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邦诚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企业 > 内容

市值掉千亿,温氏股份遇史上最大危机?

华商韬略 2019-01-14

阅读()

温氏是中国最早推行全员持股与利益共享机制的企业,上市前有6800多名持股员工,温氏家族兄妹的股份加起来不到20%。
  以后能继续玩下去的,一要有资本,二要有规模,三要有技术。
 
  “上市三年市值蒸发千亿!”
 
  “2018半年利润近乎腰斩!”
 
  “创业板第一股神话破灭!”
 
  任何一家企业看到这样的言论,恐怕早已坐不住了。
 
  【巨头搁浅】
 
  温氏股份(以下简称“温氏”)——全国最大的养鸡户和养猪户——确实称得上是“神话般的存在”:
 
  2015年11月创业板上市,市值最高时达2720亿元!超越万科等知名企业,堪称创业板第一股,从此坐稳了农业企业的头把交椅。
 
  上市后,股东身价也一路飙升。《2016胡润百富榜》上,面对20亿的上榜门槛,温氏有8人(含夫妇)轻松跨过,成为上榜人数第三多公司,仅次于阿里巴巴与沙钢。
 
猪好多
 
  ▲《2016胡润百富榜》温氏上榜名单
 
  温氏是中国最早推行全员持股与利益共享机制的企业,上市前有6800多名持股员工,温氏家族兄妹的股份加起来不到20%。在这六千多名员工中,诞生出48位亿万富翁,上千人进阶为千万富翁。有人开玩笑说,在温氏随便遇到个保洁,可能就是个千万富翁!
 
  三年之后,尽管温氏依然位列中国上市公司市值500强,也依然是唯一一家进入千亿军团的农企,但是,2018年总市值仅为1391亿元,缩水千亿并非虚言。
 
  2018年,养猪行业迎来了无比严峻的挑战。
 
  上半年,因多个企业规模不断扩张,供过于求,猪价持续低迷,销售价格同比下降24.06%;下半年,又遇非洲猪瘟,肆虐近5个月,多地政府禁止调运生猪,大量生猪被扑杀,大大影响了市场的正常运行。
 
  温氏作为国内养猪规模最大的企业,受到的冲击自然更大。但温氏顶住了压力——2018年销售肉猪2229.70万头,继2013年突破1000万头后首次突破2000万头,甚至与牧原、新希望等其他农企的销售总和不相上下。
 
  但是,看似庞大的体量和规模背后,却是利润的大幅缩水。
 
  据媒体估算,2018年温氏每销售一头生猪,平均毛利润仅有45.55元,而上年同期每头猪的毛利润高达352.88元,足足下降了八成!
 
  而养猪是温氏业务的重中之重,占比高达63%。猪市一旦亏损,整个集团业绩都会下滑。
 
  果不其然。1月7日,温氏股份披露了2018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18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50-42.00亿元,同比下降约40%。
 
  面对如此重挫,农企第一股该如何自救?
 
  【温氏模式】
 
  这不是温氏第一次遇到危机。
 
  温氏以养鸡起家,鸡抗病能力弱,经常遇到突如其来的大小疫情。
 
  2004年,禽流感爆发,百万羽家禽感染或死亡,养鸡户损失惨重。温氏将当年在养猪上赚到的44亿拿出来36亿,赔给了养鸡农户。
 
  2013年,禽流感再次来袭。温氏每天亏损额近3000万元,市场萎缩85%,华东市场全部瘫痪,累计亏损超30亿元。然而,温氏依然向合作养鸡户保证,每只鸡至少有一元钱的收益。
 
  温氏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亏本买卖”?
 
猪好多
 
  1983年,养了20年鸡的温北英带着高中刚毕业的儿子温鹏程,联合其他六户农民,每人凑了1000块钱,办起了养鸡场,即温氏的前身。
 
  因经费不足、设备简陋,鸡场办了两年,仍没什么起色。正当温北英思索出路之际,一位农户因经营砖窑生意失败,来找温北英赊购一些鸡苗。温北英免费给了他鸡苗,并提供了饲料、药物和技术服务,最后还帮忙卖出了肉鸡。
 
  这事传开之后,34户农民来找温北英帮忙卖饲料、卖肉鸡。结果温北英发现,借助农户自己的养殖场和劳动力,温氏鸡场只需提供鸡苗、饲料、技术和销售服务,收益反而上去了!
 
  “公司+农户”的温氏模式诞生了。
 
  “吃不穷,穿不穷,不团结便穷。”温北英深知,温氏发展壮大,靠的就是这群在困难时刻与自己并肩合作的农民们,这才有了2004年和2013年“赔钱”的一幕幕,也因此愈发赢得了农户极大的信任,对温氏不离不弃。
 
  值得一提的是,“企业+农户”的模式并非只有温氏一家,褚时健在烟草行业也这么做过,但温氏做得最长久,和农民关系最紧密。
 
  仅实施“温氏模式”两年,企业总产值从1986年的36万元飙升至235万元,当年难得一见的“万元户”在温氏比比皆是。2015年千亿上市,2016年盈利上百亿,利润率一度赶超高科技企业!
 
  这一模式被温氏迅速复制到生猪养殖、肉鸭养殖等其他养殖业中,均大获成功。从此,“温氏模式”成为其他企业竞相学习的榜样,走出了广东,推广到全国20多省市,新华社发文赞誉其为振兴乡村的“魔法棒”。
 
  【真技术流】
 
  但“温氏模式”并非一劳永逸。
 
猪好多
 
  如果不能保证农户的养殖质量、约束养殖成本,那么温氏走得快,却走不远。
 
  1992年,温氏盖起了漂亮的专家楼,慷慨拿出了10%的股份,邀请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的专家提供技术支持。饲料配方、良种培育等方面的技术创新,每年至少为温氏节省了几个亿的养殖成本。
 
  温氏还成为了中国首家拥有生物安全三级(BLS-3)实验室的企业,累计获得新兽药证书30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6项,取得专利164件,其中发明专利70件。
 
  “技术比资本和市场更重要。”现温氏董事长温志芬如是说。
 
  在钻研养殖技术之余,温氏还搞起了信息化建设。1991年,在只有90万资产的情况下,温氏投资17万元配备电脑。每一家养殖农户领取苗种、饲料和疫苗,都会在电脑上有完整的记录。
 
  1991年是什么概念?那一年,世界上刚有第一个www网站,中国政府也刚意识到“实现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正式接入互联网;直到1996年,中国才诞生了第一家互联网企业瀛海威,再过四年才有了腾讯QQ。
 
  在现代化转型的路上,温氏走得太超前了!
 
  温氏先后建了两个云数据中心,100多台服务器、高达130多人的开发团队,难以相信这是一家传统农企的配置。
 
  2010年,温氏启动“物联网智能养殖”项目,喂料、清粪等都通过中控制箱指令,补料由公司负责送上料塔,农户只需在屋内通过视频观察监视,不用再干那些传统的脏活累活,一个人就能照顾1000多头猪。
 
  温氏甚至自己开了一家自动化机械设备公司,不仅建立了世界首条养猪装备全自动化生产线,还经营起了“动物房地产”,提供从规划设计、土建、环保、人员培训等一揽子服务,拿了钥匙,即可让动物实现“拎包入住”。这也辅助“温氏模式”实现了从“公司+农户”向“公司+家庭农场”的升级转变。
 
  如今,温氏拥有56000个家庭农场,已全部实现信息可视化和物联网化,平台化管理与分布式生产相结合,权力下放、数据上移,俨然就是一家“互联网公司”。
 
  【风口再起】
 
  连马云都要养猪了。
 
猪好多
 
  2018年,阿里宣布首创世界AI养猪法。京东不甘示弱,也推出了基于“猪脸识别”的AI智能养殖方案。而互联网养猪元老——“猪厂”网易,养了8年猪,终于实现了初具规模的量产。
 
  为什么互联网企业都跑来养猪?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国,年出栏生猪超过7亿头,猪肉市场规模超出万亿,是智能手机市场的2~3倍。
 
  重点来了,温氏作为最大的养猪企业,年出栏数2000万头,已经是牧原、新希望等其他农企的数倍,竟然都没占到全国市场的3%!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空间,商业巨头们怎能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此外,2015年“史上最严环保法”出台,全国500万环保技术不达标的养猪散户退出市场,500头以下的中小散户缩减40%,而大企业却迅速扩张,5000头以上增加了156%。
 
  随着互联网企业以及资本的跨界入局,规模化养殖不断扩大,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加速,技术和管理更新换代,农牧业实体经济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型升级。市场前景也变得一目了然,以后能继续玩下去的,一要有资本,二要有规模,三要有技术。
 
  温氏想把这三者都做起来,打造一个“温氏生态圈”,将生态圈中的消费者、客户、经销商、投资者、合作家庭农场主维系起来,以实现最大的效率协同。
 
  温氏上市之后,资产负债率只有30%,压力很轻,属于轻资产。手里掌握着5万多农户的钱,所聚集起来的现金流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从这个角度来看,温氏有足够的资本去做更多的事情。
 
  2011年,温氏成立了投资子公司,试图通过投资、并购、重组、合作、参股等动作,布局上下游、通航企业、新业务方向、新技术方向。2018年12月,温氏又成立了财务有限公司,为农业产业发展降低融资成本,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支持。
 
  新的风口之下,资本已成为温氏继模式、技术和文化之后的第四驱动力。温氏“打算跳出以实业为主的传统发展思路,探索走实业经营与资本经营相结合的增长方式,发挥温氏轻资本优势”,让企业在资本的助力下流通起来。
 
  【任重道远】
 
  资本的棋子已经落下,对未来格局的影响还待假以时日,温氏眼下面临的问题更加急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经过2017年养鸡业务首次亏损14个亿之后,温志芬意识到温氏的转型已迫在眉睫。
 
  “新时期,我们也在思考温氏模式的迭代问题,该怎么升级?”
 
  尽管业内认为,养殖行业的头部企业享受规模化的红利期至少还有5-10年,但温志芬直言不讳地表示,目前“温氏模式”的红利在不断减少,土地资源紧张、环保制约、突发瘟疫、市场动荡等重重难题都摆在眼前。
 
  拿最直观的问题来说,与温氏合作的5万多户农民基本接近60岁,很快就要陆续退休了。没有了农民,“温氏模式”将荡然无存。
 
  如今,温氏正在试点升级版模式——“公司+养殖小区”,争取当地政府的合作,一方面可助力政府完成扶贫脱贫和美丽乡村建设政绩,一方面温氏也可获得一定规模的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实现共赢。
 
  但是,相比修修补补的完善,温氏更亟需一场系统性的革命。
 
  2018年底,温氏发布“温氏食品”品牌,正式宣告从生产型企业向食品和服务端型企业转型升级。
 
猪好多
 
  其实温氏很早就开始了食品方面的探索:2000年成立第一家乳品公司;2015年涉足生鲜领域,在深圳开设了第一家生鲜门店;2017年布局熟食加工产业,成立了温氏佳味。
 
  然而,隔行如隔山,转型之路并不是那么好走。
 
  乳业方面,截至2018年一季度,总负债已经增加至5.71亿元,但乳品占温氏营收比重尚未超过1%。饶是如此,温氏也要硬着头皮继续增资6.9亿元帮其渡过难关;
 
  生鲜门店业务已拓展至深圳、广州等珠三角城市,在苏州、杭州等长三角城市也有布局,签约门店超200间。但生鲜市场竞争残酷,前有永辉、沃尔玛等大型商超龙盘虎踞,后有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巨头跑马圈地,温氏又该如何突出重围?
 
  不论如何,温氏已经走到了历史关键时刻。
 
  温志芬在多个场合表达了要做终端品牌、链接消费者的决心,“要全力以赴做这件事,实现新的有效增长、高质量增长”。只有将消费者真正纳入进来,“温氏生态圈”才是一个完整的圆。
 
  开弓没有回头箭。温氏是否能再创传奇,实现百年企业的宏愿?或许就看这一步了。
 
  参考资料:
 
  温氏股份官方资料
 
  《温氏股份的生意经:养猪不赚钱,鸡鸭来救场》斑马消费2018年8月18日
 
  《中国最独特的公司,温氏究竟厉害在哪里?》华夏基石e洞察2018年5月6日
 
  《这个二愣子总裁和鸡睡了20年,还把一家鸡场干到了2000亿,全球的鸡都得管他叫爸爸!》前海智媒2017年1月22日
 
  《资本眼里的温氏集团:农业帝国是如何崛起的》神农岛2016年8月30日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