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种猪一生的繁殖性能表现,当前迫切需要一个有效的后备母猪管理规范,以后备猪群体管控达标来推动全场繁殖水平的提高,即达到较理想的3~6胎母猪在群体中要有足够数量和比例。此外,现代高产母猪(如丹系、法系等)往往头胎即实现高产、且胎儿体重在妊娠早期呈竞争态势,与中国地方猪种在后续胎次才有高产表现、且胎儿体重较均匀确实有所不同。
有效的后备母猪管理包括:母猪开配时理想体况(体重、膘厚)和生理指标(天龄、发情周期),这几方面是母猪使用寿命和一生繁殖水平的关键。本文列举出后备母猪育成开配的关键控制点,有时更重要的是其重要性顺序,就当是抛砖引玉,欢迎各位在下方讨论区讨论。
体重
根据实验数据和成本/效益分析结果显示,后备母猪开配体重范围应控制在135~150公斤,开配体重低于135公斤的母猪的头三胎产总仔数少于135公斤以上开配的母猪(如图1所示)。
图1 后备母猪开配体重对头三胎产总仔数的影响
(注:横坐标:体重、千克;纵坐标:Total born, 总产仔数)
假设母猪在第一个妊娠期增加35至40公斤,那么在开配体重范围内配种的母猪,它到第一次产仔时将有一个合理的体重(大于180公斤)。有趣的是,这个结论同上个世纪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和法国的研究小组根据深入研究而提出的有关提高开配体重理论完全一致。也有报道指出,开配体重过大,如155公斤以上,会影响母猪使用寿命,增加经产猪体况调节难度。
图2 开配背膘厚对三胎总产仔数的影响
(注:横坐标:背膘厚、mm;纵坐标:总产仔数三胎总和)
背膘厚度
测试结果显示,开配时背膘对头三胎产总仔数似乎只有微小的影响(如图2所示)。因此,母猪开配的标准是体重达到135~150公斤,而年龄和背膘水平此时可以忽视!(笔者按:不同饲养方式、环境其实对日龄、背膘影响很大,但达140千克以前的全期日增重不应低于600克/天)。
此外,通过对与Prairie养猪中心合作实施的一个有关母猪选留和终生生产性能的类似项目中累计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清楚地显示:虽然体重和眼肌深度(间接测量蛋白质量的指标)在100日龄时有一定逻辑上的相关,但开配时的背膘厚度与体重没什么相关性,或其相关性3胎以上也没什么。这些数据进一步说明,虽然最低水平的背膘在动物福利方面可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就对母猪利用年限和一生生产性能的影响而言,后备母猪测量背膘并不能预测使用寿命和一生的繁殖力水平。
开配生理日龄标准
如果母猪体重达到135公斤,母猪第二次发情时就开配。图三数据显示,不管是在第二次发情还是第三次发情时开配,头三胎的生产性能都是非常接近的。有时为了凑好膘厚、体重和第三情期,不同饲养环境造成后备母猪利用率明显偏低。
图3 母猪开配时所处情期对前三胎产总仔数的影响
(横坐标:开配情期,2~5;纵坐标:总产仔数三胎总和)
这就证实了,如果设定第三情期才能开配额外增加的21天非生产天数的成本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虽然在Maschhoff研究中没有进行比较,但从一生繁殖力来看,母猪在第二次发情开配的效益通常都高于第一次发情开配。在最近的一次对比试验中,一些同窝出生母猪被随机分成两组,其开配体重和日龄相近,但开配情期不同,结果显示第二次发情开配组产总仔数(11.1 ± 0.4)高于第一次发情开配组(10.0 ± 0.3),另外在第二次发情开配,还可进行同期发情及拥有其他一些繁殖优势。
因此,目前对开配标准的建议是:
无论后备母猪是猪场自繁自养还是从其他种猪公司引进,为进行后备母猪的合理选择和管理而建造的后备母猪培育舍是猪场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后备母猪培育程序的进一步改进能显著提高繁殖群的经济效益。
简而言之,后备母猪舍的设计要区分开发情的“精选母猪”(记录为“发情待配”)和未发情的“机会母猪”(在为期28天的促发情后仍未发情的,但在使用喜得孕激素处理后可以配种)。当然,理想状况是进入繁殖群的母猪都是自然发情而被选择的母猪(图4)。
图4 理想的繁殖群母猪流向
后备舍的总体目标是实现:
28天促发情期间有80%的后备母猪发情(加上喜得孕激素处理的机会母猪,可达85~90%)。
• 所有开配母猪要有两个以上情期;
• 所有母猪开配体重在135~150公斤;
• 85%的后备母猪在5天内配种。
此外,生长速度和及早与公猪接触也是促进后备母猪利用率提高的主要措施(Tummaruk et al., 2014)。
然而,目前的趋势是越大型的繁殖群(>5000头母猪),其管理效率越低,PigChamp 2013年的数据显示,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型种母猪场,猪群年更新率通常在60%~70%,这导致许多严重后果:即造成越来越大的后备母猪群体存栏,后备母猪利用率偏低。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集团公司还是要从GDU人力配备、诱情公猪配比等方面做一些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