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浙江金华“两头乌国际牧场”的“猪景房”民宿持续走红,这种民宿的房间紧挨猪圈,隔着玻璃便能窥见小猪的吃喝拉撒睡。据报道,现在“两头乌国际牧场”的创新做法不仅给当地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拉动了“两头乌”的养殖产业发展。透过“猪景房”的落地窗看到的,不仅是养殖产业,更是将地标产品、新型技术和创新理念融合一体,将传统养殖业点石成金的乡村振兴新思路。
地标产品打牢基石,扎根本土特色。无论是安徽砀山酥梨、丹东草莓、延安葡萄、茂名荔枝还是金华“两头乌”,都是拥有显著地理标识的土特产,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撑。
这些土特产的成功,首先是建立在本地地标产品出众的品质、较高的知名度和成熟的管理体系之上。以“金华两头乌”为例,当地成立了金华火腿协会,协会推动制定了完善的行业标准,并积极向全国推广“金华两头乌”这一金字招牌。这些举措都有力增强了产品的品牌影响力,让当地特色养殖业驶入快车道。
新型技术打破桎梏,走出传统窠臼。没有技术基础,“猪景房”的构想只能是空中楼阁。金华的新型养猪牧场,采用全封闭式管理技术和新型精细化养殖技术,让人置身猪舍内部却闻不到一丝臭味,又能坐在房间里清楚看到小猪从哺乳、保育到育肥的全流程。新技术彻底打破了传统的限制,让养殖场的视野,不再局限“养猪卖肉”的单一粗放模式,而是让一、二、三产业融合,从生猪养殖、猪肉销售延伸到旅游住宿等多种产业形态。
创新理念点石成金,提高产业附加值。如何打响地标产品品牌,提高产业附加值,是很多品牌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金华“两头乌国际牧场”给出的答案是,用创意赋能。牧场利用“猪景房”这一核心创意,吸引大众前来观光。随后又开发了一系列文创路线,打造了“两头乌猪博物馆”“欢乐小猪村”等相关打卡点,让前来的游客可以沉浸式了解产业全流程。古人说“百闻不如一见”,亲眼看见小猪成长的消费者自然对“两头乌”建立了良好的印象,进一步加深了对产品品牌的认知和记忆,并心甘情愿为猪肉的增值买单。
金华的“猪景房”,无疑向我们提供了一种乡村振兴的新思路。身为基层工作者,我们除了沿着以前的路踏踏实实走好,还要开拓思路,拓宽视野,守正创新,发展好本地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