入口腔、鼻腔,能阻止它们突破黏膜屏障而不被感染吗?如果病毒已经进入扁桃体和下颌淋巴结,能阻止它们不通过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而不发病吗?如果病毒已经进入实质器官,能阻止猪不死亡吗?如果能通过加强管理、营养调控、使用生物发酵饲料和中药等措施减少或避免皮肤黏膜的损伤,固筑四道屏障(机械屏障、化学屏障、生物屏障、免疫屏障),即使病毒进入猪舍,感染、发病、死亡的几率也会大大降低;如果做不到,就应该将病毒堵截在猪舍之外。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把口腔黏膜的四道屏障与肠道免疫系统比喻为“海上防线”,把皮肤与其他黏膜的四道屏障比喻为“陆地防线”,把呼吸道黏膜的四道屏障与肺泡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主导的免疫系统比喻为“空中防线”,那么,筑牢机体“海陆空防线”,就能最大限度堵截病毒进入机体,就可以大大降低感染、发病、死亡的几率。
在猪场内没有任何非洲猪瘟病毒的前提下,不管猪的营养冗余还是缺乏,不管母猪还是仔猪,不管应激很大还是管理完美,猪都不会感染非洲猪瘟。但当猪场内部存在非洲猪瘟病毒的情况下,不管是车辆、人员带进还是物资媒介带入,猪是否会被感染、感染后是否会发病、发病后是否会死亡,这就取决于病毒载量与猪自身的抵抗力了。如何降低猪舍内病毒载量、如何提高机体感染阈值,此类文章也很多,本文不再赘述。正所谓将病毒堵截在围墙之外是防火,病毒进入围墙之后,就需要救火。火灾造成的损失有多大就要看消防设施、救火技术、救火能力及房屋的耐火性了。
复养是指猪场发生非洲猪瘟疫情清群后,经过大量细致缜密的准备工作,再次引猪重新生产的过程。复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各场必须根据所处环境、养殖模式、养殖规模、资金实力、心理承受力等差异,制定切合实际的方案。复养前的准备工作应该简单事情复杂化,要面面俱到;复养后的正常生产应该复杂事情简单化,抓住重点,强细节,重落实。复养前要构建完善的猪场生物安全体系,要建立应急预案,要制定详细可操作的复养计划和各种生产管理制度,要对所有员工责任心和技术技能开展培训,要明确员工责权利,提高员工生物安全意识,更新老板、场长、技术员生产管理与猪病防控理念,要升级改造各种设施设备,要开展风险评估,掌握各个环节的风险系数等,确保所有硬件软件都能应对非洲猪瘟病毒。开始复养后的执行过程要简单化,要抓住重点,这样员工就不会疲惫,就能长期坚持,就能日复一日的落地。复养后的重点工作就是做好“一二三四”,设法提高猪的抵抗力,强化细节管理,常态化监测。“一二三四”即堵住一条通道、筑牢二道围墙、管好三个人、管住四个口。提高猪的抵抗力就是最大限度消除导致猪皮肤黏膜损伤的各种因素,通过营养调控、使用生物发酵饲料和中药等措施提高机体屏障功能,提高感染阈值。强化细节管理就是多问“这样做是否有效”“这样做是否能阻断或杀灭非洲猪瘟病毒”“老板、场长、饲养员、后勤人员等是否自上而下的以一贯之”。要建立健全监测体系,常态化监测,早发现,早处置,就能把损失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