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地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也是全国养猪大县和母猪繁育基地。这里的民俗几乎家家户户养猪,由于一斤稻谷的价格甚至比一瓶纯净水还贱,除了工业,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靠养猪。因为受不顾国情民俗的一刀切禁养的影响,生猪存栏量被腰斩。自今年七月底以来,本地更是雪上加霜,再遭疫情之祸,保守估计,生猪产能十去其九,许多猪农一生的心血付诸东流。
目睹过疫情之惨烈,我也来聊聊非瘟之惑。为什么权威的说法是空气不传染非瘟,疫区的猪农却说尽是扯?为什么疫情过后,绝大部分的猪场没了,却有遗留下的猪场损失很小,甚至于毫发无伤?不少猪农在遭遇疫情之后,极其困惑,“我的猪场生物安全做得严丝合缝,为什么还是被非了?”
目前的权威观点是,空气不传播疫情,这教科书式的定义没有错,只是有狭义之嫌。空气中带有病毒的微尘,通过空气的流动,也就是风,进行短距离传播。如果附近有疫情,空气中的病毒微尘,借助风媒,十米十米又十米,击鼓传花,四野漫游,如果谁家稍有闪失,就会花落于谁家了。谁都明白,没有特殊设施的普通猪舍,想御含毒空气于猪舍之外,是不可能的。
如果病毒进了猪舍怎么办呢?
在疫区,当疫情如恶潮般席卷而来时,大环境中病毒载量爆表。稍有差池,猪场就会被疫情吞没。中招后,即使同一猪场,为什么有的猪发病快,有的猪发病慢呢?推测与猪体的免疫力有很大关系。当病毒通过呼吸道消化道进入猪体,病毒数量及复制繁殖后的致病力,小于猪体的免疫力时,猪就不会发病。当大于临界值时,猪就会毒力发作了。
养猪人都知道,要想养好猪,必须注意增强猪体的免疫力。当周围环境有疫情威胁时,必须尽快实施生产干预措施,如通过添加蒜粉、中药调理、补充和平衡营养、改善消化功能、添加益生菌等措施,以提高猪体的免疫力,抗御病毒的侵袭。
为了防非,猪场的封闭管理,与通风是一对矛盾。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通过空气净化设施解决。在猪场管理上,特别要注意不能或尽量少地产生粉尘。对于猪栏的隔墙,如果不是实心的,必须砌实或用板子隔断,尽量阻断病毒的扩散传播。
关于消毒,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
如果不是疫情发生被非了,个人感觉消毒不可过于频密,一周两三次即可。
如果中招被非了,可以每天消毒一次。过度频密的消毒,会使猪舍降温増湿,不利于猪的生存环境。会杀灭猪体内外环境的有益菌,伤害猪体的消化道和呼吸道粘膜,降低猪的免疫力。对猪体也会形成外在的伤害,导致体表灼伤,皮炎湿疹等时有发生。我们很难做到彻底消毒,如果留有死角,病菌繁殖速度很快,几分钟后即以成千上万倍繁殖了。宜采取外紧内松的消毒策略,外环境铁桶合围,猪舍里可以适当宽松些。值得一提的是使用火焰消毒的方法,杀毒效果安全高效,是化学消毒剂难以企及的。
前几天,有幸参加了一次本地养猪精英的聚会,他们无私地分享了自己的防非、抗非和复养的经验教训。其中有一家中散居然没有中招,有一家被非后拔牙成功,死淘率仅百分之二。还有一家周围猪场悉数中招清场,距离最近的只有几米,而拉死猪的车臭味弥漫,血污流淌,每日从距他家猪舍后四米的大路经过,他将猪舍实行封闭,也仅拔牙一栏猪,别的至今完好无损。那一栏猪还是被舍外空气传播感染的,发现问题后,及时进行了堵漏补救。
分析他们的成功之处,在于严格按生物安全防控流程操作,密切观察,提早发现,及时血检,精准拔牙。他们都具有爱学习,喜钻研,超细心,敏于执行的特质。真诚地祝贺他们,能在禁养和非瘟的双重围猎屠戮下笑到最后。
他们无疑是幸运的,但我坚信,幸运只会垂青于有准备的人们。
目睹过疫情的血腥惨烈,见识过他们生物安全措施之缜密严苛,我向所有非瘟狙击手表达深深的敬意。我去年下半年就被禁养了,改行搞有机农业,但一直关注着养猪行业。今年八月份本地疫情全面爆发,应附近猪友召唤,加入了抗非行列,协助他们堵漏、辨症和准确拔牙。虽然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和心血,但是付出总有回报。
目前已经比较熟悉来自非瘟防控一线的操作,积累了一定的抗非实战经验。认识到防控非瘟应从生物安全、饲料营养、环境控制、饲养管理和其他疫病防控等多个方面采取综合施措。通过系统的控制和精细化的管理,是可以将非瘟病毒拒之门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