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邦诚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企业 > 内容

双主业同时受压,双汇该如何打破增长瓶颈?

投资雷达 2024-09-26

阅读()

经历了“父子内斗”、“废长立幼”等一系列风波后,84岁的万隆退居二线,将双汇交到了次子万宏伟手中。双汇正式告别了近四十年的“万隆时代”,迎来了自己的新帅。

双汇帝国,江山难守!

 

就在前不久,万宏伟被选举为双汇发展第九届董事长。

 

经历了“父子内斗”、“废长立幼”等一系列风波后,84岁的万隆退居二线,将双汇交到了次子万宏伟手中。双汇正式告别了近四十年的“万隆时代”,迎来了自己的新帅。

 

作为国内最大的肉制品加工企业,双汇在前董事长万隆的带领下,纵横A股二十余载,巅峰时市值超过2000亿。而现如今,万宏伟接手的双汇,市值大幅缩水,业绩也陷入了多年的停滞发展,这位新上任的掌门人,要靠什么守住江山呢?

 

火腿王之战,双汇登顶

 

说起双汇,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火腿肠,作为火腿肠大王,虽然现在双汇稳坐行业的头把交椅,但要真的论资排辈,最早的火腿肠之父还得是1987年生产的春都火腿肠。1992年,双汇进军火腿肠市场时,春都已经当了5年大哥了。

 

可双汇不管那一套,产品上市没几年就掀起来价格战,帮“家人们”把火腿肠的价格从1块1打到了9毛。虽然只是2毛钱,但别忘了,这是在上世纪90年代,2毛钱可是很结实的。

 

面对野心勃勃的双汇,春都自然也没有坐视不理,他狂任他狂,你降我也降,双方你来我往,硬是把火腿肠价格打到了5毛,春都更是把所有的产品都投入到了价格战中,而这正是中了双汇的“圈套”。

 

要知道降价的本质是降质,随着价格降低,火腿肠猪肉的含量也从85%降到10%,这不妥妥“淀粉肠”了吗?而春都打一开始走的就是高端市场,主打的卖点就是肉多,可随着质量下降,高端市场一地鸡毛,产品全部流入低端市场,品牌力大打折扣。

 

反观双汇,虽然一直大肆宣传自己的廉价产品,但私下里每降低10%的肉含量,相应产品的产量也降低10%,真正的廉价火腿肠在双汇的产品结构中只占10%。当其把春都引到低端市场后,双汇适时推出了肉含量85%的王中王,直接给春都干懵了。

 

经此一战,双汇不仅抢占了春都的高端市场,还借着对手的名气做足了宣传。而被牢牢按在了低端市场的春都,后来拿钱去投资了房地产、酒店、金融等与主业不相关的业务,把自己整破产了,也彻底丧失了跟双汇再较高下的机会。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好一出连环计。其背后的策划者以万隆为首的领导班子,不得不说,双汇的管理层打了一手好太极。而同样的太极手段,也用在了之后的双汇混改中。

 

借外资之手

 

万隆接管双汇

 

1998年,双汇集团将子公司送上了深交所,第二年这家子公司改名为现在的双汇发展。刚上市时,双汇集团对双汇发展的持股比例为71.10%,而双汇集团则由漯河市国资100%控股。也就是说双汇最开始是正儿八经的国企,那为什么后来双汇一直被传是外资品牌呢?

 

这事还得从双汇集团的混改说起。当时国企改革风潮盛行,以万老爷子为首的管理层看着自己一手带大的企业,自然也是想捞一些。

 

所以在2002年,万隆带着50名双汇员工出资成立海汇投资,投资了多家与双汇供应链上下游密切相关的企业,并与双汇发展发生了大量关联交易。那就相当于以产业配套的方式,从上市公司获取利润。

 

紧接着在第二年,漯河市国资委将双汇集团手里25%的双汇发展股权,以极低的价格,转让给了成立仅两天的海宇投资。这海宇投资是谁的自然不用多说,反正从那年起,双汇发展开始了每年的大额分红,3年时间,海宇投资就从双汇发展得到了2.01亿的分红。

 

图片

 

一边通过产业配套的方式从上市公司取得利润,一边通过分红取得现金红利,那真是搞钱两手抓,可2005年突生变故。

 

先是监管局认为双汇发展与海汇投资的多家企业存在关联交易,且没有充分披露,在整改压力下,海汇清理了旗下投资的与双汇有较多关联交易的公司。后是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机制有了更严格的要求,国资委那边收紧了关于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条件,也就断了双汇管理层低价增持股份的通道。

 

两条搞钱的路子都被断了,万老爷子自然不会就此甘心,于是谋划了一场以外资为跳板的MBO计划。这正是双汇私有化的开始。

 

在这里,我们先明确一下双汇的整体架构,首先,上市公司叫双汇发展,它是双汇集团的子公司,双汇集团对其持股比例为35.7215%,海宇投资对其持股比例为25%;其次,上市公司之上的是双汇集团,是由国资100%控股。

 

2006年,漯河市国资委将双汇集团100%的股权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消息一出,JP摩根、美国国际集团、新加坡淡马锡、高盛等一众国际资本闻风而动。

 

不过这投标的要求也是有趣,不仅于要求投资人不得从事肉制品行业,还必须是国际知名的金融机构。

 

万隆找到了鼎辉资本,而鼎辉资本又找到了高盛。最终由高盛出资51%,鼎辉资本出资49%的罗特克斯以20.1亿拿下了双汇集团100%的股权,因此对双汇发展间接持股35.715%。另外,海宇投资也将持有的25%双汇发展的股权以5.62亿的价格转让给了罗特克斯。也正是因此,双汇从一家国企,变成了外商独资企业。

 

双汇发展

 

很多人看到这估计已经开始骂了,好好的国民品牌,怎么成外资的了呢?不过刚才我们也说了,引入外资,只是万隆计划的一环,真正的目的还是要实现管理层收购。

 

在收购完成后不久,高盛和鼎辉就把罗特克斯的股权出让给了格罗林克公司,格罗林克是双汇国际的全资子公司,而在双汇国际的股东结构中,兴泰集团拥有双汇国际31.82%的股权。兴泰集团则是万隆发起的。

 

也就是说兜兜转转,最终双汇的控制权还是落到了万隆的手中。不过说起来简单,实际上的资本运作情况要复杂得很多,股权结构如俄罗斯套娃般一层套一层,真实的情况是,以万隆为首的管理层与资本方在博弈过程中达成一致,双汇国际成为一个持股平台,在双汇国际的股权架构中仍然有不少外资的身影,比如高盛、淡马锡等。

 

双汇的资本运作,可以说是国企改革民企的经典案例,感兴趣朋友可以在文章下留言,改天我们找个时间单独拿出来讲讲。

 

业绩停滞增长

 

火腿肠卖不动了

 

完成私有化后,双汇发展业绩经过多年增长,利润持续增厚,直到2011年“瘦肉精”事件被曝出,双汇发展经历了自己的第一次危机,利润规模直接腰折。

 

双汇发展净利润

 

面对信任危机,一方面双汇的公关团队又是道歉又是增加检测费;另一方面,在2012年,双汇集团将65.5亿净资产的肉类业务注入双汇发展,实现整体上市,同时在年报里,提出将肉制品从高中低全档市场,调整到中高档,生鲜品从冻销转变到鲜销,提高产品质量。

 

对业绩的提振效果也是立竿见影,2012年双汇的利润规模就从上年的5个多亿,一口气增长至28.85亿,完全上了一个台阶。之后双汇发展的业绩一直保持着整体上升的趋势,到2020年,收入超700亿,净利润超60亿。

 

双汇发展业绩

 

可2020年到了业绩巅峰后,双汇发展就开始停滞增长,收入规模连续三年下滑,到2023年已经不足600亿,而净利润也下降到50亿。

 

双汇发展业绩

 

今年上半年,双汇发展再次收入利润双降,在收入下降9.31%的同时,净利润下降19.05%。同时净利润下降幅度比收入来得更高,说明双汇发展净利率在下降,盈利能力打了折扣。

 

图片

 

具体业务来看,目前双汇发展两大业务是屠宰业务和肉制品业务。今年上半年,二者分别占到总收入的48.29%和44.84%。

 

不过,屠宰业务中,双汇只是个中间商,赚的是辛苦钱,毛利率非常低,只有5%左右;对比之下,以火腿肠为主的肉制品业务就要赚钱很多,毛利率在30%以上,今年上半年更是达到35.49%。所以,双汇赚钱靠的还是肉制品业务,虽然收入占比不如屠宰业务高,但是它上半年贡献了85%的毛利润。

 

图片

 

可双汇面临着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是,它以火腿肠为核心的肉制品业务卖不动了。

 

单看每年中报,双汇发展的肉制品收入从2020年的上半年的140亿,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123.73亿。收入下降的背后,自然是销量的下滑。

 

从上半年销售数据来看,屠宰业务的生鲜猪产品以及包装肉制品销量分别下滑了14.23%和9.5%。只有还处于产能释放阶段生鲜禽产品销量出现了上涨,但其规模相对较小,对业绩并没有产生很好的提振作用。

 

图片

 

对于肉制品销量下滑,双汇发展给出的解释是:猪肉价格上涨,公司肉类产品价格也随之上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者需求,导致公司肉制品产品收入出现下滑。

 

道理大家都懂,可问题是,猪肉价格下跌时,你业绩不也原地踏步吗?

 

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这么多年了,火腿肠产品真的是难有创新,总不能拿着含肉量当创新点吧?所以随着大众消费能力与消费习惯发生变化,整个速食肠行业的市场规模也在逐渐被蚕食,不只是双汇,大家都面临着卖不动的困境。当然了。今年上半年双汇发展的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57.6%下降至56.81%,竞争力下降,也是不争的事实。

 

业绩的萎靡,也让双汇发展的市值在二级市场大幅缩水,如今市值不足800亿,相较于2020年超2000亿的巅峰,1200亿的市值就这么灰飞烟灭了。

 

那么火腿肠业务熄火,双汇发展又能靠谁打破增长瓶颈呢?

 

屠宰吗?显然不能,且不说屠宰业务也在下滑,就说对于一些大型生猪养殖企业来说,人家已经扩展了自己的屠宰业务,所以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双汇能接的活只能越来越有限。刚才我们也提到屠宰业务赚的是辛苦钱,毛利率低,本身也经不住风险。

 

两大业务都靠不住,那还能靠谁呢?

 

双汇自己给出了两个方向,一个是上游养殖,一个是预制菜。

 

2020年双汇通过定增,募集了69.68亿资金,其中9.9亿用于生猪养殖产能建设,33.3亿用于肉鸡养殖项目。刚才我们也看到了,今年上半年,只有处于产能释放的生鲜禽销量在增长,可问题是毛鸡价格下跌,这项目还亏着钱呢。虽然预计随着行情回升,未来禽产业有望扭亏,但短时间内还是难成规模很难担起业绩重任。

 

至于预制菜,2021年,双汇发展成立了餐饮事业部,开展预制菜相关业务;2022年,“预制菜”首次被写入双汇发展年报。可问题是,虽然双汇在原材料上占据优势,但在品牌、渠道建设上并没有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双汇的预制菜业务也并没有站稳脚跟。毕竟,这部分业务小到只能在财报中以“其他”列示。

 

巨额分红钱都给了谁?

 

业绩可以不好,但分红一定要分。

 

双汇发展的半年报中,最大的看点也就是分红了。在半年报中,双汇发展计划分红22.87亿,要知道今年上半年的利润也就22.96亿,赚的钱可是都分了。

 

在分红这件事上,双汇发展一向慷慨,自从1998年上市,实现净利润650亿,分红分了596亿,分红率高达91.81%,特别是近几年,基本上赚多少分多少,甚至分的比赚的都多。

 

图片

 

可双汇发展如此大手笔分红的目的,并不是真的“慷慨”,而是为了给大股东输血还债。

 

要知道,罗特克斯对双汇发展的持股比例是70.33%,也就是说这大手笔的分红,有7成都是进了大股东的口袋。刚才我们有讲过,罗特克斯背后是万隆打造的持股的平台双汇国际,改名后也就是现在的万洲国际,里面有外资的身影。

 

图片

 

为什么说是输血还债呢?这里面牵扯到一笔2013年的收购。

 

2013年,万隆通过双汇国际,收购了美国最大的猪肉供应商史密斯菲尔德的全部股份。收购的目的,表面上看上去是看上了它的高端市场,但实际上是想要它的采购渠道。为此,双汇国际巨额举债74.42亿美元。

 

也正是这场收购,让万隆和其长子万红建产生分歧,成为了日后内斗的导火索,关于内斗的事,今天就先不展开了,反正在2021年,万红建发文,手撕亲爹,怒斥万隆偷税漏税、肥美损中、包养小三等七宗罪,父子之间彻底决裂。双汇因此上演了一出“废长立幼”的戏码,万洪建踢出董事会,这才有了开头次子万宏伟接手的故事。

 

言归正传,收购之后不久,双汇国际就改名成了现在的万洲国际。这大股东欠这么多钱,双汇发展不得帮着还吗?所以每年通过现金红利的方式,为大股东输血。目前万洲国际还有30多亿美元的债没还,所以预计双汇发展未来的高额分红将持续。

 

不过大额分红流入大股东,而大股东背后又有外资身影,再结合万红建举报万隆转移资产到国外,真的很难不让人多想。

 

结语

 

万隆执掌双汇40年,从一个小小的肉联厂,到现在的千亿商业帝国,如今把江山交到了次子周宏伟手中,同样也留给了周宏伟一个难题,那就是双主业同时受压,双汇该如何打破增长瓶颈?毕竟,万洲国际还等着双汇分红输血呢。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