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技术 > 内容

一场一策,重点在防!基于系统思维的猪蓝耳病综合防控措施

抗非大家谈 2023-06-28

阅读()

近几年,猪场高度重视非洲猪瘟的防控,轻视甚至忽视了猪蓝耳病(PRRS)的危害。业内人士戏言,目前猪场只有两种病——非洲猪瘟和其他病。事实上,被非洲猪瘟“盖过风头”的猪蓝耳病频频发生,对猪群造成的经济损失甚至不亚于非洲猪瘟。

近几年,猪场高度重视非洲猪瘟的防控,轻视甚至忽视了猪蓝耳病(PRRS)的危害。业内人士戏言,目前猪场只有两种病——非洲猪瘟和其他病。事实上,被非洲猪瘟“盖过风头”的猪蓝耳病频频发生,对猪群造成的经济损失甚至不亚于非洲猪瘟。

 

基于系统思维的猪蓝耳病综合防控措施

 

章红兵

 

一、猪蓝耳病病毒(PRRSV)的特点和致病机理

 

猪蓝耳病病毒(PRRSV)在各年龄阶段猪只中均易感,给猪场造成重大损失(王圣伟等,2020)。母猪怀孕早期感染后,PRRSV在子宫内膜巨噬细胞内复制,导致妊娠提前终止,造成返情率高、健仔数低;怀孕后期感染后,PRRSV在子宫内膜/胎盘复制,引起母体子宫/胎盘损伤,造成胎盘的代谢能力下降而发生流产;PRRSV可以跨胎盘感染胎儿,在胎儿胸腺、扁桃体、淋巴结中复制,导致死胎、木乃伊胎、弱仔和初生仔猪带毒等;母猪哺乳期感染后引起无乳、母猪断奶后发情推迟等。PRRSV在公猪生精小管的上皮生殖细胞和睾丸间质的巨噬细胞中复制,导致大量生殖细胞消耗和凋亡、精子运动性能降低和顶体缺陷、精液带毒,引起种公猪繁殖障碍;哺乳仔猪感染后引起断奶重降低、大小不均匀、各种继发感染、死亡;保育猪感染后易继发感染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和支原体等;育肥猪感染后常发生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PRRSV可以直接攻击呼吸道黏膜,导致机体黏膜屏障功能受损,使其他病原容易入侵;PRRSV攻击巨噬细胞,导致抗原递呈能力下降,造成免疫抑制和继发感染。

 

临床上PRRSV毒株种类繁多,在猪群中流行的PRRSV毒株除经典毒株、高致病性毒株和疫苗演化毒株外,类NADC30、类NADC34及其与其他毒株的重组毒株比例在迅速增加,欧洲型毒株也常在猪群中被检测到,有的猪场存在多种毒株共存和循环现象。PRRSV不同毒株感染、感染猪群的不同个体,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情轻重、病程长短、发病率、死亡率、发病后的继发感染等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故临床早期诊断难度大。

 

PRRSV易变异与重组、不同毒株之间交叉保护性低、免疫原性低、免疫空白期长、持续性感染,且有抗体依赖增强作用和免疫逃逸等机制,导致疫苗免疫效果不理想;PRRSV感染骨髓及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影响先天性免疫反应、细胞免疫反应及体液免疫反应,导致机体免疫抑制,细胞因子分泌紊乱,表现为严重的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炎性因子风暴等;PRRSV可通过直接接触、经污染物、气溶胶、虫媒、胎盘、公猪精液等多种途径传播,给猪场蓝耳病防控造成很大难度(李文军等,2022)。

 

二、猪蓝耳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不管是规模化猪场还是家庭农场,都要重视猪蓝耳病的防控,并采取综合性措施。具体措施有:选好场址、建好猪场,合理规划布局和生产模式,完善生物安全体系,严格引种检疫与隔离驯化,科学饲养管理,做好易感阶段的预防保健,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强化猪群监测,完善应急与处置方案等。这些措施都需要猪场员工强大的执行力去落实。

 

1. 选好场址、建好猪场

 

如果猪场天然屏障好,三面或四面环山,周围3公里以内没有其他猪场、屠宰场、病死猪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农贸市场、运输猪及其产品的主要道路等,这种生态环境将大大降低猪蓝耳病的防控难度与防控成本。严格的全封闭管理,两点式或三点式饲养、猪舍网格化小单元化、净污道分开、自繁自养、全进全出、分胎次管理、充足的后备猪隔离舍等生产管理方式,可以大大降低PRRSV的传播风险。浙江某存栏300头母猪的普通猪场(图1),没有空气过滤系统,单点式饲养模式,连续8年保持蓝耳病双阴性。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猪场选址佳,三面环山,自然环境较好;二是基本不引种,二元母猪由本场自行繁育;三是保持适宜的密度,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度。

 

猪场

图1 浙江某猪场俯瞰图

 

2. 确定猪场控制目标

 

猪场蓝耳病控制目标包括阳性稳定和净化,最终目标是实现净化。净化是猪蓝耳病控制的必然趋势,也是根本出路。特别是种猪场,国家规定的净化重大疫病的时间只剩下2年多,从现实情况看,猪蓝耳病净化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净化猪蓝耳病可以提升母猪繁殖效率和商品猪生产成绩,降低哺乳仔猪腹泻和育肥猪呼吸系统综合征的发生率,确保猪瘟和猪伪狂犬病等疫苗的免疫效果(叶秀娟等,2017),真正实现增效降本。但不同类型的猪场,应通过评估(硬件、软件和投入产出比等)来确定控制目标。因为有的猪场实施猪蓝耳病净化是不现实的,有的猪场要维持猪蓝耳病阴性难度很大。

 

浙江某规模猪场,产房仔猪腹泻断断续续,几乎常年发生,粪便检测PEDV阳性,蓝耳病抗原阳性,使用各种猪流行性腹泻活疫苗和灭活疫苗都未能取得明显效果,采用返饲措施短期有效,但易复发。2022年上半年开始着手强化猪蓝耳病的控制,并加强对母猪健康度的调理。经过半年多的努力,蓝耳病抗原呈阴性,产房仔猪腹泻逐渐停止,现已维持7个月。从本案例可以看出,母猪群蓝耳病的稳定和健康度的提高,有利于产房仔猪腹泻的控制(章红兵等,2018)。

 

3. 严格引种检疫与隔离驯化

 

相当一部分猪场蓝耳病转阳的原因与引进种猪(或精液)密切相关,因此猪场要尽量减少引种频次,最好自留后备猪,实行闭群管理。如果必须引种,应该确保种猪或精液蓝耳病病原阴性。引种前严格检疫,严防毒株传入。引种后做好隔离和入群前的驯化,经检测不排毒、不散毒,才可以并入蓝耳病双阴种群。一般养猪生产在种猪更新方面存在两个误区:一是淘汰1头经产母猪的价格比购买1头后备母猪高,有的养猪场乐于更新种猪群;二是为了追求高产仔数,并向国外50%甚至更高的后备猪更新率看齐,有的养猪场每年引种。个人认为,这些做法既不经济,更是导致猪群不稳定的“元凶”。

 

4. 强化猪群监测与评估

 

正确评估PRRSV的感染状态是有效防控的基础。不管猪场是否采用疫苗免疫方案,是采用减毒活疫苗还是灭活疫苗免疫,都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估方案(杜银平等,2022),以确定本场猪蓝耳病感染状态和严重程度、其他疾病继发或混合感染情况、对正常生产的影响情况等,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及时干预。对猪群的评估应该涉及公猪、后备母猪、妊娠母猪、哺乳母猪、仔猪、保育猪及生长育肥猪等各个生产阶段,评估内容最好包括血清学、病原学、病理学及猪场生产成绩变化、其他疾病的发病率、其他疫苗的免疫水平等,尤其注意猪群蓝耳病病毒抗体(S/P值)离散度突然变大、Ct值低于30、2~3周龄仔猪出现病毒血症、睾丸液PRRSV核酸阳性、仔猪细菌感染率升高、保育猪死淘率增加等。

 

5. 完善生物安全体系

 

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即为防止病原入侵的多层屏障,现已成为防控疫病的重要手段。生物安全不只是消毒,更不能等同于消毒。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多学科系统工程,从猪场规划建设开始,贯穿于猪场生产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主要任务就是对生产经营管理相关的“四流”(即猪流、人流、车流、物流)以及生物媒介等实现有效管控。选好场址,建设与管理好洗消中心、中转区、员工厨房,管控好人、车、物、猪与其他动物等,以阻止PRRSV进入猪场;空气过滤系统(根据猪场的实际评估是否必要)、单向流动、分区管理、各区域之间的隔离消毒,保育猪全部清群后对栏舍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并空置1周以上,及时无害化处理死胎和胎衣,果断处置弱、残、次、僵、病猪等,以降低环境中的病毒载量,减少或避免将阳性环境中的病毒带到阴性环境中。生物安全要有完善的体系,并必须执行到位。现实中主要存在四种生物安全不完善的现象:一是生物安全措施过于繁琐,员工产生抵触情绪,难以执行到位;二是生物安全体系不完善,漏洞较多,病毒可乘之机较多;三是没有评估,只是“做了”,做得怎么样,不知道;四是建立了生物安全体系,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执行到位。猪场需要建立科学的督查、考核与激励机制,确保猪场员工强大的执行力,并定期审查和不断完善生物安全体系。

 

6. 谨慎使用疫苗

 

疫苗是猪蓝耳病防控阶段性的重要工具,但也是一把“双刃剑”,所以,要选好疫苗、用好疫苗、谨慎免疫,才能最大程度发挥疫苗的正向作用,最大限度降低疫苗的负面影响。

 

现在市场上猪蓝耳病疫苗种类繁多,各厂家都在“王婆卖瓜”,不同专家的意见甚至大相径庭,业内对蓝耳病减毒活疫苗的危害性和灭活疫苗的有效性争论不休,生产中通过疫苗防控猪蓝耳病确实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猪场老板或技术人员是“一头雾水”。减毒活疫苗如果使用不当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特别是猪场如果同时或先后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活疫苗、母猪妊娠后期使用活疫苗、高频次高剂量注射活疫苗等,主要风险在于可能产生病毒血症、毒力返强、排毒、疫苗毒与野毒的变异、重组等。而猪蓝耳病灭活疫苗难以诱导高水平中和抗体的产生,这主要与病毒保存、灭活方式、抗原含量、疫苗佐剂有关。有研究表明,疫苗佐剂通过作用于抗原递呈细胞也会影响免疫应答的类型(Lan R. Tizard,2012),从而能够产生一定含量的中和抗体。灭活疫苗的高抗原含量能够产生一定含量的中和抗体,也能产生细胞免疫应答。免疫效果可以通过机体病毒载量的下降程度、N和GP5+M蛋白抗体水平、CD4+和CD8+ T细胞水平、母猪繁殖性能、仔猪生产性能稳定性、易继发其他疾病及发病的严重程度等方面来评价。猪场应根据本场实际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和完善的评价方案,切勿被人“牵着鼻子走”,更不能频繁更换疫苗。浙江有一个存栏400头母猪的普通猪场,至今未发生非洲猪瘟,但猪蓝耳病一直不稳定。该场一直使用各种蓝耳病疫苗,包括商品苗和政府苗,高致病性毒株疫苗和经典毒株疫苗,母猪用进口苗,商品猪用国产苗。因为一直不稳定,所以一直在选择“优质的”猪蓝耳病疫苗。

 

7. 做好易感阶段的预防保健

 

后备母猪入群后、母猪妊娠后期、仔猪断奶后及育肥期是猪蓝耳病的易感阶段(王国强等,2022),高温高湿、转群并群、注射疫苗、寒冷刺激等任何应激,猪群都容易诱发猪蓝耳病。每个猪场应该根据本场易感的关键时间点做好预防保健工作。选好(首选是优质中药制剂,其次是替米考星、泰万菌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用好(科学的剂量与用药时间)预防保健产品也很重要(那璐,2022)。浙江某存栏400头母猪的普通猪场(图2),2公里内有2个小猪场和1个屠宰场,2021年之前,该场猪蓝耳病和非洲猪瘟一直双阴。该场用药方面有一个特点:中药提取物、多维、活菌制剂、酵母等保健品的总量占全场总用药量(包括疫苗、化药和消毒剂)的三分之二以上,而且在母猪妊娠后期和仔猪断奶后这两个阶段的保健方案是老板亲自安排、亲自督查、严格落实。

 

图2 浙江某猪场全景图

图2 浙江某猪场全景图

 

8. 科学饲养管理

 

PRRSV也是条件性致病病原。因此,猪蓝耳病防控应该改变观念,从以往消灭病原、依赖疫苗和药物、忽视猪群健康和自身抗病力,转变为增强猪群体质和控制病原。猪蓝耳病在饲养管理方面的防控主要是减少或避免各种环境应激和生产应激,控制饲养密度,提供清洁、营养全面的日粮和清洁、充足、温度适宜的饮水等。浙江某存栏2000头母猪的猪场,除加强常规饲养管理外,特别重视抗应激管理和环境管理。该场全年仅某品牌抗应激添加剂的用量就达200万元左右,不用猪蓝耳病疫苗,很少使用中药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预防猪蓝耳病,该场猪蓝耳病一直稳定。

 

9. 发病后有效处置

 

猪场一旦发生猪蓝耳病,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置。处置原则是:设法控制死亡,尽量减少损失;提升猪群免疫力,防止继发感染;降低病毒血症,减少机体损伤;减少疫病传播,缩短发病周期;采取综合措施,保障猪群稳定。药物控制方案是:在每吨饮水中添加某品牌优质中药提取物4公斤,同时根据继发感染情况,采取饮水加药或针剂注射的方式,配伍使用敏感抗生素(杜继红等,2022)。食欲恢复正常后,可停止饮水给药,改为每吨饲料中添加优质中药提取物4公斤,连续15天;继发感染疾病控制后可停止使用抗生素。如果体温特别高,或炎症特别严重,可同时在每吨饮水中添加氟尼辛葡甲胺500克,连续使用3天。确保病猪获得足量的有效药物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可以通过记录产阴性仔猪(仔猪蓝耳病PCR阴性)的时间、恢复正常生产(包括体温与食欲)或繁殖水平的时间、组织或血液中PRRSV被清除的时间等方面评估治疗效果。

 

三、小 结

 

猪蓝耳病对猪场危害非常大,猪场要高度重视猪蓝耳病的预防工作。一方面猪场要练就提高阻断PRRSV进入猪场的“外功”,通过做好监测,及时掌握猪群感染动态,紧急采取应对措施,打好“保卫战”;一旦病毒进入猪场,通过实施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和闭群管理,打好“歼灭战”,阻断排毒与散毒,通过检测、淘汰、部分或全部清群实现猪场净化。另一方面,猪场更要练就提升猪群抵御蓝耳病的“内力”,通过强化饲养管理、适宜环境调控、优质中兽药产品保健、饲喂生物发酵饲料或益生菌等、增强猪群体质(强大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做到猪群不感染、感染后不发病、发病后不死亡或死亡率降至最低。不同猪场应该采取适合本场实际情况的防控策略和方案,一场一策,重点在防。

 

专|家|点|评

 

猪蓝耳病病毒的特点决定了猪蓝耳病临床表现复杂、对猪场危害甚大,临床中“神药”频出,业内各种防控流派争论不休。特别是近年来猪场检测到的猪蓝耳病病毒毒株越来越多,类NADC30、类NADC34及各种重组毒株导致的临床症状复杂、猪场损失加大,市场上防控猪蓝耳病的疫苗、化药、中药种类繁多,厂家和专家的“引导”和“指导”给猪场带来较大的困惑。本文作者在分析了猪蓝耳病病毒特点和致病机理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案例,提出在不同的猪场环境和生产模式下,应建立不同生物安全体系;管理者因不同的思维理念和控制目标,在强化饲养管理、科学使用药物方面应有不同的侧重点。但不管是规模化猪场还是家庭农场,都要重视猪蓝耳病的防控,并应该采取适合本场实际情况、综合性、个性化防控方案,不能过度依赖某种疫苗或药物,不能照搬某种方案;应该根据场址、猪场布局、生产方式、控制目标、监测与评估结果,做到严格的引种检疫与隔离驯化,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并执行到位,科学合理使用中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做好预防保健,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群非特异性免疫力等,切实做到一场一策,以提高猪群健康和自身抗病力为根基。文章既有深入浅出的理论分析,又有具体详实的临床案例,对猪场蓝耳病的有效防控具有较大的借鉴价值。鉴于猪蓝耳病灭活疫苗效力不确实、弱毒疫苗存在副作用,建议养猪人慎用疫苗,如果健康管理和生物安全做到位,可以不用疫苗。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