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猪场开展复产需要面对大环境长期带毒,包括:水源带毒、车辆带毒、场地带毒、猪源带毒、野生动物带毒等,在这样大环境下复产,猪场暴发非洲猪瘟的风险依然是很高的,最要命的是:猪场在暴发非洲猪瘟后找不到传染源,也弄不清传播途径,目前并没有非洲猪瘟疫苗和治疗药物。
以上种种现状,让很多想复产的猪场踌躇不前,充满顾虑,那么能不能在大环境带毒之下,塑造一个小环境安全无死角的猪场呢?
让病毒接触不到猪
做好外部生物安全无疑是前提,外部生物安全的目标是让病毒进不了猪场,但实际情况来看,没有一家猪场的生物安全可以做到100分,每个猪场都会存在或大或小、或明或暗、或长或短的生物安全漏洞,这些漏洞都会为非瘟病毒进入猪场创造机会,但非洲猪瘟进入猪场并不意味着猪群就会暴发非洲猪瘟,非瘟病毒它必须接触猪、而且需要达到一定感染剂量才能引起发病,所以可通过:(1)让病毒接触不到猪;(2)让病毒危害不了猪;最终让非洲猪瘟无法爆发!
让病毒接触不到猪,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让病毒不污染水
水是非瘟传播最快、最好的载体,水与猪的接触频率也最高,水引起的感染剂量也最低,所以让病毒不污染水是阻挡病毒接触猪最有效的方法。但实际上猪场目前普遍存在病毒污染水的问题,包括:病死猪随意丢弃或掩埋不当引起的水源污染、各地集中建设的洗消中心忽视水处理造成的污染、猪场内部用水端污染和交叉污染,这些情况大量发生于猪场生产现场,造成猪场普遍面临水源被病毒污染的现状。
各类原因导致的水源大量污染
让病毒不污染地
猪只与地面同样接触频繁,而且非瘟病毒在土壤里存活时间较长,因此地面一旦被污染,极易造成非瘟病毒在场内的扩散,最终造成病毒与猪接触,因此让病毒污染不了地是阻挡病毒接触猪的第二种方法,尤其是在卖猪、转猪、处理病猪环节更要做到让猪不接触地面,可通过铺设彩条布、地毯和喷洒消毒剂的方式,通过离地操作,让病毒不污染地。
物理阻断是让病毒不污染地重要措施
让病毒不接触人
饲养员与猪接触最多,所以让病毒接触不了人(饲养员)也是阻挡病毒接触猪的第三种方法,因此在强化人员消毒的同时,还要做到:(1)让饲养员不接触病死猪,包括:不参与治疗发病猪、不处理淘汰猪、不解剖病死猪;(2)减少饲养员接触式生产操作,尤其是助产掏猪、阉猪等操作尽量避免。
减少接触式生产操作
让病毒危害不了猪
即使还有少量病毒会猪接触,还有最后一道保险:让病毒危害不了猪,这个并非天方夜谭,而是具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且经历过生产实践,最主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让病毒进不了猪体是阻挡非瘟病毒伤害猪的第一种方法,非瘟病毒粒子较大,它主要通过黏膜进入猪体,因此可以通过强化猪只黏膜免疫能力来阻挡病毒入侵。
应激是摧毁黏膜免疫重要因素,生产中各类应激:分娩应激、断奶应激、转群应激、免疫应激、环境应激、换料应激都会严重损伤黏膜免疫,因此需要提高猪只应激处置能力,维护猪只黏膜免疫屏障。
应激破坏黏膜途径
让进入猪体的病毒无法繁殖是阻挡非瘟病毒伤害猪的第二种方法,大量国内外科学试验验证,I型干扰素(干扰素α/β)+II型干扰素(干扰素γ)能有效抑制非瘟病毒在体内复制,因此通过提高猪只内源性干扰素诱导能力可以有效抑制非瘟病毒在体内的繁殖。
让非瘟病毒毒力减弱是阻挡非瘟病毒伤害猪的第三种方法,国外已通过敲除两种抑制干扰素分泌基因(MGF360+MGF530)实现强毒力非瘟毒株毒力减弱,猪只在感染这类强毒株后依然健康,没有出现任何疾病症状!敲除这两种基因与诱导内源性干扰素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提高猪只内源性干扰素诱导能力可降低非瘟病毒毒力。
非洲猪瘟并不能直接致死感染动物,之所以出现广泛性大出血、器官内凝血,本质是由于体内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TNT-α、IL-1、IL-6、IL-12等)引起的细胞因子风暴所致,因此:需要提高猪体抑制细胞因子风暴能力,减少非瘟病毒对猪的伤害!
小结
为了实现让病毒接触不了猪和让病毒危害不了猪,我们一方面需要在水里添加净水3.9,提高猪场水环境安全能力;另一方面,需要添加康之源,提高黏膜免疫、内源性干扰素诱导、抑制细胞因子风暴能力,即:免疫平衡能力;第三,需要添加奥茵美,提高猪群应激处置能力,通过生物安全+康美净方案可塑造安全无死角的猪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