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教槽料料型最好?有人说颗粒好,有人说粉状好,有人说硬颗粒好,有人说软颗粒好,有人说大颗粒好,有人说小颗粒好,有人说粉粒结合好,有人说破碎粒最好,还有人说液体好……总之,在最佳料型问题的争论上,长期以来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教槽营养的最佳料型应该是什么样的?这里需要一个评判标准。也正是因为大家的评判标准各不相同才导致对最佳料型的认知不同,例如,要做能上料线的教槽料,就需要使用硬颗粒;要实现断奶后快速诱食上料,做粉状更好些;要达成与颗粒保育的平稳过渡,做颗粒教槽料更好些;要平衡前期好诱食和后期高采食量,做粉粒结合更好些;要实现更好的消化吸收,做液态教槽更有优势……那么,教槽料最佳料型的评判标准如何定呢?分析发现,上述标准主要是以实现人的目标为根本目的,并没有全面考虑仔猪对教槽料的感受,进而导致了我们在实践中产品效果常常顾此失彼,总有某些方面存在明显不足的问题,例如,颗粒做硬了,采食量可能不理想;颗粒做软了,前期采食量会高,后期采食量却可能难增长;破碎粒虽说是“万金油”,但如果没有突出的特点,极有可能成为“中庸”产品;液态教槽料虽好,但生产和使用并不方便……
仔猪对教槽料的感知是第一位的,以断奶仔猪的天性需求和断奶应激生理状态下的特殊要求作为料型评判的第一标准来设计和生产教槽料,料型对最终饲喂结果的影响才会减弱,我们才能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将不同料型的价值发挥到最大。教槽料从仔猪鼻子闻到开始,到口腔,到胃肠,最后到粪便排出,全程都在给机体传递营养状态信号。对舒适、安全、有益的信号,仔猪的采食表现会很积极,对不适、厌恶、危险的信号,仔猪的采食表现会很低落。可见,教槽料外在的料型并不是决定仔猪对教槽料的感知是否良好的主要因素,教槽营养的内在状态才是。
应用场景不同,评判标准不同,教槽料的最佳料型就不同。回归教槽料最佳营养形态与状态实践应用(一)——基础粉教的最佳状态分析中所述营养内在状态的三化(细化、熟化、匀化)、三度(新鲜度、清洁度、安全度)、三口(耐口性、顺口性、适口性)、三性(等渗性、近中性、低电位性)原则,针对一个应用场景,选择一个合适的料型,把产品变成作品,我们可以将不同的料型都做得十分优秀。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