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猪沙门氏菌被视为公共卫生问题。受沙门氏菌污染的猪肉和肉类产品是人类感染的主要来源,沙门氏菌带菌猪是污染屠宰场猪胴体的主要因素。在猪场控制沙门氏菌是很复杂的,其措施包括提高卫生和生物安全水平,及加强动物管理,或在饮水或日粮中添加有助于控制肠道感染的饲料添加剂(益生元,益生菌,有机酸,精油等)。
然而,这些措施都并非最佳方案,且总有必要与其它措施一起实施,结果可能更好或更差。疫苗接种开始成为帮助猪场控制该问题的一种新方法。事实上,沙门氏菌疫苗接种一直是控制种鸡和产蛋母鸡沙门氏菌感染的主要措施。目前,家禽感染的流行率几乎为0%,最终目标是在养殖场彻底根除。猪的沙门氏菌疫苗接种能否像在家禽中一样重要?
虽然家禽和猪的沙门氏菌感染风险因素相似(批次之间的清洁和消毒不足;饲料和饮水的污染;动物的健康状况,由于污染的靴子和工具造成的交叉污染;动物养殖密度:啮齿动物,甲虫,野生鸟类和苍蝇等细菌载体的存在:运输过程中的污染等),但家禽和猪生产系统的感染动态差别很大。沙门氏菌通过卵子的垂直传播,是在家禽中根除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已在接种种鸡中成功的根除,故产生无沙门氏菌感染的雏鸡。在雏鸡肥育舍中实施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确保了根除计划的成功。总之,在家禽的沙门氏菌控制计划中,疫苗接种与生物安全和管理都很重要。
猪的情况则有所不同。猪的生产周期更长,生产阶段更多,且由于猪舍/猪场之间动物转移更频繁,通过生物安全措施难以控制。虽然没有垂直传播,但哺乳仔猪会感染沙门氏菌(来自母猪的粪便或猪场的环境污染),还会在保育和育肥阶段感染。
沙门氏菌疫苗接种可用于控制临床感染或减少亚临床感染动物的细菌排菌。研究表明,一般而言,疫苗接种可有效控制与高致病性血清型相关的临床暴发:猪霍乱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可能是其单相变体)。但当我们想要的是试图避免屠宰场的污染以确保消费者免受感染时,情况就会有所变化。在本案例,需要控制多种菌株和血清型,它们通常是与疫苗抗原不同的抗原基团,具有交叉保护问题。故在此情况下,重点是控制鼠伤寒沙门氏菌及其单相变异体的排菌,其是具有较高人畜共患病可能性的猪血清型。
因此,首先我们必须确定猪场中存在哪些血清型的传播,并考虑疫苗接种策略。可根据猪场类型,日龄和生产阶段实施几种策略。如在分娩前进行疫苗接种,以通过初乳增强仔猪的被动免疫力;对哺乳仔猪进行疫苗接种,以减少断奶,保育甚至育肥阶段的感染;或在育肥阶段进行疫苗接种。
评估该疫苗在猪中的效果并不容易。尽管已发表了众多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但所获得的结果差异很大。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Smith等,2017),用活疫苗对母猪进行系统疫苗接种,降低了自繁自养猪场沙门氏菌在其所有生产阶段的流行率,特别是在猪运往屠宰场的过程中。还可看到该病原体对环境污染的降低,但除非实施其它补充控制措施,否则不会在该猪场根除这种感染。另一项研究(delaCruz等,2017),通过荟萃分析技术分析了大量先前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无论疫苗种类(活的或灭活的)或疫苗接种的方案(剂量,日龄等),大多数疫苗接种研究表现出有利影响。根据这项研究,疫苗接种使阳性样本量(主要是粪便)减少了28.6%(95%可信区间:22.4-34.7)。
我们可以得出的一般性结论是,猪沙门氏菌疫苗接种应与家禽疫苗接种的重点不同,因其在降低流行率方面无法达到相同的效果。故它将成为猪场控制计划中的一项额外措施,为减少感染压力而采取的措施将取决于猪场流行率和存在的血清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