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

2024年全国两会已经结束,梳理今年两会上和生猪产业相关的关键词,我们会发现“种业安全”已经连续几年被在两会上热议,各代表委员纷纷为“猪业保种”献计献策,由此可见种业安全依旧是生猪领域的重要课题。“粮食安全”也是一直以来被多次提及需要重视的话题,此外,“新质生产力”也是今年两会上热度最高的词条,“兽医人才”建设,“预制菜”等也都是代表们提案上的热词……本专题,我们综合整理了今年两会上代表们关于生猪产业的绝大部分提案,并针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解读。让我们通过聆听两会声音,把脉猪业未来!

猪业最强音

侯水生
林其鑫
刘永好
秦英林
史玉东
孙宝国
王立平
吴德
严建兵
印遇龙
张改平
张莉
张卫元
赵皖平
总理工作报告
总理工作报告

总理报告:

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推动大面积提高单产。适当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在全国实施三大主粮生产成本和收入保险政策,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加大产粮大县支持力度,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扩大油料生产,稳定畜牧业、渔业生产能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支持节水农业、旱作农业发展。加强病虫害和动物疫病防控。加大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严守耕地红线,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强黑土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治理,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补助水平。各地区都要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责任。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必须践行好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始终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代表声音
食品安全 预制菜 新质生产力 粮食安全 兽医人才 节粮提效 生猪育种
养猪相关提案解读
  • 新质生产力

    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面的第一条就提到了一个非常新的词汇——“新质生产力”,很多专家解读称,未来所有重大的机会很可能都藏在这个关键词背后。那么到底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养猪业的“新质生产力”,代表着什么?

    按照官方解读,“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其特点是高效能、高质量,它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

    把这一概念对应到养猪业中,强调的则是通过创新实现生猪养猪的提质,从而带动增效,实现养猪资源的节约,绿色、高效发展。显然,当下养猪业要走出困境,不能仅仅只是依靠没有品质保障的降本,而是要以“科技创新实现提质增效”,其核心在于“提质”!这才是养猪业新质生产力该有的突破口,也是解除养猪业各种困境的根源。

    而生猪产业的生猪育种、原料替代、疫病防控、养殖管理等领域都是亟需技术创新、理念创新和模式创新的领域。例如在原料替代上,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来突破对豆粕等进口原料的依赖;育种领域需要技术的创新培育优质高效猪种摆脱对“外三元”的依赖,同时实现资源节约;在养殖过程控制,需要依靠自动化、智能化等领域的突破来解放劳动力……所以,依靠“创新”,才是实现养猪业提质增效的根本。

    新质生产力

  • 预制菜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2025年中国预制菜行业运行及投资决策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4196亿元,并有望在2026年升至万亿元。

    不得不说,近年来我国预制菜产业取得了蓬勃发展,但由于产品标准不完善、市场监管薄弱等原因,导致屡次爆出食品安全问题。预制菜产业存在现有生产标准有局限、法律规范滞后和产业监督实效不高等问题。有代表认为目前预制菜行业存在两个“缺乏保障”:即全国性的规范、标准缺失,产品质量缺乏保障;消费者对预制菜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缺乏保障。所以,设立预制菜行业市场准入门槛,健全产业标准体系,从源头化解预制菜食品安全隐患刻不容缓!商家应通过菜单、公示栏等明显方式提供预制菜品的相关信息或根据预制菜和现做菜的成本差异实行区别定价等。

    预制菜产业的兴起,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潜在的安全与健康问题,规范化才是产业高质量长远发展之道。

    预制菜

  • 生猪育种

    华系地方猪品种正在减少,有些猪种甚至濒临灭绝,原因之一在于我国地方猪散落在各省份,缺乏国家级生猪区域性种业创新基地、国际顶尖的父系育种基地、区域性地方猪种质资源活体保护中心和种质资源冷冻保存库,可培育的血缘、精子都相对较少。同时,地方猪养殖周期长、料肉比高、肥肉多,但也存在养殖成本和养殖效益之间不成正比,导致市场养殖意愿不高的劣势

    很多传统生产方式、产品失去了市场,背后不是市场抛弃了我们,而是我们没有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没有把创新作为发展的根本”,养出好猪,也需要发展新质生产力,种猪育种技术创新就是其一。

    “将良种掌握在自己手中,对端稳老百姓的‘肉盘子’意义重大。”今年两会,林其鑫建议,加大对地方猪的保护、开发、利用力度,官方评选出华系地方猪十大名猪,并成立华系地方猪种业联盟,通过科研攻关,提取十大地方猪各自的优良基因,培育出华系地方猪的新品种,加强科技力量投入,帮助继续守好生猪“中国芯”。

    生猪育种

  • 兽医人才

    兽医体系是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是维护生物安全的重要力量,在保障畜牧业安全、人兽共患病、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领域发挥主要作用。从数据来看,截至去年,我国官方兽医13.6万人,执业兽医16.5万人,乡村兽医17.7万人。据统计,根据发达国家每千人对兽医服务的需求比例,我国执业兽医缺口在30万人。当前我国有145所兽医相关高等院校,86所本科院校,每年有3万多名兽医毕业生,新农科兽医人才培养还有很大空间。

    但是,近年来国家安排的基层兽医基础设施建设中央投资偏少,财政支持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基层兽医服务能力和保障能力不够,政府对兽医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也有待加强。

    从执业兽医总数来看,政策只是鼓励执业兽医和乡村兽医接受继续教育,没有具体激励措施,也没有考核标准。代表提出,应制定《兽医执业年度考核规则》,尽快完成《兽医执业年度考核规则》制定工作。考核规则应分执业兽医和乡村兽医,并保障考核规则的配套。其次,应强化执业兽医的继续教育。搭建执业兽医继续教育服务平台,对课程内容、师资力量、培训机构和学习过程等规范管理。同时,遴选一批单位建设兽医专业国家级或省级实训培训基地,探索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确保培训质量。

    兽医人才

  • 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一直是两会的聚焦话题,之前我们一直在说猪粮安天下,所以降低生猪养殖的料肉比,提高生猪养殖的饲料转化率一直我产业研究的重要方向。但是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首席科学家侯水生提出了另外一个策略,那就是“优先发展高质量家禽产业”。

    侯水生表示,当前,高品质畜禽肉、蛋、奶是我国公民的刚性需求,但在我国目前的畜禽肉类产业结构中,高饲料转化效率的节粮型的禽肉仅占肉类总产量的33.0%,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3.2%,而低饲料转化效率的高耗粮型的猪肉占比高达54.8%,较世界平均水平高21.7%。他也提及,我国家禽的饲料转化效率高,每生产1kg优质动物性蛋白质,家禽的饲料消耗量是猪的55%左右,是牛羊的25%~30%。因此,在我国人多、土地资源紧缺、饲料原料短缺的背景下,高质量发展节粮型的家禽产业应该是解决我国民众肉类有效供给的首选。

    而要做到这一转发需要政府的3点配合:即一、各级政府部门应转变“猪粮安天下”的理念,建立“大食物观”的新理念。二、期待政府部门加大对家禽种业的科技投入力度。三、政府应加强宣传引导,促进家禽肉品消费。对此,你怎么看?

    粮食安全

1 / 5
猪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