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玉米震荡,国际玉米也没闲着。
这不,又“出事”了。
国际谷物理事会刚刚发布月报,调高了全球谷物的产量预期,原因是玉米和小麦的产量预期上调。
但是乌克兰这边出了“意外”。
据乌克兰农业委员会表示,2024年乌克兰玉米产量可能将面临减产,并且减产幅度可能将达到30%-35%,也就是大约1/3。
要知道乌克兰可是全球重要的玉米出口国之一,从全球范围来看,共有四大玉米出口国,分别是美国、巴西、乌克兰以及阿根廷。
而从出口量来看,美国和巴西竞争较大,尤其是去年巴西玉米天量丰产,再加上开通了对华出口的重要通道,使得巴西玉米找到了出口,于是超越了美国,成为全球玉米第一出口大国。
而乌克兰玉米的出口量虽然不及美巴,但对于我国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乌克兰玉米却一直是我国进口玉米的第一来源。
直到2020年,因国内生猪产能激增,对饲料需求飙升,于是对美玉米的进口增加。
再到后来,2022年,随着俄乌冲突爆发,乌克兰粮食外运受阻,于是我国的进口玉米则主要来源于美玉米。
为了降低单一的进口来源的风险,于是我国和巴西签署协议,巴西玉米正式对华出口。
再后来随着俄乌冲突常态化,乌克兰也积极寻求粮食出口,并恢复了对华玉米出口。
说了这么多,想说什么呢?
就是乌克兰这个重要的玉米出口国,其玉米产量的变动,对我国乃至全球玉米市场都有重要影响。
这两年,市场的风很大,什么风都刮,有的是确有其事,但有的就是空穴来风。
那么,乌克兰玉米突然大幅减产,有迹可循吗?
答曰,有,并且还很熟悉,那就是天气。
2023年对于欧洲来说,仍然记忆犹新,因为2023年欧洲经历了500年以来最热的夏天,高温热浪席卷了很多城市,整个欧洲大陆的温度都持续突破40摄氏度以上。
而今年,历史又重演了。
就在最近几周,东欧的气温又上来了。
比如,据乌克兰国家水文气象中心反映,7月份已经有超过10天气温都超过了35摄氏度,有几个城市的气温甚至已达到了39-41摄氏度,已经接近乌克兰气象观测史上记录的最高值。
由于白天气温较高,热量迅速积累,自生长季以来,气温一直高于常年均值,而当前正值玉米生长的关键时刻,对水分需求大,而持续的高温干旱天气会导致植物授粉失败,从而影响玉米质量,甚至导致单产下降。
而事实上,在一些地区,已经有一些植物枯萎了。
而不止乌克兰,东欧的另一个主产玉米的国家——罗马尼亚也在备受“烤”验。
罗马尼亚的农业部长也表示,今年迄今为止,罗马尼亚有近200万公顷的玉米和葵花籽受到了严重的干旱影响。
不过,天气在不断变化,乌克兰玉米产量的波动也牵动着市场的心。
尤其对依赖于乌克兰玉米需求的国家来说,乌克兰玉米减产不仅意味着库存减少,还意味着养殖成本也要提高了。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