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猪圈里的小秘密吗?那就是猪也有自己的活动空间需求!别看它们整天只知道吃吃喝喝,其实它们也需要足够的空间来玩耍、休息和睡觉。密度过大会让它们感到拥挤和不安,密度过小又会浪费资源。所以,在猪圈的设计和管理中,一定要考虑到猪的密度需求,才能让它们过上幸福又健康的生活哦!
01 密度管理开始时间
那么密度管理我们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呢?刚出生时仔猪在产仔舍产床上我们是以窝为单位饲养;随着仔猪断奶后饲喂模式改变,其空间也随之而改变,这时就不得不进行合群大栏饲养了,所以从断奶开始就需要有密度管理了。
02 密度管理小技巧
根据猪群生长阶段不同,其密度需求也不一样。前期仔猪刚转入保育舍时,可以密度稍微大一些,这样一方面可以使仔猪通过竞争性采食可以互相促进采食、增加安全感,减少因外界环境改变而带来的应激、互相取暖等;而另一方面可以在前期保留几个空栏位,为后续调栏或病弱猪护理使用。
03 密度管理操作步骤
密度调整第一步:确定栏位的大小,测量饲养栏位的长度和宽度,但是应该注意饲养栏位长度乘以宽度得出的平米数减去料槽占地面积,这样得出的才是最有效的饲养面积。栏舍地面是全漏缝或者半漏缝地板,其密度标准也不一样,由于半漏缝地板其卫生条件会下降,细菌病菌繁殖力增加,畜禽抵抗力降低,易诱发传染性疾病,所以在半漏缝模式下其密度也要适当降低。
密度调整第二步:确定饲养猪只类型,一定要先分清楚自己饲养的是保育阶段还是育肥阶段。各个阶段会有密度需求空间,前期生产计划以每个栋舍最终最大密度需求来确定;但是前期可以预留15%的栏位,用作后期调栏使用,这样可以在前期增大密度防止环境温度过低。
比如实际饲养面积500㎡全漏缝地板式,饲养猪只阶段是从保育结束转肥开始至出栏,根据下图可以判断出其阶段密度需求为0.6-1.32㎡/头,所以计划时应该是实际饲养面积(500)㎡/阶段密度需求(1.32)㎡=379头;但是前期猪只比较小,所以前期可优先在上风口处按最小密度需求来放置猪只,预留出栏位供后期使用。
密度调整第三步:确定栏位布局,在猪只进栏前就提前将栏位规划好。由于病弱猪呼出的气体或咳嗽带出的飞沫会有几率携带病毒,因此可根据风向来确立栏位,上风口放置最优质仔猪,中间位置放置中等仔猪,靠近下风口处放置二级苗及后期病猪护理栏,由于一般车间会采取负压通风,所以下风口温度相对较低,所以可以在靠近负压风机侧搭建屋中屋的方式起到保温作用。
根据上述步骤将栏位内密度管理规范化,可以给予猪只充足的活动区间,可以有效的提升其采食量、提高健康度、使养猪更加高效,你学会了吗?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