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周期”是一种市场调节,也是一种经济现象,本质是供需失衡,核心是价格波动。“猪周期”的起伏和轮回,给养猪业带来机会,也带来风险。只有正确把握“猪周期”变化规律,消减“猪周期”影响因素,多管齐下,多方施策,才能实现养猪业快速、健康、高质量发展。
1 主要运行规律
1.1 历次回顾
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发生第一轮“猪周期”。此轮“猪周期”历时48个月,其中猪价上行21个月,猪价下行27个月。
2010年6月至2014年4月发生第二轮“猪周期”。此轮“猪周期”历时47个月,其中猪价上行15个月,猪价下行32个月。
2014年5月至2018年5月发生第三轮“猪周期”,此轮“猪周期”历时48个月,其中猪价上行25个月,猪价下行23个月。
2018年5月至2022年3月发生第四轮“猪周期”,此轮“猪周期”历时47个月,其中猪价上行31个月,猪价下行16个月。
2022年4月至2024年3月发生第五轮“猪周期”,此轮“猪周期”历时24个月,其中猪价上行8个月,猪价下行16个月。
第六轮猪周期从2024年4月份开启,全国整体猪价稳步攀升。
1.2 运行规律
观察前五次“猪周期”,一般3~5年为一个循环,平均约4年左右。把一个“猪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其中猪价上涨阶段为6~8个月,获利阶段为10~15个月,下滑阶段为7~10个月,谷底震荡阶段为5~6个月。也就是说,在一个“猪周期”内,当猪肉价格开始上涨,养殖主体出于对利润的追逐投机,开始积极增加能繁母猪存栏量,进而肥猪出栏量也大大增加,由此引发猪肉价格开始下降,养殖主体为了去产能,减少能繁母猪存栏量,致使猪肉价格再次上涨。“追涨杀跌”是对“猪周期”最通俗的解释。
2 生猪产业存在的短板
2.1 政策因素
由于“猪周期”较长,且受多种因素影响,政策扶持会缓解“猪周期”的影响。比如,非洲猪瘟传入我国后,对各地生猪产业产生极大冲击,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扶持生猪生产、资金贷款、疫病防控等政策,强力推进恢复生猪产能。这些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生猪生产的补助政策,包括生猪养殖规模补贴、新建(改、扩建)猪舍补贴、粪污处理补贴、生猪养殖“以奖代补”、能繁母猪补贴等等。这些政策的出台,无不对平抑猪价产生积极影响。同时,环保督查、禁养区划定等压缩了养殖空间,也触动了猪肉价格波动。
2.2 疫情因素
历史上,每次疫情都会导致生猪养殖量减少,猪肉价格飙升。1993年10月,部分地区发生口蹄疫疫情,猪价比之前增长了54.6%;1996年下半年,受禽流感疫情影响,猪价增长了10.1%;受2003年“非典”影响,生猪存栏量下降,加之2004年禽流感导致猪肉消费增加,生猪价格上涨了65.5%;2006年受猪蓝耳病疫情影响,致使猪价一路上扬,到2008年上涨了186.2%;2015年6月,暴发仔猪流行性腹泻病,仔猪价格上涨了40%。2018年8月之后,非洲猪瘟、新冠疫情叠加,猪价上涨了207.7%。
2.3 成本因素
生猪养殖成本包括直接和间接费用,是生猪养殖过程中的必要支出。直接费用包括仔猪费、人工费、饲料费、医疗防疫费、水电费、运输费、设备折旧费等,间接费用包括保险费、管理费等。对规模猪场而言,在生产成本中,饲料费占比高达39%左右,人工成本占比14.7%左右,仔猪费占比17.3%左右,医疗防疫费占比11.9%左右,设备折旧等其他费用占比17.1%左右。成本上升则猪价上涨,成本下降则猪价下跌。成本变动不仅影响“猪周期”本身,还左右着养猪行业的经济效益。
2.4 规模因素
中小养殖场是形成“猪周期”的关键。当猪价上涨时,受利润驱使,中小养殖场盲目扩产,增加能繁母猪数量;当猪价下跌时,中小养殖场减小规模,甚至淘汰母猪。加之,一些中小养殖场选择猪价高时进入养殖行业,猪价低时退出养殖行业,从而为“猪周期”价格波动推波助澜。为了稳定生猪生产,平抑猪肉价格,遏制中小养殖场频繁进出养殖领域,国家颁布政策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通过规模化养殖企业要素禀赋优势,建立“公司自养一体化”“公司+现代养殖小区+农户”等饲养模式,降低风险,节本增效,从而抑制“猪周期”的发生。
3 应对对策建议
3.1 出台完善政策
各级政府已经出台一系列生猪产业相关扶持政策,包括养殖规模补贴、规模养殖场建设补贴、防疫补贴等,但是政府还要千方百计完善原有政策的不足,让养猪业跳出“猪周期”的怪圈困境。例如,通过扩大猪肉替代品补贴,平抑猪肉价格上涨,或者通过对饲料粮、用水、用电、用地等补贴,降低养殖成本,或指导帮扶散养户建立合作社,防止散养户盲目生产,或者重点扶持构建区域生猪产业集群,加大对规模猪场投资建设力度,稳定生猪生产,防范价格大幅波动。因此,政府完善政策、多措并举、多向发力,一方面可以保障老百姓菜篮子的安全稳定,另一方面还可促进养猪业良性循环发展。
3.2 降低养殖成本
生猪养殖成本是构成肉价最大的要素。近年来,纵观生猪养殖成本,人工、仔猪、设施设备、水电等不断涨价,饲料、兽药等投入品价格持续走高,并将延续上涨势头,生猪养殖成本持续攀升,从而推动肉价上涨。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养殖成本,减缓肉价起伏波动。或者精打细算,精细管理,科学饲养,降低成本;或者通过开发新型预制混合料,优化饲料成分搭配,实现豆粕、玉米替代或减量,实现节本增效;或者通过优化养殖结构,构建新型实用的养殖模式,充分利用先进管理和现代技术手段等,控制成本,分散风险,达到生猪生产效益最大化。
3.3 加强疫病防控
历史上,生猪口蹄疫、猪蓝耳病、仔猪流行性腹泻等疫病无不给养猪业带来较大影响。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对我国正常生猪生产带来致命打击。因此,加强生猪养殖疫病防控至关重要。要建立健全防疫设施设备,建立疫病预警机制,严格开展疫情监测,改善疫病检测条件。强化全过程动物疫病防控,从养殖场到运输、屠宰等多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疫情防控。疫情防控资金要足额到位。建立“县、乡镇、村”网格化防控体系,打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基层防疫队伍。提高生猪疫情扑杀补贴标准,遇有疫情要快速诊断,该扑杀的快速扑杀,该补偿的及时补偿。
3.4 精准发布信息
散养户和小规模养殖户在我国还占一定比例,其对生猪行情和市场信息掌握不充分,凭主观想象,盲目增加或减少养殖数量,给生猪生产带来不稳定性,从而影响生猪价格波动,因此,精准发布生猪生产与价格监测信息,将有力促进生猪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相关部门要建立信息平台,加强对母猪数量、生猪存栏量、生猪出栏量以及生猪价格、猪肉价格等监测和预警,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及时进行产业调控,科学规划,规范生产,避免生产的盲目性,避免生猪市场价格大起大落,从而有效保障生猪供应,确保猪肉价格基本稳定。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