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的肆虐导致大量猪只死亡,猪场清群,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面对不断攀升的猪价,如何尽快顺利开展复产弥补损失,对于养殖户来说意义重大。在复产开始前,我们应进行复产前的可行性评估。其中包括猪场内部环境病毒清除,猪场生物安全和管理漏洞的评估,猪场周围非洲猪瘟感染压力的评估和哨兵猪试验的评估。复产前的可行性评估是保证复产成功的重要前提,只有通过了复产的可行性评估后,才能进行复产。并且在复产的过程中持续改进生物安全以及持续的监测,确保场内不再复发非洲猪瘟。
自2018年8月官方报道第一例非洲猪瘟疫情至今,不到一年的时间全国31个省共计报道143例疫情,短时间疫情肆虐全国,严重威胁中国的养猪业。由于缺乏有效的药物和疫苗,绝大部分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的猪只都无法逃避死亡的命运。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现阶段一旦发现非洲猪瘟阳性猪,猪场只能采取整栋、整条线甚至全场扑杀的措施。猪场一旦发生非洲猪瘟疫情,这就意味着巨大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由于母猪存栏下降和生猪调运限制等原因,猪价开始不断地攀升,养猪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已经清群的猪场顺利开展复产,同时避免非洲猪瘟病毒再次传入,抓住市场机遇,成为当下养猪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对于已经感染并且全部清群的猪场来说,只能通过复产重建猪群。据笔者所知,目前许多清群的猪场已经开始尝试实施复产,有些已经进行到哨兵猪试验阶段,并且保持了3个月以上没有新发病例出现。一般来说,猪场复养前应对完成全场清洗消毒、猪场生物安全建设升级、周围感染压力评估和哨兵猪试验的评估,缺一不可。虽然尽快开展复产有利于挽回之前清场时的经济损失,但是在没有做好复产前的评估之前,不应该盲目进行复产。如果复产失败,会给猪场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一个单点连续生产的1 000头母猪场的复产案例来阐述如何进行复产前的可行性评估。
1 猪场内部环境的清洗消毒
在复产前,猪场一般需要进行一轮甚至几轮的全场清洗消毒,然后经过严格全面的环境采样检测后才能确定猪场内部环境中残留的非洲猪瘟病毒含量。并且,只有猪场内部环境样品采样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才能考虑引入哨兵猪等后续步骤。
该猪场对于猪舍的清洗消毒:
①拆除了料线和所有的木质结构物品,移除所有工具物料,漏缝地板全部掀开并将可拆卸栏舍全部拆卸;
②使用高压水枪对圈舍每个角落(包括屋顶和地沟)进行冲洗,并喷洒泡沫清洁剂;
③高温(70~80℃)烘干后喷洒消毒剂进行消毒;
④再一次高温烘干;
⑤使用火焰枪对所有栏舍、地面和墙面进行火焰消毒。
⑥使用柠檬酸对水线进行清洗消毒。
路面/猪舍周围的清洗消毒:
①路面喷洒2%的烧碱进行消毒,每天2次;
②去除猪舍周围的杂草,并将裸露的大约2cm厚的表层土去除,并撒上石灰。
生活区/办公区的清洗消毒:
将各类物品根据适合的消毒方式进行分类,分别采用高温消毒,浸泡消毒和擦拭消毒的方式进行消毒。
经过了3次全场清洗消毒过程后,分别对生活区和生产区的各个关键点(包括猪舍、粪沟、路面、漏缝板背面、屋顶、办公室、宿舍、厨房等)进行采样,并送至专业的检测机构检测非洲猪瘟病毒抗原。采样检测每半个月进行一次,连续3~4次检测均为阴性才能认定猪场内部环境中已经基本无残留的非洲猪瘟病毒。同时,采样检测的时间也可以作为空栏的时间,确保猪场内部环境中的病毒含量降到最低。
2 猪场周围非洲猪瘟感染压力的评估
在一个想要进行复产的猪场,应该评估猪场周围的非洲猪瘟疫情感染压力。一般来说,需要满足以下3个条件才能开展复养。
第一,在本地区3个月以上无非洲猪瘟疫情。
第二,疫区解除封锁后3个月以上没有再发新的疫情。
第三,猪场十公里范围内3个月以上无非洲猪瘟疫情。
如果无法同时满足这3个条件,说明猪场周边的非洲猪瘟的感染压力仍然较大,病毒仍有可能从外部环境中传入猪场,此时复产失败的可能性较大。该猪场在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后七个月准备复产,该地区疫区封锁已经解除。此时距离该猪场最近的一个发病场大约50 km,且发病时间超过3个月。同时,该猪场周围10km范围内无其他猪场,原本存在的若干个养户,在疫情发生后也全部清群。综合评估来看,该猪场周边的非洲猪瘟感染压力较小,符合复产的要求。
3 猪场生物安全和管理漏洞的评估
非洲猪瘟病毒属于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猪只的直接接触以及人和物的机械携带进行传播。猪场发生非洲猪瘟表明猪场原有的生物安全和生产管理存在漏洞,导致非洲猪瘟病毒传入猪场。因此,如果想要复产成功,就必须对非洲猪瘟再次传入猪场的生物安全漏洞和猪场管理漏洞进行全面评估、排查,确定新旧风险点全部清除。
在非洲猪瘟发生后,该猪场查询了疫情发生前至少30 d内的引种和出猪的情况;人员进出猪场及生产线时的更衣换鞋、消毒、洗澡的情况;场内以及靠近猪场的车辆洗消流程与效果检测的情况;饲料、水及物资进场消毒的情况;病死猪及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情况等。通过对这些记录的查询,复盘非洲猪瘟病毒传入猪场的可能的途径。并根据评估结果对生物安全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并优化场内人员,车辆的行进路线,优化出猪程序等。
同时,重新审查了猪场的非洲猪瘟检测与防控方案是否科学有效。通过和专业实验室对比,发现本场的非洲猪瘟检测方法灵敏性不足,导致未能及时检测出阳性感染猪;此外,最初采取的方案只是个体病猪定点清除而不是整栏、整单元或整栋清除等。
另外,还审查了在生产管理上是否存在管理混乱,措施执行不到位的情况。通过对该猪场生物安全和生产管理环节的审查,发现是引入了一批非洲猪瘟阳性的后备猪导致猪场发病。由于检测方法的灵敏性不足,导致未能及时检测出引进的阳性后备猪,也未能在发病后及时检测出阳性感染猪,最终造成了整个猪群的感染和清群。
4 哨兵猪复养的评估
最后,在完成对猪场周围的感染压力的评估,生物安全措施的升级改造以及彻底的清洗消毒以后,就可以开展哨兵猪试验。一般来说,选择3~6月龄的育肥或者后备猪作为哨兵猪,并且在饲喂过程中,对它们进行临床观察,每半个月采集这些猪的口腔液和全血进行非洲猪瘟抗原监测。根据农业农村部最新颁布的《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中关于复产的推荐方案,在哨兵猪饲养45 d后,临床无异常且实验室检测为阴性的,方可补栏。如果哨兵猪发病或者转阳,则需要重新进行全场的清洗消毒。
5 总结与讨论
非洲猪瘟传入中国不到一年的时间,但已经给中国的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面对没有有效的疫苗和药物的现状,人们在不断地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摸索如何防控非洲猪瘟以及复产的方法。能否复产取决于猪场周围环境中非洲猪瘟的感染压力。如果周围环境中非洲猪瘟仍处于暴发流行状态,则不建议开展复产。清群后的复产能否成功,也取决于本场的生物安全漏洞是否补上以及清洗消毒是否彻底。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能阻止外界的病毒传入场内,彻底的清洗消毒则能杀灭场内所有残存的病毒。除此之外,猪场的类型似乎也会影响复产的成功率。据笔者所知,现在复产成功的猪场大多用来饲养育肥猪,而不是母猪场。其中的原因可能是:1.母猪场内的病毒含量相对较高,不利于清洗消毒;2.母猪场的生产流程更加复杂,生物安全漏洞更多。因此,在复产时也应该考虑复产后的生产类型和生产方式。
对于已经完成了所有复产前的可行性评估,仍然不能完全排除复产后再次发生非洲猪瘟的可能性。因此,在复养后,一定要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流程,同时减少猪场与外界交流的频率,包括人员进出,物料供应和引种卖猪等;复养后每个月进行采样监测非洲猪瘟病原,如有条件的超大规模农场可每周采样监测;同时结合猪群状态,及时发现异常的猪只并清除,确保复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