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瘟”疫情、饲料“禁抗”、“新冠”疫情常态化的新时代背景下,规模养猪企业必须摒弃传统的人治、粗放式管理,根据自身、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的特点,科学制定发展战略,建立完善的管理结构,实施团队化、精细化的管理,综合应用先进管理技术及工具,逐步提升和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抗风险能力。
我国规模化养猪生产历经了30多年的探索与发展,生产成绩有了明显提高,自2018年8月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后,行业大举进入了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对企业的综合实力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必须同时在资金、规模、管理、团队等方面均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在市场中有竞争力。良好的经济效益是新时代的猪场管理所追求的目标,如何有效提高经济效益,是每个新时代养猪生产经营者需要考虑的问题。饲料禁抗、“非瘟”常态化及“新冠”疫情的不确定影响,促使生猪产业发展由传统向现代化、高效的大方向转变,养猪生产经济效益的提高将由过去片面的人治、粗放式管理向规模、资金要效益,转变为更全面的团队、精细化管理向规模、资金要效益。
一 新时代的猪场团队管理
1、养猪从业者常见的两种思维
一是无明确的战略发展目标,心态急躁。发展养猪时想立刻做大做强,但却没有明确的目标,缺乏战略计划。特别是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随着畜牧行业快速发展,市场竞争加剧,猪场管理水平的提升也日渐加强,人才作为企业之本,利润之源,在市场竞争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如若人才队伍建设与运营管理中能力不匹配,将会导致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管理水平落后的情况;
二是投机思维。猪价上升期,存在盲目扩张投资与赚钱后立即退出的现象,缺乏将企业做强、做大的决心及战术保障;猪价低迷期,无对抗风险、穿越猪周期的对策,只能从减少投资、忽略保健、忽视疾病等方面能省则省,致病源不能及时消除,给猪场带来了后患,在猪价上升周期,需要花更多的财力、物力解决问题。
2、传统的猪场管理最直观的问题
一是劳动力便宜、效率低下、浪费很多,造成部分规模养猪企业持续不断的资金投入,换来的却是抵抗风险能力不高、猪群健康持续依赖疫苗和药物的现象,导致成本并不便宜。
二是企业主越来越忙,忙于管人、管猪、管生产技术、管采购与销售、管营养、管育种、管经营。
三是企业团队创新性不够,传统的管理模式,一人多岗,一岗多人,没有完善的培训体系,员工得不到成长,跟不上行业发展的脚步。
3、高效管理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养猪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规划设计、种猪育种、疫病防控、饲料生产、生产管理、环境控制、设施设备、环保措施等系统的专业技术和工艺流程,需要大量经验丰富的专门从事养殖和疫病防控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脚踏实地,做好基础工作及技术积累,才能形成市场竞争优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点是人才的可持续供应,行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作为企业战略发展核心之一,相比较资金投入和规模发展而言,现代化猪场高效管理团队的打造,后备梯队的建设和可持续的人才供应体系显得尤其重要。
4、新时代的猪场团队管理
养猪生产中最难的是人员管理,如何才能提高人员的稳定性、执行力和积极性,是每位养猪生产经营者经常思考的问题。
(1)目标清晰、明确、统一。团队要想成功,需要将使命、目标、远景相结合,企业需要将使命和目标与团队达成一种共识,建立使命感,明确目标,明确努力的方向,打造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凝聚团队、凝聚人心,使团队坚定不移的朝着目标前进。
(2)决策与执行力。一个企业是否有活力,取决于企业负责人的决策能力和员工的执行力。企业负责人的决策能力(判断力、号召力、指导力、前瞻性)是达成目标的重要因素。好的决策需要好的执行,将决策转化为结果,就需要员工拥有卓越的执行力(敢于担当、坚定执着、说到做到),员工超强的执行力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要想提高执行力,除了要有统一的目标和利益共同体,还需要打造“规则”,要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手册,制定工作流程图,将工作内容明细化、可操作化;严格检查监督考核,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以及考核方案,规章制度不是写在墙上的字,而是应该牢记在心的行为准则。
(3)明确岗位职责。有效明确具体的岗位职责,合理清晰的岗位设置,让员工清晰的知晓岗位的职责和需要履行的责任,结合绩效管理制度,科学的进行人力配置,做到人尽其才,人岗匹配。
(4)建立培训体系。企业必须拥有自己的人才培训体系,不能一味的依赖外部招聘,要想形成企业文化的传承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就必须要重视企业人才培养,将培训体系建设与公司战略目标紧密结合,多维度的进行人才培养、培训计划,建设实训与理论相结合的培训基地、专业培训队伍及教学素材,根据不同的岗位及受训对象,设计符合实际的、个性化的、相应的培训方式及内容。同时要建设人才培养、培训评估体系,对培训的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估,。
二 新时代的猪场精细化管理
1、规模猪场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粗放式的管理一般存在于企业的初创时期,靠企业主、员工的个人能力和奉献推动企业发展。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粗放式管理就会越来越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甚至由于粗放式的混乱管理,导致企业的衰败。当企业到达一定规模后,必须着手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过渡。
当前由于非洲猪瘟、“新冠”疫情对猪周期、猪肉产品市场的影响,猪价虽处于高位,但养猪生产面临的威胁也前所未有,且随着集团化公司规模越来越大、跨界养猪越来越常见,生产经营管理在规模化商品猪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猪场的一切活动均在管理之列,单纯的会养猪和养好猪并不一定就是个优秀的经营者,管理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制约规模化猪场发展和实现规模效益的瓶颈,规模猪场要真正理解并运用好精细化管理是企业运营良好的前提条件,也是企业实现经营目标,追求规模效益,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核心。
2、规模猪场构建精细化的管理手段
(1)人员管理是前提
养猪生产的方方面面,例如种猪育种、饲养管理、疫病防控、行政管理、销售、采购等工作都需要人来完成,管理制度需要人来遵守与执行,且目前在猪场工作多为封闭式管理,所以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把人用好,把人用对的同时,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与动力,辅以企业文化价值观引导、规范的管理制度、标准化操作手册,把精细化的管理潜移默化的引入日常的工作过程中,用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引导、提升、规范员工的行为,且根据岗位职责,对工作过程及结果进行检查、监督、考核,完善制度、强化管理,是规模猪场构建精细化管理手段的前提。
(2)提升综合管理水平是基础
猪场管理工作简单可分为生产管理与非生产管理两大方面,与养猪生产有直接关系的管理称之为生产管理,例如:猪群管理、生产技术管理、饲养管理、生产人员管理、数据统计分析管理等现场管理操作;与养猪生产无直接关系的称之为非生产管理,例如:财务、人资行政、后勤保障、采购、销售、市场等非现场管理操作。两者之间并非完全独立,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生产管理、非生产管理有可操作的管理结构与系统,使两者相互促进、协同作用于整体工作质量的提高。完善管理结构,提升综合管理水平是规模猪场构建精细化管理的基础。
(3)科学的制定发展战略是着力点
猪场精细化管理的本质在于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效益,应对行业外部企业竞争,在“低成本、差异化、聚焦化”的行业竞争中做出战略抉择,规模养猪的资金投入、规模发展必须服从于正确的战略指导思想才有价值。因此科学的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是规模猪场构建精细化管理的着力点,即顶层设计决定了精细化管理的潜力。
新时代背景下,现代化养猪已属于“重资产、高门槛”的产业,企业主对于养猪生产成本的控制概念应从以前的饲料成本、兽药疫苗成本、人工成本等生产阶段“单一的、狭义的生产成本控制”上升到成本控制是涉及到猪场建设、发展模式、环保配套、资金使用效率、猪周期、生产运营管理等产前、产中、产后全阶段“综合的、全面的生产成本控制”的维度。因此,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扩张时,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产业发展模式、猪场建设、猪场环保、国家政策、猪周期等方面系统性的把控;在养猪生产业务发展目标、成本控制、生产技术体系、团队建设体系等生产系统环节要形成自己的企业特色,强化财务体系、采购体系、销售管理、信息化管理、产业配套、后勤保障等对业务目标实现的支撑能力。
(4)先进管理技术及工具的应用是关键
新时代背景下,养猪企业对现代化猪场建设、现代化设施设备、现代化生产管理体系、信息化、智能化等先进管理技术及工具的应用提高养猪生产综合效益的贡献越来越重视,例如:种猪育种及养猪生产信息化系统、清单化及可视化管理、SOP标准化操作流程、大跨度环境调控密闭式猪舍、批次化生产、“全进全出”、猪舍“两点式”布局、楼房养猪、智能饲喂系统、生物安全分区、粪污处理及综合利用等,以上先进管理技术及工具的应用不但是养猪企业由粗放式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推动因素,而且是整个行业不断迈向精细化管理的决定因素。
三 结语
在“非瘟”疫情、饲料“禁抗”、“新冠”疫情常态化的新时代背景下,面对我国养猪业在资源、技术、市场等方面竞争激烈的现状,规模养猪企业必须摒弃传统的人治、随意的、靠经验、粗放式管理模式和观念,根据自身、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的特点,科学制定发展战略,建立完善的管理结构,实施团队化、精细化的管理,综合应用先进管理技术及工具,逐步提升和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抗风险能力。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