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家都格外关注着国内玉米市场的变化,而对于进口玉米关注得不多。或者说基本就是4个字:进口下降。
但我认为,进口玉米下降这件事是值得重点关注的。
为什么呢?
因为从某种层面来说,进口玉米的情况也反映着国内玉米市场的需求变化,进而也能反映出国内玉米的行情走势。
那么,进口玉米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也是4个字:进口大降。
根据海关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本年度我国进口玉米数量为1303万吨,虽然仍然是超出了配额,但同比已经减少了约30%。
而10月份的数据更加明显,10月份玉米进口量只有25万吨,同比大降了88%。
这些数据说明什么呢?
除了巴西玉米歉收导致对华出口减少以外,更直接的原因是国内市场对玉米的需求确实下降了。
前两年国内对玉米需求不是一般的增长,甚至可以说是爆增,爆增的原因也有许多:
一是国内生猪产能大落大起。
2017至2018年左右国内生猪市场发生了大规模的猪瘟事件,导致生猪产能大幅骤降,据不完全统计,下降幅度可能达到近1/3。
随着生猪产能骤降,猪价开始高涨,于是为了快速平抑猪价,开始了全面增产能。
这就像是开闸放水一般,因为有利可图,所以除了原有的养殖场户们都在疯狂扩产以外,还有大量外来资本进入到了生猪养殖领域。
于是,生猪产能得以快速恢复。而产能恢复了,猪多了,自然对饲料需求也就激增。
这是玉米需求激增的大前提。
二是需求激增,而国内又恰逢玉米去库存刚结束。
要说起玉米,那也是一部血泪史,想当年玉米多的时候真是白菜价都不如,于是为了减轻玉米的供应压力,国内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去库存行动。
这一行动持续了好几年,而就在去库存接近尾声的时候,玉米需求突然激增,需求增而供应减,于是对进口玉米的需求自然就爆增。
三是国际局势使然。
除了国内供需变化以外,国际粮食市场也发生了大变化。
主要就是全球疫情的爆发,使得全球粮价暴涨,其中就以玉米为首。于是,各国都纷纷加大囤粮动作,我国自然也不例外。
这3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就导致了进口玉米连续几年远超配额。
但今年玉米的需求明显下降了。
国内生猪产能持续去化后,已恢复稳定,但是由于消费不及预期,猪价也在持续走弱。
弱势行情下,大家的心态是不一样的,最明显的就是不敢贸然补栏,而饲料企业也不敢贸然备库。
所以,就形成了当前的局面,玉米上市后,市场并没有出现前两年的抢粮局面,再加上今年玉米水分偏高,且天公也不作美,于是在庞大的供应压力下,玉米就越走越弱。
而大家一直关注,玉米到底能不能涨,能涨多高?
其实进口玉米已经给出了答案。
其一,玉米需求减少,并不是说进口玉米数量下降就能让出需求。
很多人把这个关系搞反了,认为进口少了,然后国内玉米的需求就多了,但其实并不是这样。
而是因为国内需求减少,所以进口玉米的脚步也明显放缓。
所以不要搞混。
其二,虽然进口玉米数量下降,但是像进口高粱、大麦等数量猛增,而这些往往也是进入饲料替代领域的。
所以国内市场面临的不仅是需求的下降,还有替代充足。尽管饲料企业会考虑性价比问题,但是由于玉米行情较弱,且替代又十分充足,也会限制饲料企业的收购动作,收购就不会那么积极。
需求减弱,收购又不积极,国内玉米面临的压力可见一斑,这也就决定了玉米想要大涨,难度很大,更多是在情绪影响下频繁波动。